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杜方朝、刘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群众精神引领力研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当代启示

杜方朝、刘璇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2024-01-25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群众精神引领力研究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当代启示

[摘 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开篇之作,其中包含了多角度的意识形态理论以及群众基础理论: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活状况越来越成为影响个人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思想上一旦真空就容易使错误的意识形态有机可乘;精神力量要同实践生活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信仰应该为群众共享,理论应掌握群众。这些理论对我国当前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重视精神的力量,给人民群众良好的意识形态指引;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作用,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聚意识形态共识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阵地。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起源,深刻体现了马克思对精神层面以及社会意识的高度关注。在《导言》中,马克思通过阐述“意识”“精神”“观念”等相关概念,深刻论述了意识形态思想和群众理论,对我国当下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是我们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精神武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而要顺利完成伟大斗争,就必须更加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我们要在当今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牢牢把握住“批判的武器”,掌握精神上的群众基础,使党和人民群众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旗帜鲜明,方向明确,更有定力,更有信心。

1《导言》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根基

    《导言》是马克思为1843年写成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做的导言,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首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唯一能够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特别强调了理论和思想对革命的巨大实际意义。作为革命阶级世界观和政治纲领的意识形态,为建构新型社会提供理论图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列宁、卢卡奇、葛兰西等无产阶级革命者和理论家那里得到了继承。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主要依靠神授意识形态信仰、权威文化供给来维系统治的合法性,对人尤其是被压迫阶级主要是无产阶级进行精神统治,从世界观开始塑造群众的思想,尽管阶级压迫严重、阶级矛盾激化,无产阶级也没有自主产生革命意识并继续服从统治。最早的意识形态生产可以追溯到初始状态,这一时期的政治雏形应是由某个人、某些人或者利益集团创造了伦理道德话语或者赋予王权以“天道”,并进行广泛传播、灌输,从而构造一个理论环境,制造统治的合法性,悄无声息地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意识形态与伦理道德规范没有明确界限。“意识形态”概念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但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意识形态的磁场之中。特拉西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首次提出“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意识形态”是作为宗教的代替品建立起来的,特拉西以及“观念学派”认为,人的所有准确观念、思想的基础都来自感觉,因此,人的一切观念、思想都应该而且也能够被还原为直接的感觉,而“意识形态”的唯一任务,就是对作为观念、思想最基础来源的“感觉”的包罗万象的还原。特拉西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其意识形态思想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导言》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根基,主要基于马克思在《导言》中深入分析了政治国家、市民社会、无产阶级以及宗教异化等问题。

    在《导言》中马克思肯定了意识形态产生于客观的物质世界原理:“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在此之前,马克思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一员主要站在黑格尔哲学立场上,强调对“理性精神自由”的追求。此时马克思已经彻底完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基于这样的价值立场,马克思深刻批判了黑格尔将政治国家作为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基础的观点,他主张将视角从政治国家转向市民社会,提出是“决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的国家思想,推开了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大门。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他再次表明了唯物主义立场:“政治制度到目前为止一直是宗教领域,是人民生活的宗教,是同人民生活现实性的尘世存在相对立的人民生活普遍性的天国。”市民社会同政治国家相矛盾,进而阐述了“国家公民也是同作为市民社会成员的市民彼此分离”的思想。现实社会中政治国家、市民社会的矛盾导致了人同人的本质相异化。资产阶级通过联合无产阶级力量战胜了封建势力和宗教势力,但是在这样一个异化的世界,统治阶级不得不借助宗教来为人们构建一个“天国”的幻想:“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用精神手段去控制人民,影响群众的首要的精神手段依然是宗教。”马克思在《导言》中着重探讨了宗教作为颠倒世界意识的“总根据”,他明确指出宗教以及对宗教进行批判的哲学都是当时黑暗社会中的群众所产生的一种精神力量,是“现代国家”用来维系“此岸世界”的一种政治力量,要想“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

    无产阶级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生产实践活动,但是迫于生计他们没有时间对自身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更无精力估计自身历史使命,在无产阶级内部难以派生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只有对无产阶级进行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才能够快速使得无产阶级获得科学的社会意识,提高其政治意识和思想觉悟,为无产阶级进行精神再生产提供条件,推动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马克思将革命诉诸群众、诉诸无产阶级,他坚信“一切内在条件一旦成熟,德国的复活日就会由高卢雄鸡的高鸣来宣布”。

    在《导言》中,马克思阐述了一系列关于宗教、宗教批判的新观点,对黑格尔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指出了从批判精神世界入手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从“彻底的理论”出发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已经初步展现了群众的决定性作用以及价值观作为精神力量的观点,强调了二者的结合就能转换成物质力量的方法论。

2《导言》深刻论证了人民群众掌握理论的重要观点

    2.1《导言》论证了群众掌握理论的可能性

    马克思认为,德国革命的过去就是“理论性”的,同时也是“革命性”的;德意志人是“当代的哲学同时代人”,德国在制度上并没有达到现代国家的高度,但在历史上德国已经进行过不同形式的理论变革道路: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最早在德国爆发,路德清楚地指出个人与上帝之间并不一定需要教会作为中介,大大削弱了教会的权威。但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路德没有从根本上解除人们对于教会的依赖,反而加深了人们对于信仰的依赖;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为法国大革命欢呼,其抽象、思辨的理论体系为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道路,但随后黑格尔哲学尤其是法哲学又成为普鲁士政府维系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为德国暴政找到了“借口”;青年黑格尔派通过古希腊的自我意识哲学对德意志的基督教哲学进行批判,但青年黑格尔派没有认识到彻底的批判要以彻底的理论为武器,也没有从实践物质的高度意识到革命的必然性。马克思基于德国这样的历史现实,深刻认识到理论解放作为一种精神解放对德国的客观实际具有现实意义,在这一层面上马克思对于德国群众力量予以肯定:德国人的解放从来都是具有理论性高度的、从来都是革命的,德国的群众才是真正的德国历史的创造者。当路德宗教改革、德国古典哲学以及宗教批判道路都没有能够实现人的解放,那么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革命除了理论之外还需要无产阶级进行实践斗争:“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

    2.2《导言》论证了理论掌握群众的实践目的

    在《导言》中马克思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实现人类解放,他将一切批判最终都将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解放全体人民就要使人重新获得自己,实现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的回归、实现每个人的现实幸福。那么想要实现这样一种理想,解决问题的道路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也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够实现人类的解放。当下的德国现实不仅落后,而且具有新旧两种制度下的问题:政治上的保守和反动使底层劳苦大众不断受到普鲁士政府和教会的剥削与压迫,同时还有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带来的强烈社会矛盾。德国身处现代世界又与现代世界格格不入:“德国只是用抽象的思维活动伴随了现代各国的发展”,德国在思想上的现代化并没有给德国带来实际的满足,而只是分享了发展过程中的痛苦。进而他提出,德国要想在现实基础上完成政治解放——达到法国已经达到的那种高度是不可能的,德国人根本无法在本国进行像法国那样的政治革命:德国不存在像法国那样的具备尖锐、勇敢和无情的社会消极代表,也不存在具有与人民心胸相同的开阔胸怀的、具有革命的大无畏精神的积极代表。德国的资产阶级的狭隘本质决定了德国无法走上法国大革命那样一条资产阶级道路,无法带领德国实现政治解放。只有解放整个社会、实现市民社会的普遍统治才是真正彻底的革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实现这样的人民革命。伴随着社会的急剧解体,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无产阶级作为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深受压迫和剥削,每个人都是普遍的社会代表,是最具有革命性的。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是从彻底的理论出发的,无产阶级不仅要对宗教神学进行对抗,还要同现代国家的国家哲学——法哲学进行斗争。无产阶级具备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是唯一能够解放人类的道路,也唯有如此,无产阶级才能够解放自己。

    2.3《导言》论证了人类解放实现的可能性

    马克思通过反复论证政治革命在德国已无可能,德国也不可能通过政治革命来达到现代国家已经达到的高度。那么要实现人民幸福,他提出必须要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德国的解放要直接越过政治解放来完成人的解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而实现人类解放这一环节在理论上已经开始。

    从理论方面来看,“德国是这些国家理论上的良心”,德国没有经历英法的政治革命,但是在思想上已经达到了现代国家的高度,在理论上已经经历了资本主义革命的环节:德国当下对拥有新的国家制度的现代国家在理论上最系统、最丰富、最完整表述的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就意味着是对现代国家政治以及其“隐蔽的缺陷”进行批判。现在德国的任务是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因此在理论上德国不仅达到了现代国家的高度,而且达到了对现代国家进行批判的高度——人的高度。

    从物质基础看,“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阶级”——无产阶级要从其他一切受压迫领域解放出来反抗眼前的普遍压迫、使已经完全丧失的自我恢复,从而完成人的全面解放。无产阶级作为社会当中彻底的无产者,其社会地位决定它必须把消灭私有制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无产阶级的解放是与社会自身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相一致的,也是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无产阶级自身存在的秘密就是这个世界制度的实际解体,“无产阶级要求否定私有财产,只不过是把……体现在它身上的东西提升为社会的原则。”

    “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马克思认为实现无产阶级和哲学的联合,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就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即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因此他说在法国大革命的时候旧制度的灭亡是悲剧性的,而在德国进行革命的时候旧制度的灭亡是喜剧性的。

3《导言》中蕴含丰富的意识形态方法论价值

    第一,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是纯物质的,与物质力量相对的是足以摧毁物质力量的精神力量。人类对于物质之外的精神的需要是客观的,人的精神需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活状况越来越成为影响个人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思想一旦出现真空,在个人层面上,个人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时常空虚困顿;社会层面上,社会成员精神萎靡、信仰缺失,社会道德沦丧;在国家层面上,危及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民族存亡。在《导言》中马克思阐述了生活在深重苦难现实中的人们为了给自己悲惨的生命寻找一个精神依托,牢牢地抓住教会所呈现给自己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从而忘却了“自己的现实性”,宗教使大众获得了心灵上的力量和支持。社会思潮是社会存在在社会精神领域中的反映,是我们看清现今社会的一面镜子,帮助我们从社会的精神层面更加深入地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充分地反映了当代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反映了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一种思想倾向,表达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在一个急剧变动的社会中的感受、经验以及他们的愿望。同时社会思潮具有一定的理论导向作用,蕴含着某种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的意义,是一种精神力量。

    第二,思想上一旦真空就容易使错误的意识形态有机可乘。普鲁士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用虚幻的假象编造“神圣形象”来麻痹人民,进一步加强对人民的压迫。基督教成为当时德国社会的总的纲领、是“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而其本质就是普鲁士政府进行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在思想上奴化大众,使人民群众将对现实苦难的抗议放弃转向对来世以及天堂的美好虚幻想象。因此,“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只有使人们从对宗教的依赖中走出来才能够实现“人的现实的真正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提高,但是人民的精神质量明显远远跟不上物质财富的积累速度,我们的国力增强了,但是我们的思想依然受到各种错误思想的威胁。在这个时代当中相信上帝只是诸多选项之一,中国应当有自己的独立思维,我们需要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念去引领理想和信仰,改变当下信仰缺失和道德危机现状。

    第三,精神力量要同实践生活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历史的任务是把对宗教的批判变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使理论和实践实现统一。马克思提出“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是对革命理论同革命实践统一的原理的明确表述。要想实现人的真正幸福,就要对德国现行制度进行批判,同时也要对为德国现行制度进行理论维护的黑格尔法哲学进行彻底的批判。近代以来我国很多先进的社会思潮打开了中国人的头脑,展示了知识分子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诊断与反思,那些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思潮引领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在新时代我们遇到的是新的挑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我们要防止那些不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精神上的鸦片”越过虚幻想象和抽象批判的环节,荼毒社会精神观念领域。我国当下这些思潮都是改革开放社会变革中社会矛盾的产物,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我国当下社会在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任务是当代的任务,也是历史的任务,我们要在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看待这些问题。西方思想有些是可以借鉴、可以吸收的,但是诸如“普世价值”等社会思潮在中国没有生存的土壤,此类社会思潮加之于我国社会无异于邯郸学步、南橘北枳。

    第四,注重理论的群众性建设:信仰应该为群众共享,理论应掌握群众。马克思认为真正的社会理性应该是可以实现人们的普遍的自我解救,信仰应该是具有实践现实性的,思想的闪电要真正射入人民的园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我们在改革开放这40多年中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我们要如何进行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支配手中的物质力量,怎样发挥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作用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掌握自己的“精神武器”——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群众精神世界,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

4《导言》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启示意义

    4.1重视精神的力量,给人民群众良好的意识形态指引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生产力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得到充分的满足,精神文化生活在人民生活中的比重日益增大,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更加突出。如何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信息环境、为丰富广大群众精神世界提供素材,如何在新时代展现中国人民的精神状态、引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一,在新时期把握时代机遇更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精神,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填补群众信仰空白。“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在意识形态工作上要让人民群众掌握精神武装,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领导地位。一方面,信仰缺失的局面为各种违反法律甚至违反人性的邪教提供生存土壤,以致对传统宗教作极端主义的理解,用宗教信仰为恐怖主义辩护提供精神条件;另一方面,信仰缺失使得公众伦理道德衡量尺度变化莫测,社会公理出现跟风从众现象。主流价值观要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提高群众精神质量,弥补信仰缺失;强化社会治理价值取向,重塑社会公德,引领群众意识形态导向。

    第二,价值观应该为广大民众所共享,形成符合时代的价值观体系。马克思在写作《导言》时已经认识到哲学应与现实的社会问题紧密结合,法的关系和国家哲学要植根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当中,也就是植根于市民社会当中,只有意识形态哲学充分实现民众共享才能具备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在凝聚群众意识形态共识方面起到引领作用,一方面,“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能够满足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需要的价值观就能够为广大民众所共享,国家价值观在公共社会共享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实现其价值,只有符合时代的价值观体系才能够更好的反映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需要。另一方面,意识形态的共识程度低下容易造成社会信任危机。对同一事件不同的价值表达、不同的道德认同不仅不利于凝聚全民力量,甚至于滋生暴力,对我国社会安全造成威胁。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整合力,形成一元领导,多样文化互动与和谐发展格局。

    《导言》中马克思提出哲学要从意识层面落实到物质层面,我们当下面临的任务是将理论从实践层面和经验层面提取出来,使之上升为理论高度,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这对我国如何掌握话语权、掌握什么样的话语具有重要意义;为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向心力、破除解读中国西方话语霸权至关重要。

    4.2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作用,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在《导言》中深刻地分析了面对德国如此落后的社会现实,解决问题的道路只有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这条道路之所以能够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是因为这条道路原本就产生于德国的社会现实。他比较了德法社会状况差别,明确地指出在德国进行政治革命已无可能,诸如法国那样一种看似非常光明的政治革命的道路无法解决德国社会中积累深重的问题,德国要想实现真正的解放,就要从彻底的理论出发进行一场彻底的革命。马克思所认为的彻底的理论即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理论、能够为无产阶级所掌握的理论,只有当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占据主导,人类解放才有望成为可能。

    我们要走坚持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首先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第一,不能够离开中国化空谈时代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实现基础和根本保证,中国的历史沿革、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都决定了我们要选择一种最具广泛群众基础的价值观,一切脱离开我国现实的理论都是“颠倒了的世界观”。第二,任何一种价值观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否适用不在于它出现于哪一个历史时期,有多少国家采用,存在时间有多长,而是它在此社会中是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那些从群众中来并且能够成功回到群众的实践当中去的,才是真正的适用于我国国情的“精神武器”,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聚全党智慧,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和人民的“精神武器”,面对新时期的任务,对于国内外各种思潮的冲击,我们不应一味地抵制,而是将真正创新的原则不断展开,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坚持和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重视史论结合,坚定信仰、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的思想文化要被社会所接受,就要求国家积极引导群众树立科学的价值观、道德观、真理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指导思想,其指导的范围涵盖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所有实践,其中也包括意识形态领域。

    “带着问题读原著学原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以语言为载体的理论结晶,是我党理论上的共同语言,品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原汁原味,准确理解其原意,要在党员中间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同,提高坚持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是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及新的历史时期经过检验的可靠理论,为新时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加强对党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提高我党的共识凝聚力,有利于巩固我党执政的意识形态基础。

    仅仅提掌握马克思主义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发展的观点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时俱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是个艰巨的过程,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把握市场经济实践的特点,将马克思主义深入到群众的经济活动当中去,在实践中实现主体客体化,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创新原则,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创新,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发展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立足于当代国际社会,发展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

    4.3凝聚意识形态共识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

    意识形态共识是理论共识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达成意识形态共识才能够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理论建设。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强调自我意识不是抽象的、脱离世界的消极运动,而是具体的与现实世界相联系的积极的运动。意识形态对当下现实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意识形态方面也有新的体现:我们既要肯定意识形态来源的多样性、去发展多样化的思想文化,在认识和衡量真理的标准上又是一元的;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要发挥凝聚作用,预防群众价值困惑,防止青少年信念动摇。

    列宁曾提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的论断。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方面的实践都迫切要求科学理论给予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呼唤科学的理论。凝聚意识形态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组建思想堡垒,是巩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有利于我国各项改革的方针政策深入贯彻落实。

    只有达成意识形态共识才能够实现行为共识,凝聚力量共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有硬力量支撑,同时还需要精神因素的软力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汇聚人心、集中力量办大事。


    作者:杜方朝、刘璇

    文章来源:《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23年第02期

    声明:本公众号旨在分享读书过程中的心得,并把优秀论文推介、分享,不涉及商业用途,如若侵犯作者版权,请及时联系。同时欢迎广大优秀学者和学术朋辈赐稿,已发表或未发表均可,联系邮箱:locodoco@whu.edu.cn.为方便阅读,省去引用,如您对该文感兴趣,请在相关学术网站下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杜方朝、刘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群众精神引领力研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当代启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