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伏瓦传》:法国著名女性作家、哲学家、女权主义创始人波伏瓦的权威传记新著!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所以部分关注本号的朋友无法在第一时间收到“蒙古史和元史学术兀鲁思”推送的消息。欢迎各位朋友按下面的方法简单设置,让本号继续为您在第一时间及时进行推送:
1. 关注并进入公众号后,2. 点击手机右上角“. . .”。3. 点击“设为星标”。这样您就可以及时收到本公众号推文
本号是一个以“蒙古史和元史”为主题的学术公众号,专注于蒙古史、元史、中亚史、内亚史和世界史的学术研究和资讯传播,主张在世界视角下跨学科、多领域建构新世纪的蒙古史与元史学术叙事研究!服务于高校科研工作者、本硕博群体和历史爱好者!
本书概况
《波伏瓦传》
作者:〔德〕阿洛伊斯·普林茨
译者:毕秋晨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品方:猴面包树工作室
出版时间:2023年9月
页数:312页
开本:32开
装帧:精装
定价:65.00元
ISBN:978-7-5117-4420-3
作者简介
阿洛伊斯·普林茨(Alois Prinz),德国知名人文作家,善于挖掘人物背后的思想、感情和故事,创作了多部知名人物传记,包括《波伏瓦传》《马丁·路德·金传》《潘霍华传》《特蕾莎修女传》等。译者简介
毕秋晨,毕业于德国美因茨大学翻译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典籍德译。持有国家人事部德语二级口译证书,曾从事高校德语翻译教学工作,翻译行业从业经历8年,拥有多场外事及商务会议口译及笔译经验,累积翻译字数逾300万字。
内容简介
西蒙娜·德·波伏瓦不仅是女权主义的先驱,她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具有更大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多年来对她的解读越来越独立于萨特。哲学家和波伏瓦作品鉴赏家凯瑟琳·纽马克甚至声称,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三巨头萨特、加缪、波伏瓦之中,只有波伏瓦得以留传。近年来,波伏瓦受到的关注似乎证实了这个观点。纽马克认为,当前波伏瓦受到的关注源于其提出的“存在主义伦理”,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问题提供了答案,或者至少给出了一种导向。
“夫人,您是存在主义者吗?”1943年,作家让·格勒尼埃在花神咖啡馆向西蒙娜·德·波伏瓦提出的这个问题,让她陷入了窘境。因为她并不了解存在主义一词的含义,只知道某些哲学家的学说被称为存在主义,而且让-保罗·萨特深受这些哲学家影响。彼时,萨特的名作尚未问世,在他的作品创作之路上,西蒙娜时而时而表示肯许,时而建言献策,两人有时还会为了某些问题争论不下。存在主义只是一个词汇。更重要的是,这一新的哲学方向表达了她一直以来的人生态度,仿佛她的整个人生历程都在为存在主义做准备。通过这种哲学阐释,她明白了自己的内驱力从何而来,她何以变成如今的自己。存在基于出生,或者用存在主义的术语来说,存在基于被抛,每个孩子出生时即被抛入自身无法投射且充满期待和预设的世界;与此同时,人的天性渴望探索世界,形成自我需求和欲望,被抛入的世界与天性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在出生的前几年就可以感受到,之后的人生可能就是一场个人身份认同的斗争。终其一生,波伏娃都在进行着这样一种斗争,她的家庭,她对自己的性别认同,她和萨特的友谊和恋情,无不体现着这种斗争,而也正是这样的斗争,支撑了她对人类思想史无与伦比的贡献。
本书即是波伏瓦的一生传记,由知名传记作家阿洛伊斯·普林茨撰写。本书切入点独到,从讲述波伏瓦儿时的故事开始,旁征博引了许多教育家、哲学家、艺术家的观点,不单只是描述波伏瓦的人生,也深刻分析了造就她的原因。书中叙述了波伏瓦与亲人、好友的互动相处,描述了她思想的发展历程。作者没有隐瞒波伏瓦生活中的负面问题,但避免用偷窥的视角或指责的口吻加以描述。在21世纪这个巨变的十字路口、女权主义和女性话题流行的今天,波伏瓦的人生经历和她的理念更值得我们认真细细品读。
编辑推荐
★本书是法国最著名的女性之一——作家、哲学家、女权主义创始人波伏瓦的权威传记。
★在女权主义和女性话题流行的今天,波伏瓦的人生经历和她的理念,颇能得到当代人(尤其是女性)的共鸣。
★本书作者是知名传记作家,创作切入点独到,本书从讲述波伏瓦儿时的故事开始,旁征博引了许多教育家、哲学家、艺术家的观点,不单只是描述波伏瓦的人生,也深刻分析了造就她的原因。
★全书包含大量波伏瓦的珍贵照片,收藏价值极高。
★知名设计师潘振宇倾力打造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精装封面。全封面散落烫金设计,彰显绝佳气质。
名家推荐
正是对这位法国女权主义偶像的思想和情感世界的深刻见解,使阿洛伊斯·普林茨的传记如此值得一读。
——spektrum.de网站书评人,安东·本茨
一本有见地、经过仔细研究的传记,推荐阅读。
——biblio.at网站书评人,尤塔·克里斯托弗
阿洛伊斯·普林茨专门写回忆录;他的文字敏感而尊重,避免陈词滥调,追求真理。
——亚马逊读者,Emma
以一种有趣而阿洛伊斯·普林茨以一种有趣又充满干货的方式将波伏瓦介绍给读者,为我们重新发现波伏瓦提供了宝贵的帮助。
——亚马逊读者
目录
前言第一章 被抛第二章 空缺与裂痕第三章 榜样第四章 叛逆者第五章 自由第六章 他人第七章 疯狂的爱第八章 在寒光中第九章 蚂蚁或人第十章 谁是我的同伴第十一章 欢庆与憎恶 第十二章 爱情的各种面貌第十三章 系统缺陷?或红葡萄酒和可口可乐第十四章 黑色边界第十五章 捍卫幸福第十六章 生活继续第十七章 铺天盖地的“西蒙娜万岁!”和宣传图第十八章 头脑中的骨头第十九章 虚假的承诺?后记参考文献波伏瓦相关作品致谢精彩文摘
被抛
“夫人,您是存在主义者吗?”1943年,作家让·格勒尼埃(Jean Grenier)在花神咖啡馆向西蒙娜·德·波伏瓦提出的这个问题,让她陷入了窘境。因为她并不了解“存在主义”一词的含义,只知道某些哲学家的学说被称为“存在主义”,如马丁·海德格尔或者索伦·克尔凯郭尔,而且让-保罗·萨特深受这两位哲学家影响。此时,萨特的名作尚未问世,在他的作品创作之路上,西蒙娜时而表示肯许,时而建言献策,两人有时还会为了某些问题争论不休。她反复阅读萨特手稿,十分认同其中的世界观。甚至为此特意写了一篇文章。就这点而言,她完全可以称作存在主义者。
“存在主义”只是一个词汇,更重要的是,这一新的哲学方向表达了她一直以来的人生态度,仿佛她的整个人生历程都在为存在主义做准备。通过这种哲学阐释,她明白了自己的内驱力从何而来,她何以变成如今的自己。孩提时代的她不就听从了内心的召唤从而变得固执倔强吗?12岁的她不就决意不信上帝了吗?少年时的她不就认定,人生的意义有且只有自己能做决定吗?她难道不是一直期望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吗?
虽不自知,但西蒙娜其实一直都是存在主义者,现在的她可以理解并诠释自己的行为。不仅如此,她还从个人经验中提炼出哲学观,并相信其普遍适用于人类现实。在存在主义中,甚至连她的出生也有特殊的意义,出生意味着存在的发端。存在基于出生,或者用存在主义的术语来说,存在基于被抛,每个孩子出生时即被抛入自身无法投射且充满期待和预设的世界;与此同时,人的天性渴望探索世界,形成自我需求和欲望,被抛入的世界与天性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在出生的前几年就可以感受到,之后的人生可能就是一场个人身份认同的斗争。
西蒙娜·露茜·厄尔奈斯丁·玛丽·波特朗·德·波伏瓦,1908年1月9日生于巴黎。在成年的西蒙娜看来,这句介绍出生的话实在过于简单和理所应当。‘静心反思,一个人的出生要基于多少桩偶然事件,这个数字足以让人晕眩。如果要厘清与自身存在相关联的桩桩件件,就不得不追溯到世界的开端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要了解祖先的起源就够了。在家族史上,需要多少事件的交错,需要何种政治、社会影响,我们的父母才得以出生?需要何种偶然,两人才能相知相许、结婚生子?
跳出自身而言,个人的出生概率极低。让人不安的是,即便某个个体没有出生,也不会对世界产生任何影响。没有人会想念你,世界也会照常运行,个体存在并无必要性,也没有合理性。正如让-保罗·萨特所言,人就像火车上逃票的旅客。尽管如此,存在已是事实,人们将这种存在视作稀松平常、理所当然。
西蒙娜的出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决定了她的人生走向。她会法语,在巴黎长大,她不是工匠或农民的女儿,而是出身于中产家庭,享有社会特权。她极有可能在小康家庭中成长,在城市中享受安稳的童年时光,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之后结婚生子,过上体面的生活。
她的名字即是被抛入世界的一部分,体现了世界对她的期许。她的父亲坚持取名西蒙娜,因为他不想因循守旧,希望女儿的名字更富有现代感一点。露茜取自虔诚的外祖母之名,厄尔奈斯丁是祖父之名厄尔奈斯的女性形式,是波特朗·德·波伏瓦的家族标志。玛丽出自圣母玛利亚之名,表明了母亲虔诚的天主教信仰。
母亲弗朗西丝·布拉瑟尔(Francoise Brasseur)(婚前本名)在家乡凡尔登(Verdun)的修道院学校长大,在她看来,她的第一个孩子理应在天主教教义下成长。为此,她买了指导年轻天主教母亲的育儿手册。弗朗西丝·德·波伏瓦(婚后改随夫姓)的观点有悖于当时的法国社会。三年前,法国已颁布法律实行严格的政教分离,此举主要是为了对抗天主教会的影响,公立学校不再设立宗教课程,废除教会税,解散修会。
年幼的西蒙娜对此当然一无所知,她也不知道出生的这个国家在近40年前的普法战争中战败,战争赔款导致经济衰退。1900年,规模盛大的世界博览会在巴黎召开,德国申办失败,这提升了法国的国家自信。这场博览会展示了一幅19世纪的画卷,也展望了奇妙的未来:只需轻轻一按,电流就将改变整个世界。参观者可乘坐电动扶梯,有部分人会感到眩晕恶心。巴黎的夜晚被“电太阳”照亮,甚至埃菲尔铁塔也挂上了数千盏白炽灯。这场震撼人心的展览对法国首都面貌的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的建筑拔地而起,交通网络扩展延伸,借由世界博览会的契机,新的地下铁路系统——地铁开通,地铁通往温森(Vincennes),线路长达10公里。
金句选摘
静心反思,一个人的出生要基于多少桩偶然事件,这个数字足以让人晕眩。
跳出自身而言,个人的出生概率极低。让人不安的是,即便某个个体没有出生,也不会对世界产生任何影响。没有人会想念你,世界也会照常运行,个体存在并无必要性,也没有合理性。正如让-保罗·萨特所言,人就像火车上逃票的旅客。
成年后的西蒙娜回忆这段经历时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处于矛盾对立中:一方面,他们无保留地接受父母、教育者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孩子产生自我认知,形成个人喜好及个性。两者相抵触,矛盾总有一天会以某种形式呈现,成人常常觉得难以理解,因而恼火愤怒。
我决意另辟蹊径,不仅仅停留在叙述年少时光,而是反思当时的我,结合我曾经生活和当下所处的世界,剖析我何以成为现在的我。即便无法完成,这也是一次有趣的尝试。(波伏瓦)
爱丽丝·米勒(Alice Miller)在其关于童年早期重要性的著作中,谈到了悬在每个孩子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孩子不敢说不,因为他们担心任何拒绝都会让母亲排斥自己,失去安全感和爱。为了规避不愉快的体验、适应环境,天才儿童会抑制自己敏锐的观察力。但是,当孩子脱离父母的思想世界时,他并不愿独自一人,于是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以及榜样。童年中对于谎言的憎恨以及真实的缺失让他在榜样身上探寻真诚与坦率。米勒认为,这种真实可以说是“无法实现的最高理想”。
15岁的西蒙娜·波伏瓦醉心于路易莎·梅·奥尔科特(Louisa May Alcott)的小说《小妇人》(Little Women),其中的女主人公乔(Jo)是她的榜样。她在乔身上看到了自己。乔没有她的姐妹们那么漂亮,但她头脑敏锐,梦想成为一名作家。让西蒙娜印象深刻的是,尽管乔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骄傲,坚持自己的梦想。通过这个文学人物,西蒙娜第一次觉得,年轻女性不一定要结婚,还有其他方式可以去体验爱情,享受自主的生活。
爱丽丝·米勒认为,“天才儿童的悲剧”在于,他必须制定策略以摆脱困境,同时还要兼顾父母的情绪和自身真实感受的表达。米勒认为,在严格的宗教教育中长大的青少年会将愤怒首先发泄在父母信仰的上天身上。但是总有一天,这种愤怒会针对父母本身。
对孩子而言,由于还处于父母和教育者的监护之下,尚没有责任感这一意识,其个体自由还未显现。最迟到成年,人总要面对自由。自由意味着认识到没有绝对价值,甚至没有上天;自由意味着生命没有意义,但每个人必须赋予个体生命以意义。西蒙娜·德·波伏瓦写道:人生在世旨在追求生活意义,独自体味成败。
让-保罗·萨特是理想伙伴。他相信,每个人都必须做出“基本选择”,包括是否愿意摆脱一直以来旁人的左右,活出自我。只有下定决心,才会意识到自己的自由。在萨特看来,做出这个决定“绝不轻松”,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责任。如他所说,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注定是自由的。
西蒙娜·德·波伏瓦将不得不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然而,她秉持一个信念:阻力承载自由,就像空气承载飞鸟。
据研究,每个人都有一个契合道德的自我形象,这是一种“基本心理需求”。人们的自传式记忆更倾向于捕捉那些符合自我理想形象的时刻,而道德上的失误或失败的经历往往会被淡化或重新解读,从而避免损害这种自我的良好感觉。
与西蒙娜·约利维的相遇使得西蒙娜意识到她是多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失去自我有多么危险。她不允许自己不断地与他人比较,也不再将自己的命运置于他人之手,面对萨特时也要如此,且更要如此。西蒙娜之前过于相信她和萨特是一体,但这并不是事实。他们的确不同,而且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负责。
年幼时在梅西尼亚克庄园的经历让她(西蒙娜·波伏瓦)相信,没有亲眼看到的风景就等同于错失。
胡塞尔提出“回到事情本身!”的口号,把哲学从狭隘中抽离,不再探寻认知的方式,而是直接思考认知的对象。胡塞尔使思考再次回归世界本身。世界通过事物的现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胡塞尔提出了观察日常生活事物的独特方式,摒弃偏见的影响。世间万物皆可观察,比如一棵树、一张桌子或者一个鸡尾酒杯。这种思想让萨特兴奋不已,他立即决定申请柏林法兰西学院奖学金,跟随胡塞尔学习。
西蒙娜·德·波伏瓦也想看清自己,但不想剖析自己。与萨特一样,她反对任何试图用抽象概念来解读人类潜意识的方法。西蒙娜·德·波伏瓦想敞开心扉来展示自己,因为她知道“人们永远不可能相互了解,只能相互倾诉”。
西蒙娜认为,即使是戴着镣铐的奴隶也是自由的,这并非嘲弄,而是因为这个奴隶仍然有选择屈服或者反抗的自由。即使在最极端的困境中,我们也可以做出决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时,抽象的道德帮不了我们。
或许有人会说,同情取决于距离。但是为什么亲近之人的忧虑、困境会触动我们?是因为我们天生就有同情心,是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还是因为外界对我们有这样的期待,抑或我们对自己有这样的期待?
存在主义认为,人最初什么也不是,以后成为何种人全靠自己发展。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人是自由的。人既非善也非恶,如果他愿意,可以自由选择从善或从恶。西蒙娜认为,存在主义遭到抵制的真正原因是:存在主义要求人们在任何处境、每时每刻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这就意味着恒久努力,但是由于惰性,人们只想逃避这种努力。
在我眼里,生而为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此生足矣。人的生存,甚至死亡,都意义非凡。
道德是模棱两可的,或者说是自相矛盾的,因为存在本身就具有双重意义。存在主义认为,这种双重意义在于,存在本身没有意义,但人们必须不断赋予它意义。生命在虚无主义者眼中毫无意义,对于存在主义者来说同样如此,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存在主义者试图为世界和自身寻找合理的解释,而且这种尝试具有可行性,因为人生而自由。我们不断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赋予自己的行为以价值,以此对抗本无意义的存在。在这一层面上,匮乏转为收获,虚无主义转为对生命的肯定,失败转为成功。
西蒙娜·德·波伏瓦所说的“超验”指的是人类不断设立新目标的能力,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超越。存在意味着超越,超越不可能超出生命,而是结束于死亡之中或濒临死亡之时。正如她所说,死亡是“地平线上的界碑”。
在生命长河中,我们所经历的时间冻结于身后,成为过去。面对剩余的未来时间,我们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因为留待实现目标的时间愈发紧迫。然而,对西蒙娜·德·波伏瓦而言,有些终极目标终究无法实现。那是我们无法放手的“希望”,是我们不想放弃的对幸福、正义和爱的“坚守”,是我们拒绝妥协的“承诺”,比如对“和谐宇宙”的许诺。
死亡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残酷冒险,它随我入梦。当我醒来时,我感到死亡的阴影横亘在世界和我之间:死亡已经开始。我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死亡开始得这样早,又这样痛。也许在一切都离我而去之后,死亡不会太痛苦,我本不想放弃的存在——我的存在,将不再是一种存在,将不再是任何东西,将会平静地消散。(波伏瓦《事物的力量》)
我们不可能了解真正的西蒙娜·德·波伏瓦,即使我们试图站在她的立场,想法也会或多或少地停留在表面。这种差异诱导我们做出判断。但是,我们是不是都太容易做出判断,因为这让我们有一种优越感?我们的标准一定是有效的吗?我们的生活方式就是更好的吗?如果我们只阅读符合自己观点和看法的书籍与生活故事,我们就会变成思想贫瘠、缺乏宽容的说教者。一直以来,艺术、文学和哲学的任务是让我们见识不同的思想、感受和生活。
对波伏瓦来说,这种伦理与责任直接挂钩。承担责任者拒绝依附权势,不将社会弊端完全归咎于他人,不找替罪羊或将自己视为某种隐秘势力的受害者,他们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尽管存在各种阻力和困难,个体生活的成功与否以及普适状况还是取决于个人决定。这意味着持续的挑战以及不能也不应逃避的恒久努力。
感谢猴面包树工作室供稿授权!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即可查看本书的豆瓣主页!本号推荐书目的版权归相关出版社或出品方所有,书讯由本号整理首次发布,其他学术公众号转发请注明原出处本公众号名称!欢迎转发,点个 “ 赞 ” 和 “ 在看 ” 以示鼓励!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