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科院学子绘制“数字乡村一张图”,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膀”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了解乡村振兴如何与数字化相结合,提高乡村治理数字化应用,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精心组建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数字赋能智慧农村建设”乡村振兴促进团。团队成员由学院专任教师、辅导员、学生党员和优秀团干14名师生组成,入选获评2022年广东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广东省重点团队。8月15日—30日,实践团以斗门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项课题《聚焦建设数字乡村,引领驱动斗门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为指引,先后7次前往斗门区莲洲镇、斗门镇、白蕉镇以及河源市连平县、江门市新会区开展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专题研讨和分析比对等方法从经济发展、政府办事、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民生、“大思政课”建设五个方面深入了解斗门区数字乡村建设情况。实践团在调研过程中用心感受数字乡村建设带来的便利,积极寻找乡村数字化发展中的难点,利用计算机专业优势和大数据知识为斗门区乡村振兴建设的发展绘制出“数字乡村一张图”智慧大屏,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
走进乡村发挥数字技术特长,推进农旅经济数字化。为助推斗门区乡村农旅经济数字化发展,实践团实地走访斗门区村里田间和特色旅游景点开展调研活动,获取农业和旅游业发展数据,并随同斗门区政协委员、农业农村委委员赴全省数字乡村试点河源市连平县和江门市新会区考察当地的镇村政务服务运行机制、乡村产业社区试点工作模式、乡村数字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实践团利用专业知识深入研究对比分析斗门区数字乡村建设的优势与不足,并就斗门区生态资源情况、传统农业生产的痛点,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访
斗门区村里田间和考察数字乡村试点村
走进乡村解决老百姓办事难问题,实现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实践团通过走访调研斗门区各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发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渐在本地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中得到应用,乡村社区管理和服务基本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快捷办”,但仍然面临着几个问题:一是部分干部群众对数字乡村缺乏全面了解,主动参与意识还不够强;二是后备人才缺失。据了解斗门区各乡镇政府已经在落实完善工作,相关部门组织系统学习和培训,提高认识,同时也安排了工作人员进行智慧乡村的宣传和开展有关“互联网+”平台使用的培训。
图为实践团向斗门区居民调研乡村管理服务情况
走进乡村调研基础设施短板,夯实数字乡村发展根基。持续优化网络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新型基础建设。在实地调研中,实践团了解到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中得到不同程度运用,但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薄弱,迫切需要补齐短板。斗门区着力完成5G网络深度覆盖,光纤到户,建设AI平台、城市物联网平台、融合通信平台、城市视频应用平台,深度参与并配合区域级工业互联网构建,围绕PCB、光伏、新能源等产业打造了5G示范工厂,但斗门区的5G基站建设主要以中心城区为重点,非中心城区5G基站建设密度和覆盖面相对落后,难以满足基层群众需求,加上建设运营成本高,运营商的资金实力不足以支撑短期内5G基站建设的全面铺开。
图为实践团成员调研斗门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走进乡村以应用场景为突破口,寻求数字惠民新模式。数字经济的发展与数字技术的运用也在政企服务、医疗、教育、养老等多个方面惠及社会民生。经过深入调研,实践团了解到斗门区通过深入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推动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实现各类基层服务事项入驻,让政务服务覆盖乡村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充分利用“粤省事”“粤通卡”“粤证易”平台提高服务能力,开通斗门区三农特色专区,推动农业农村特色服务入驻,加大对水、电、煤气、天气、交通、社保、医疗、教育、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的集成。斗门区也会加快推进实施农村“雪亮工程”,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到村,让村民“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积极探索便民惠民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深化数字乡村建设,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斗门区居民
对于便民惠民服务的看法
走进乡村融合虚拟与现实教育,促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以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8月15日—30日,实践团走访了斗门区的中小学校调研数字化技术在“大思政课”中的应用情况。通过调研发现,翻转课堂、“互联网+”教学等方法有效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和互动率,调动了学生学习思考的自主性。但同时也发现农村中小学校由于受办学硬件设施、师资等方面的影响,教育数字化水平与城市中小学校的仍在较大差距。根据调查了解到针对城乡教育的不平衡发展问题,斗门区各乡镇正在加快实施学校互联网攻坚行动计划,发展“互联网+教育”,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班班通”,推动多媒体教学平台、移动学习终端等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进班级。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进小学调研数字化教育的发展现状
走进乡村加速“与数同行”,拓展乡村振兴数字蓝海。通过为期15天的下乡实地调研,实践团共发放了300余份调查问卷,回收率高达93%。团队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将暑期调研收集到的所有数据,绘制成了数据可视化大屏。实践团指导老师陈筱表示,数据可视化大屏具有高度拟人化特点,“数字乡村一张图”归集了当地农业、水产、医疗等各类基础数据,实现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动能。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学院“数字赋能智慧农村建设”实践团坚持在实践中坚信念、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请党放心”的信心和“强国有我”的决心,用脚步丈量乡村沃土,用眼睛发现村民困难,用耳朵倾听村民需求,用科技助力斗门区智慧乡村建设。实践团师生在调研过程中,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务实作风,对调研数据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不顾酷暑勇于奉献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斗门区政府和人民的充分肯定,充分展现了广科院师生的良好形象。
图为政协珠海市斗门区委员会办公室的感谢信
团队感想
1
赖裕珊
今年有幸参与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最难的是7月份活动初期的线上调研过程,一开始很迷茫,无从下手,但在一次次的会议研讨中,老师们细心为我们答疑解惑,团队成员互相帮助,逐渐熟悉活动内容,有了初步的思路。大家一起分析调研方向,根据斗门区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制作问卷调查,寻找助力智慧乡村的可行性方案。整个活动中无论是线上调研,还是与当地居民的深入访谈、问卷调研,都让我收获颇多,得到了很多真实有用的数据,为后续的智慧大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此次“三下乡”完美落幕,离不开所有成员的付出,我会继续以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为标准严于律己,深入到基层治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助力智慧乡村建设。
2
肖宇
此次实践活动,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珠海斗门区农村的发展及变化,不仅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锻炼了我的社交能力,还加深了我对社会的全面认识。未来的日子里,我将认真学习、锻造自我,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新一代青年的脚踏实地和朝气蓬勃迎接新时代的使命和担当。
计算机学院融媒体中心
文字:徐小艳、薛雨珊
摄影:“数字赋能智慧农村建设”实践团
责编:吴莎敏
初审:陈 筱
复审:周小云
终审:陈 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