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在民航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在民航安全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的“飞行员自杀”多与此有关。例如1999年的埃及航空990空难,备班副驾驶主动要求上岗,在机长上厕所时推杆将飞机冲向大西洋。事后调查发现他因行为不当被公司批评,当时航班上还有埃航领导,有分析就是派到美国“去批评和处理他的人”。
图:埃航990空难残骸 网络图片
2015年的德国之翼空难,副驾驶有严重的抑郁症。调查在他家中发现撕碎的病假条,医生曾建议那天他不要飞行。原来他自己寻求过心理医生帮助,却向公司隐瞒了病情。
心理疾病包括病理性的,主要是多巴胺分泌减少,需要长期利用药物纠正。但更多是“心理性”的。人是感情生物,当遭受重大打击的时候,例如亲人离世,失恋或人际关系不佳时,容易产生厌世情绪,导致严重后果。
图:外企推崇“EAP” 网络图片
在工作中,人的心理失常也常与“降职”、“降薪”、“调整工作内容”或“不公平待遇”等相关。没有人愿意被降职和降薪,特别是工作了很久的老同志。所以我国传统的企事业单位都有“组织部”,负责安抚谈心。外企对此事也特别重视,基本上都有EAP计划,长期关注员工心理并及时干预。汉莎、法航等还经常通过“罢工”释放员工不满,避免酿成重大灾祸。
员工若心生不满,破坏力往往“十分巨大”。在IT界,有“删数据库”的;在制造业,有破坏设备和搞爆炸的。除常见的报复人力主管外,报复老板和同事的也比较多。个别港台公司因此将“员工和谐”放在赚钱之上,只追求为董事长留下好名声,以保后代平安。
图:掌控情绪对服务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网络图片
员工的心理健康有时是长期问题,有时也会“突然爆发”。人都有情绪,无法掌握的时候就会失控。例如2018年的重庆公交车坠河案,因道路维修车辆改道,有乘客无法就近下车。司机在乘客辱骂声中未能控制情绪,与之拉扯斗殴,酿成惨祸。
服务人员阅尽各色颜面,须有强大定力保持思绪稳定。飞行员不与乘客直接交流,按说少了很多事情。但历史上两名飞行员无法平稳配合的案例也有一些。例如2012年澳航传出两名747飞行员航前准备时意见不一,无法就“向FMC输入飞行计划”达成一致,争吵赌气造成延误,最后不得不被替换掉。一般来说,资深机长与年青副驾,或资深副驾与年轻机长共事时,容易发生沟通障碍——熟悉《空难调查》的飞友们可能还记得。
图:要擅于控制情绪 网络图片
飞行员意见不和大多可以调解,但有时也会诱发严重问题。例如1972年英国欧洲航空公司一架三叉戟在起飞后不久坠毁,造成118人遇难。事后调查发现是机长在航前因罢工问题与同事吵架,诱发心脏病,导致坠机。
吵架其实也是“发泄渠道”,提前发现及时干预是可以挽回的。心理疾病中最可怕的是平时没有表征,但却悄悄酝酿的那种。比如“马加爵事件”。这位大学生性格孤僻,心理异常,但未受到关注。2004年他突破爆发,锤杀了四位同学,酿成血案。
图:石家庄爆炸案108人死亡 网络图片
2001年的石家庄爆炸案与此类似。当事人靳如超孤僻内向,总认为别人都欺负他。那年3月份他针对亲友策划了多起爆炸,造成108人死亡,38人受伤。
飞行员经济收入不俗,考试也都有心理科目,但不意味着他们能一直保持愉快心情。历史上的飞行员自杀空难,原因涉及经济、疾病、政治甚至伦理。要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领导须具备相应管理才能。洞察心理和疏通思想是技术性很高的工作,国外EAP咨询师因此身价不菲。
图:民航安全,大家守护 网络图片
我国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民航安全。例如在涉及民航的集资案中,有人说“还款时”会向一线员工倾斜。也就是说在力所能及(部分还款)的时候,属于飞行员和乘务员的会优先安排。对于有意见的员工,暂时不安排一线工作——这都是为了乘客安全的体现。
最近有朋友反馈说民航发出了“空勤人员心理健康维护”的通知,这非常好。心理健康不仅事关员工本人,也事关乘客安危和社会稳定。外企的EAP计划中经常说,对待员工不仅要把钱给够,把权给够,还要从办公条件、生活环境、身体健康和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关怀,才能让员工达到最佳状态,为公司创造更多效益。
图:让每个人每天都快快乐乐 摄:拉上窗帘
我国民航现在正处于最艰难的时刻,要做到“钱、权、情”三项到位有一定困难。但只要下定决心,真正按照习总书记“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去做,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相信在领导们公平高效的管理下,大家每天都开开心心地上班下班,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文中图片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定有谬误。转载责任自负。
↓ 喜欢拉,拉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