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施诚:贷款给来自地狱的借款人 | 简评《来自地狱的债主:菲利普二世的债务、税收和财政赤字》

Editor's Note

作为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西班牙的崛起为何仅仅维持了一个世纪就走向没落?本文系《来自地狱的债主:菲利普二世的债务、税收和财政赤字》一书校译者、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施诚撰写。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Author 施诚(作者来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学术界研究“主权信用”的论著急剧增加。最显著的例子是金德伯格1978年首次出版的《投机疯狂、恐慌和崩溃:金融危机史》,在不断增加新的金融危机内容后,于2011年和2015年先后再版了第6、第7次。[1]本书是两位年轻学者莫里西奥·德雷兹曼(Mauricio Drelichman)和汉斯-约阿希姆·沃思(Hans-Joachim Voth)合作研究的成果,他们选择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1566—1598年在位)的财政破产就是希望回溯历史来寻找主权信用危机的经验和教训,他们选择的研究对象是西班牙国王。


得益于法国年鉴学派大师布罗代尔及其杰作《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中译本,菲利普二世(1556—1598年在位)是中国学界乃至社会最熟悉的西班牙国王之一。菲利普二世出生于1527年5月,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20—1556年在位)、兼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1516—1556年在位)的长子。


1556年,查理五世宣布退位,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头衔、哈布斯堡家族祖先的领地奥地利授予他弟弟费迪南一世(1556—1564年在位);把西班牙王国和“天主教之王”的头衔授予长子菲利普。当时西班牙王国的领土包括卡斯提尔(及其美洲殖民地、菲律宾)、阿拉贡、加泰罗尼亚、巴伦西亚、马略卡和纳瓦尔;还包括西西里、那不勒斯、撒丁岛、米兰、萨伏伊、勃艮第(包括佛兰德尔、低地国家、卢森堡和阿图瓦伯国),这些领土也被称为“西班牙帝国”。1580—1640年,葡萄牙及其海外殖民地被西班牙兼并。因此菲利普二世统治的西班牙帝国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1583年,菲利普二世下令铸造一块纪念章,一面刻着带有铭文“菲利普二世,西班牙和新大陆之王”的菲利普头像,另一面刻着“世界不够大”(拉丁语“NON SUFFICIT ORBIS”, 译成现代英语就是“The World Is Not Enough”)。[2]


哈布斯堡王朝的菲利普二世于1581年成为葡萄牙国王。为了庆祝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联合,他下令铸造纪念章,展示他对葡萄牙和大西洋的统治。

1583年铸造了一枚镀金铜牌,正面描绘了国王的头像,周围刻有“菲利普二世,西班牙和新大陆之王”的铭文,背面是毫不妥协的座右铭“世界不够大”(NON SUFFICIT ORBIS)。这个拉丁词来自罗马诗人尤维纳利斯(Juvenal),最初描述的是亚历山大大帝。在铭文下面,亚历山大的爱骑布西发拉斯[Bucephalus,亚历山大大帝的爱马,是古代最知名的真实马匹之一 ,古代记载其死于公元前326年希达斯皮斯河战役后不久,埋葬于今日的巴基斯坦杰赫勒姆(Jhelum)]用蹄子踩着地球。云彩把“足够”这个词分成两部分,象征着上帝,并提醒我们,即使是征服整个世界的人,也有他的局限性。


但是菲利普二世继承的庞大帝国内部经济、文化发展不同,更没有实现政治统一,所以他只能把西班牙——特别是卡斯提尔——作为帝国的重心。1561年,他正式定都于马德里。1550年,西班牙本土人口约740万;1600年约810万。[3] 更为糟糕的是,菲利普二世继承了卡斯提尔的巨额债务。查理五世退位前对菲利普说:“我很遗憾,把财政极其困难的王国和领地传给你,我的财政状况是如此糟糕,你将面临许多困难,因为你会发现,我现在的收入是多么少,而负担是多么重。” [4]1554年查理五世的债务利息为878133杜卡特,到1560年菲利普二世的债务利息高达1468533杜卡特;1559年菲利普二世的正常收入只有1413333杜卡特,但面临的长期债务达到1447200 杜卡特。[5]


与当时西欧各国统治者一样,菲利普二世的财政收入包括来自王室领地租税、财产税(从14%下降为3.5%)、消费税(约占总收入1/3)等。[6] 但是菲利普二世拥有当时世界上任何君王都难以企及的巨大财源:美洲白银。卡斯提尔的法律规定,王室有权获得其领土上所有矿藏收入的1/5,这条法律被自然延伸到其占领的美洲殖民地。1645年和1646年,高品位的波托西和萨卡特卡斯银矿相继发现。菲利普二世继位后一年即1557年,“混汞法”提炼白银的技术引入这些银矿,极大地提高了美洲白银的产量。据现代学者估计,1503—1660年,美洲运到塞维利的白银大约为1.6万吨、黄金为1.85吨。[7]菲利普二世统治时期,美洲白银开始大量流入西班牙,他对到达塞维利(唯一合法的对殖民地贸易港口)的美洲白银一律抽税20%,即所谓“国王的1/5税”,每年获得400多万杜卡特。[8]


1599年,根据卡斯提尔传统,王室给刚去世的菲利普二世取绰号“谨慎者”,并命历史学家安东尼奥·埃雷拉·托德西拉斯为他树碑立传:《“谨慎者”菲利普二世时代》,从此该绰号流行于世。[9]在当时人看来,菲利普二世勤于政事。1559年,一位法国大使写道:“我发现这个国王非常勤于国事:他从不浪费一小时,整天处理他的公文。” 1574年,菲利普二世给威尼斯外交官也留下了勤于政事的印象:“国王非常勤勉,没有任何休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大大臣像他那么沉湎于工作。” [10]菲利普二世也不是当时欧洲最奢靡的君主:1563年—1584年,菲利普二世斥资5260560杜卡特在马德里郊区修建修道院—宫殿“埃斯科里亚”(the Escorial);[11] 菲利普二世每年宫廷开支也只有40万杜卡特。[12]


埃斯科里亚的圣洛伦佐修道院(San Lorenzo de El Escorial),该修道院由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下令修建,1563 年动工,1584 年竣工,历时 21 年。该建筑名为修道院,实为修道院、宫殿、陵墓、教堂、图书馆、慈善堂、神学院、学校八位一体的庞大建筑群,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并珍藏欧洲各艺术大师的名作。在菲利普二世统治后期,这里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政治力量中心。埃斯科里亚修道院的外观过于庄严肃穆,朴实无华,就像它的总设计师菲利普二世一样缺乏情趣,常被人们形容为“世界第八奇迹” “单调的石头交响乐”“建筑艺术上的恶梦”。当同年代的中国明朝万历皇帝在骄奢淫逸时,西班牙的宫廷却像灰暗的“僧侣们的花园”。


然而,菲利普二世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连续主权债务违约的国王:他于1557年、1560年、1575年、1596年4次宣布暂停偿还债务,或者说4次宣布财政破产。1598年菲利普二世去世时,遗留债务8500万杜卡特。[13] 因此,从财政角度看,菲利普二世42年统治可以概括为:始于破产,终于破产。2006年9月21日《经济学人》杂志刊文“债务的阴暗面”,把菲利普二世作为债务危机起源和肆意挥霍财富的典型例子。[14]


菲利普二世4次债务违约的主要原因非常明显而且简单:连年不断、耗费巨大的战争。1500—1800年,欧洲各国统治者收入的3/4左右用于与战争相关的事务。[15]菲利普二世统治的42年间,只有半年没有进行战争,且常常是同时在几条战线进行战争,战争总开支达1.46亿杜卡特,其中7700万杜卡特用于镇压尼德兰叛乱;[16]1571年菲利普的联合舰队打败奥斯曼帝国海军的勒班陀海战,耗费500多万杜卡特;[17]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不仅被英国打败,而且耗费了1000万杜卡特,相当于菲利普二世两年的收入。[18]


《来自地狱的债主——菲利普二世的债务、税收和财政赤字》,独辟蹊径,从另一个视角研究菲利普二世的财政。他们并未重点探究菲利普二世债务违约的原因,而是从另一个视角提出问题:为什么菲利普多次违约,却总能成功地从热那亚银行家那里获得借款?为了回答这个核心问题,作者把它分解为4个相互联系的小问题:第一,菲利普二世的收入是否足够偿还债务?第二,如果够的话,那么他为什么4次暂停偿还?第三,热那亚银行家借款给国王能得到什么利益?第四,我们如何解释菲利普二世多次违约?[19]


本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创新:第一,作者挖掘了前人忽略的菲利普二世所有原始借据(包括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1566—1596年菲利普二世的详细财政收支数据库;第二,作者在吸收早期近代(一般指1500—1800年)欧洲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基础上,运用最新的主权债务理论,重新解释了菲利普二世的财政状况;第三,作者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如通过分析卡斯提尔国家制度的起源、演变和政治权力分配,作者认为菲利普二世不是绝对专制君主;菲利普二世不仅财源充足,而且收入不断增长,足以偿还债务,他只是违约部分小额债务。他之所以4次宣布暂停偿还债务,主要是由于战争的急需或运输美洲金银的船队未能及时返航;菲利普二世的债务水平与18世纪英国、20世纪美国相当;菲利普二世之所以愿意偿还债务,并非“主权债务”论者所说的,因为国王名誉和卡斯提尔的经济遭受银行家的破坏、或者国王无法得到借款等外在威胁,而是他想继续得到借款;热那亚银行家们借款给菲利普二世,并非“非理性行为”(布罗代尔等人的观点),银行家们事先都预料到国王的违约行为,但是因为获利丰厚所以他们还是愿意借款。通过研究借据,作者认为,菲利普二世统治期间,同一批热那亚银行家都是长期提供借款的人。1566—1598年,任何维持长期借款给菲利普二世的银行家族整体上都没有遭受亏损,大多数借款的利息为7.14%,如果菲利普二世破产后再借款给他,那么银行家平均获利都超过10%。[20]学术界一般认为查理五世和菲利普二世统治时期,西班牙国力处于鼎盛,17世纪开始走向衰落。围绕西班牙衰落的原因,历代学者提出的看法见仁见智。本书作者认为,正是由于大量美洲白银突然涌入,使菲利普二世的财政状况良好,从而使西班牙丧失了加强国家财政制度建设、提升国家财政能力的必要性和动力,最终加剧了西班牙的衰落。[21]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


[1] Charles P. Kindleberger, Manias, Panics, and Crashes, A History of Financial Crisis, First edition published 1978,Second edition published 1989, Third edition published 1996, Fourth edition published 2000, Fifth edition, published 2005, Sixth edition published 2011, Seventh edition publish 2015 by PALGRAVE MACMILLAN


[2] Geoffrey Parker, Imprudent King, A New Life of Philip II,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4, p.276.


[3] Thomas A. Brady, Heiko A. Oberman, James D. Tracy, edited, Handbook of European History, 1400—1600, volume 1, E. J. Brill, 1994, p.13.


[4] Geoffrey Parker, Imprudent King, A New Life of Philip II,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4, p.23.


[5] Richard Bonney, edited, The Rise of the Fiscal State in Europ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209.


[6] 原文参见:莫里西奥·德莱希曼和汉斯-约阿希姆·沃思, 来自地狱的债主:菲利普二世的债务、税收和财政赤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23,pp.76—79.


[7] J. H. Elliot, Imperial Spain, Penguin Group, 2002, p.199.


[8] 原文参见:Mauricio Drelichman and Hans-Joachim Voth, Lending to the Borrower from Hell, Debt, Taxes, and Default in the Age of Philip II,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4, p.265.


[9] 但是杰夫雷·帕克所撰《菲利普二世新传》的标题称他为“鲁莽者”。参见Geoffrey Parker, Imprudent King, A New Life of Philip II,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4。


[10] Geoffrey Parker, Imprudent King, A New Life of Philip II,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4, p.61.


[11] Partrick Williams, Philip II, Palgrave Publisher Ltd., 2001, pp.56—57.


[12] James Casey, Early Modern Spain, A Social History, Routledge, 1999, p.154.


[13] Richard Mackenney, Sixteenth Century Europe: Expansion and Conflict, Palgrave Publisher Ltd., 1993. pp.73—74. 1500—1900年,西班牙政府一共13次公开宣布暂停偿还债务或财政破产,参见Reinhart, Carmen M., Kenneth S. Rogoff, and Miguel A. Savastano, Debt Intolerance.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2003 (1):1-74.


[14] “The dark side of debt”, The Economist, 21.9.2006.


[15] 原文参见:莫里西奥·德莱希曼和汉斯-约阿希姆·沃思, 来自地狱的债主:菲利普二世的债务、税收和财政赤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23,p.48-49.


[16] 原文参见:莫里西奥·德莱希曼和汉斯-约阿希姆·沃思, 来自地狱的债主:菲利普二世的债务、税收和财政赤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23, p.99.


[17] 原文参见:莫里西奥·德莱希曼和汉斯-约阿希姆·沃思, 来自地狱的债主:菲利普二世的债务、税收和财政赤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23,p.53-56.


[18] 原文参见:莫里西奥·德莱希曼和汉斯-约阿希姆·沃思, 来自地狱的债主:菲利普二世的债务、税收和财政赤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23,p.61-62.


[19] 原文参见:莫里西奥·德莱希曼和汉斯-约阿希姆·沃思, 来自地狱的债主:菲利普二世的债务、税收和财政赤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23,p.31-32.


[20] 原文参见:莫里西奥·德莱希曼和汉斯-约阿希姆·沃思, 来自地狱的债主:菲利普二世的债务、税收和财政赤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23,p.250-251.


[21] 原文参见:莫里西奥·德莱希曼和汉斯-约阿希姆·沃思, 来自地狱的债主:菲利普二世的债务、税收和财政赤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23,p.254-255.


文章作者:施诚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施诚,1964年生,江西省吉水县人;曾经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和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曾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爱丁堡大学访学;现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要从事世界史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为欧洲财政史等;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光明日报、Journal of Sixteenth Century Studies、World Historical Studies等中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过《中世纪英国财政史研究》等学术专著3部、译著多部。










来自地狱的债主:菲利普二世的债务、税收和财政赤字

Lending to the Borrower from Hell: Debt, Taxes, and Default in the Age of Philip II 

莫里西奥·德莱希曼(Mauricio Drelichman)

汉斯-约阿希姆·沃思(Hans-Joachim Voth) 著

李虹筱 齐晨阳 译

施 诚  刘 兵  校译




《来自地狱的债主——菲利普二世的债务、税收和财政赤字》一书深入整理、研究了近代早期西班牙公共财政系统运行情况的档案,收集并重建了16世纪卡斯提尔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库,试图更多地了解国家债务和主权违约的起源。主权债务的一个悖论是,为什么要借钱给一个可以随时改变还款条款和条件的统治者? 关于这个深刻的问题,最终只有历史才能给出答案。


本书作者德莱希曼和沃思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对查理五世和菲利普二世统治期间的经济和债务进行全面回顾,对臭名昭著的世界上第一个连续违约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财政状况进行了严格的定量分析和详细而严谨的研究,将菲利普二世与债权人打交道的种种决策和动作与经济学分析相结合,让读者对欧洲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有了新的理解。


这本令人信服的书是长期、深入的原创研究成果,《来自地狱的债主》证明了——国王和他的债权人都是理性的,德莱希曼和沃思展示了设计极其复杂的债务合约如何为菲利普二世提供了昂贵但急需的资金,如何为银行家提供了一整套资金回收机制。本书修正了政府信用和西班牙帝国的标准历史,得出了颠覆传统历史认知的学术观点,是对历史的正确描述。


本书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将对经济史产生深远影响,让读者对欧洲历史上的关键时刻有了新的理解。

















作者简介:


莫里西奥·德莱希曼(Mauricio Drelichman),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温哥华经济学院副教授,加拿大高等研究院机构、组织和增长项目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是经济史,特别关注近代早期的西班牙。


汉斯-约阿希姆·沃思(Hans-Joachim Voth),曾在麦肯锡公司工作,并在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纽约大学做访问学者。在巴塞罗那庞培法布拉大学(UPF)工作了15年后,他目前担任苏黎世大学发展经济学和新兴市场教授。


译者简介:


李虹筱,男,山西晋城人。博士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早期近代世界文明互动、早期近代欧洲研究。


齐晨阳,女,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史、制度经济学。














【相关书目】


感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供稿授权!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即可查看本书的豆瓣主页本号推荐书目的版权归相关出版社或出品方所有,书讯由本号整理首次发布,其他学术公众号转发请注明原出处本公众号名称!欢迎转发,点个 “  ” 和 “ 在看 ” 以示鼓励!感谢支持!


进学术群:本号目前建有 蒙古史-元史-内亚史群、中东史群(含波斯-伊朗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奥斯曼-土耳其文明、阿富汗史、犹太-以色列史、高加索地区)、东欧-俄国史群、古希腊罗马-西欧史群、南亚史群、远古夏商周史、中国中古史群(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史群、辽夏金史群,请添加微信并简要说明来意,否则不予通过(格式:学校/单位-职业/专业/研究领域(中亚史、蒙古史、游牧民族史、中东史、东欧史等)-姓名。例如:北京大学-历史学-XX、内蒙古大学-蒙古学-XX),之后会邀请您入群。
商务合作:蒙古史、元史与世界史新书书讯等合作请直接添加微信,并说明来意“交流或合作事项”!合作微信:qiu282693838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