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是怎么过渡到泛滥成灾的“政治正确”的——从两部美剧说起

colorfrank Inner Fire 2024-01-04

我们如何从“保守”与“进步”融合的年代走向分裂敌对?

社会不会突然一下子改变面貌。性别议题不是这几年才空降并席卷舆论市场,种族、性取向的“政治正确”也不是。相反,这些话题铺垫了很多年,才终于迎来大爆发。大爆发有多种因素,你可以说某任喝消毒剂、对 Taylor Swift 的喜欢又减少25%的美国总统搞 division politics 和 #Metoo 等 movements 撞到一起,也或者可以说是多年的暗流涌动终于起了效果,结果又迎来了反噬,导致双方争执不下。各种说法众说纷纭。共识的是,社会骤变、撕裂,和过去迥然不同。

有人好奇中间的过渡阶段吗?

最近我正好在学人类学一组很经典的概念——Liminality(阈限)和Rites of Passage(过渡仪式),给了我很多启发。阈限指的是“有间隙性的或者模棱两可的状态”。在动荡的社会中,一个个体从原来的社会角色和生态位中松动,进入到一个混乱的、不知所措的状态里,直到他重新发现一个新的位置。如图所示,一个个体经历分离(separation)阈限和并入(incorporate),从一个稳定的状态到另一个稳定的状态,整个过程被称作“过渡仪式”。这组概念具有结构功能主义的色彩,因为它仍指向个体回到某种结构中去,但当下的问题是,没有一个结构是能够承接个体如今的忧思和心理需求的,个体被开发出了感知“不适”的能力,但没有改变的能力。

一个很直接的例子便是高考结束和大学毕业,我们结束了一个长期的角色,进入到一个在社会中角色还没固定、需要学习新规则并找到、发挥自我的阶段。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开始接触到各种既定的社会结构,你会迷茫混乱,为什么我要变成这样的人,为什么,比如,我身为一个女性要接受职场的这些破事,不接受就不行吗?等等。

虽说这个概念是说个体的,不过你延伸一下到社会层面,一个社会结构松动,各种社会力量均进入到一种不知往哪走的模糊状态中的时候,好戏登场。我们不妨更深入思考一下,为什么在这种过渡状态之后,我们走向了现在这种撕裂的结果,而不是更深入的和谐。

我成长的年代是00年代末、10年代初,这个年代形成了我对社会最初始的想象。那个时候民风开放,文化风气蔚然,也正是很多平权力量和社会议题开始以一种温和而充满感情的方式进入到主流的讨论。我很感谢那个时间对我人格的塑造,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写出打雷姐这篇文章

全世界的平权事业在2010年代开始迎来里程碑的节点。这其中少不了影视作品的推波助澜。我看的影视不多,但每部影视我都会反复观看。最近我在重新看《欢乐合唱团》和《摩登家庭》两部美剧,对于上述的问题有了新的思考。以下思考只是一个开始,没有形成很成熟的研究思路,但并不代表它们在价值上丝毫逊色于某些正经研究。

《欢乐合唱团》和《摩登家庭》,一部 2010 年开播,一部 2009 年开播,都是Fox电视台出品的。Fox 电视台是保守派的重镇(某普的最爱),能够让保守派出这两部剧,意味着保守群体的松动,他们开始拥抱进步话语,或者说将进步话语消化成自己能够接受的“普世”版本,从而在舆论上争取更为积极主动的位置。所以,两部剧先进而保守。先进在于讨论了很多保守派先前并不是很愿意讨论的问题,保守在于他们本质内核并没有推翻原有的社会结构,而是给这些反叛因素留一些位置,让他们也能在保守阵营里获得生存空间,重新建立起边缘群体对于主流人群的心理认同和情感依赖。

两部的主要内容需要介绍一下。《欢乐合唱团》(Glee)是一部面向青少年市场的流行乐电视剧,剧目从一位被生活压垮的中年男性回到高中母校任教、重新建立自己曾经待过的合唱团重燃生命激情的说起,这个合唱团将校园中的边缘弱势群体聚集在一起,他们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被无视、被霸凌、需要一个温暖的集体,而合唱团让他们的音乐天赋大放异彩,他们在这里找到了情感认同。这部剧逐渐囊括了很多议题,包括同性恋、未婚先孕、body shame、性别处境、校园暴力、轻生、残疾人、族裔等等(重要程度不分先后),向流行乐坛中的时下热门和先锋人物致敬,开启了六年的流行乐华章,火爆全美。

在高中背景下展开的故事,恰好用个体的 liminality 对应集体的社会变动。个体正好从他原有的社会角色松动,同性恋、未婚先孕、性别处境,这些都指向了与传统社会结构的不适配,面对原有的敌对的社会结构,他们似乎无法融入,迫切地渴望社会中的一个位置。美国高中的生态一直都很霸道,主人公们也在前期被多次霸凌(被泼东西、扔进垃圾桶、暴力捶打),这更让他们渴望一个位置,一种联结。

彼时的社会也在转型期,他们不知道能再给青少年们灌输什么价值了,因为成年人自己的价值也在疯狂崩溃。80年代的保守回潮后,美国社会逐渐走上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大机器道路,经过多年新自由主义的辉煌后在00年代梦想破碎、全球衰退,也正是在这样的夹缝中,新的力量可以夺势。而合唱团老师的经历恰恰回应了当时成年人精神破灭的困境,于是他们需要情怀、青春和梦想,需要重新来过的机会和勇气,需要情感的支持和发泄。

沿着这个思路,《欢乐合唱团》给出了很多动人的场面。最近在复习第一季,所以就拿第一季来说吧。第一季第4集,主角之一的 Kurt 是一名男同性恋,他的父亲 Burt 看到他在地下室跳 Beyonce《Single Ladies》的舞蹈(这个片段网络上火了)。Burt 开的是一家汽车维修厂,母亲早逝,二人相依为命。Kurt 难为情地对父亲说,这是他足球队的训练。于是父亲说要来看他的比赛。Kurt 经过一番努力进了足球队。阳刚的队友和教练本来看不上他,尤其是当他提出要先跳单身女郎的舞蹈放松身体的时候,但是当他踢出了一个漂亮的球的时候,所有人被惊呆了,教练直接要了他。

Kurt 作为一个外表和性格纤细的男同性恋,自然构成对于传统男子气概的挑战,在球场上跳舞无比 iconic。这群人也是第一集把 Kurt 丢入垃圾桶里的人。但当你在传统男权体系中获得一定话语权后,你便有了能力颠覆这种性别秩序。先前输的惨痛的球队在合唱团老师和教练的共识下,让 Kurt 教了舞蹈。

到比赛当晚,先前球队输的很惨,但当球队的人集体跳起了单身女郎把对面和观众都搞蒙了之后,他们赢了当晚第一场球(我不懂体育,术语不对就放我一马吧),全场没人说他们“娘娘腔”,拉拉队的女生们也觉得他们很可爱、反而更帅了。这是全集最 iconic 的片段。这一刻,他们将曾经威胁自身男性气概的元素纳入自身,并且重新塑造出了新的阳刚之气、建立性别吸引力(这是他们主要的在意的地方),还赢了比赛,在男权体系中获得胜利。

这是 liminality 这个概念绝佳的体现。Kurt 向 Burt 坦诚的片段也非常触动。Burt 就此开启电视史上最棒的老爸(之一)的旅途(有空讲讲更多的父子互动)。

《欢乐合唱团》还有很多这样的瞬间。在高中的框架下探讨意味着几点:第一,他们是 liminality 的主战场,且始终没有威胁到保守成年人的优势地位,他们只是小孩子。第二,没有什么逾矩的讨论,电视剧最终给出的三观都是中和的,并且诉诸情感理解和尊重关怀。可以说,尽管他们开启了很多议题,而且引发了确实的社会影响(校园反霸凌、自杀求助热线被打爆等等,这些都归功于这部剧的超高人气和人文关怀),但他们实际上并没有挑战道德底线,他们只是发现了“不宽容”的漏洞并且进行温暖而诚恳的修补。

另一部《摩登家庭》实际上并不摩登,开头是一个房地产父亲、家庭主妇母亲、二个女儿一个儿子的白人“传统家庭”,一个老夫少妻、白男拉丁女组合的家庭,一对刚领养女儿的夫夫家庭(一个略微强势的律师和一个在家像母亲角色的家庭主夫,都是白人,也是仿照传统家庭结构设计的),这一点也不摩登,但对于这个电视台的保守群体来说,这真的很“摩登”了。

保守父亲对于同志儿子的接纳作为一个起点(到第五季儿子和伴侣成婚彻底接纳二人的感情),这部剧一点点地驶入政治正确的道路。家庭主妇再就业、家庭天平的变动、职场反骚扰和性别处境的讨论等等也开始渗入这部剧,到 2020 年这部剧完结时,剧情有关身份政治的基调已和早年大相径庭,但是重视家庭价值和美国梦价值的主基调始终未变。同样的,这部剧也是从一个安全的视角出发,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最终我们仍是一个大家庭,我们要维系好这个大家庭,这些议题,是补丁和修正,让这个家庭更团结更友好了,巩固了传统价值。

总结一下,我认为这两部剧反映了美国政治正确和身份政治走向如今大行其道、泛滥成灾、乌烟瘴气途中的过渡状态,它们当时呈现出了“新”的、“反叛”的东西与社会保守、传统结构开始融合、塑造出新气象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为什么我们当时会有那么一个文化环境、出现这样的文化产品?背后承接了怎样的社会变动?为什么我们最终从融合的表象走向了更深层次的撕裂,个体与传统的社会结构如此水火不容、圈地自萌?这些问题还等待我们去回答。更重要的是,当社会告诉我们要放弃自我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我对于身份政治一直是比较复杂的态度,也请不要拿进步-保守这样的二分来理解我的视角。上一次的讨论是封神碧昂斯|身份政治的流行音乐样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