查看原文
其他

外贸崩盘,是真是假?

修德侯 修德坊 2023-05-01


一季度刚结束,调整防控措施后,迎来了首个完整的经济数据统计节点。


数字似乎不太好看,例如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2.9%。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了35.7%,远超于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


再结合最近甚嚣尘上的“港口空货柜堆积如山”“出口形势一片萧条”。大家心有戚戚,难道我们经济三驾马车中的出口,也要到尽头了吗?


对这个话题的讨论持续一段时间了,而沪上作为国内最重要的对外窗口,这段时间密集就该议题开会部署,小侯也顺便聊两句。


主流观点是“迁移论”,说在美西方围追堵截和疫情的双重加持下,供应链产业链大幅转移至东南亚,导致订单外流。


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产业链的转移是渐进过程,况且中国产业门类齐全、抗风险能力强,纵使当下存在这个趋势,短期内也不会被轻易掏空。


那些迁移的热门地段,比如东南亚、东欧国家,经济体量小、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既无法一口吃下来自中国的产能,也不具备抗衡的实力。


被认为捡漏的越南,每月的出口货物额不过是数百亿美元,和中国有近十倍的差异。而第一季度,它的境况似乎更加不容乐观。



疫情论也站不住脚。前两年我们在快速防控、恢复生产,而西方因管控失灵导致生产下跌的背景下,成为了极少数顺差国,外贸也实现井喷式增长。


尽管第三年因强力过旺造成的产能、物流断片,那也不能忽视前两年收割的红利。


那么既然供应端都不景气,有人说欧美的需求端出现了问题,过去三年无止境地印钱放水,现又拼命加息回流货币,衰退不可避免。


轻敌也是大忌,西方尤其是美国作为身处食物链顶端的金融、科技霸权国家,通过收铸币税在全球范围内换取廉价的原材料和商品一直都是固定操作,即便实力衰退,也还没到吃不起下游的那一步。


小侯看到一份报告,今年1月,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为4844.87亿美元,贸易顺差为1000.65亿美元。同时,在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240多个国家中,仅有小小的大洋洲处于逆差。


我们看问题要学会瞻前又顾后,如果陷入孤立主义,眼见也会为虚。


小侯在这里直接指明,集装箱空置是因为周期。


首先是集装箱的周期。在外贸迸发的2021年,中国就新建了2亿多立方米的新增集装箱产量,当全球疫情趋稳,需求回归正常后,空箱回流,加之堆放成本低廉,也就出现了空箱堆置的情况。


然后是外贸的周期。对于外贸而言,从合同要约,到生产、运输和发货,至少需要数月时间。


正如我们看到星星的闪耀是数亿年前发散出来的光芒,当下集装箱空置反映的也是去年放开后那一阶段的外贸状态。


在海关工作的朋友告诉小侯,今年以来,外贸订单已渐渐起势。同样,那些最早出国抢回失去订单的制造大省,工业水电用量是大幅上升,说明生产已步入正轨。


在愈发不确定的全球经济中,在日渐乏力的大基建背景下,外贸仍然是我们经济前行的重要引擎,它承载着无数中国企业的生死存亡,也维系亿万家庭的生计。


国际政治形势此一时彼一时,外贸却是相对坚固,我们无需听风就是雨。即便障碍客观存在,在外交暖意回流的三、四月,春天已徐徐吹来。


其他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