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贵州6个扶贫干部自费“众筹”买车!他们是些什么样的人?

天眼新闻 2021-10-18


“为了顺利开展扶贫工作,
大家一拍即合,凑钱买台车”

车程的艰难超出了预想,尽管知道贵州素有“地无三尺平”的谚语。


山挤着山、水绕着山,剑河平地难寻。因为修筑水电站,前些年剑河县城要整体搬迁,可是全县找不到一块可以安置的平地。经上级政府协调批准调整区划,向隔壁台江县“借”了一个镇作为新县城所在。


剑河县已经通了高速公路,但是剑河到南哨镇的路却并不好走,急剧盘旋的山路耗费2个半小时。从南哨镇出发,跌宕起伏的山路,如过山车在山顶、山腰、山底之间俯冲盘旋。有三处急拐弯,必须倒车才能通过。中间还要穿越黎平县的村落。经历3小时艰难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翁座村。


仍处于贫困中的贵州省黔东南剑河县南哨镇翁座村

这是一个斜挂在山坡上的苗族村落,房屋全是木楼,已经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正在忙碌的驻村扶贫队员们大多穿着草绿色的迷彩服。外界的人可能对此穿着感到好奇,然而,在贵州的扶贫队员当中却是“流行服”。他们说好处一是耐脏,可以节省一些洗衣的时间投入工作,再就是契合工作要求,现在脱贫攻坚确实像打仗一样在抓。


迷彩服使我们嗅到了浓烈的作战气息。确实,这个强劲的敌人就是制约山民生存的绝对贫困。把争取脱贫出列的时间锁定为今年年底的剑河县,年内已经开展了两次誓师大会,每个乡镇都设置为一个脱贫攻坚“战区”,每个村悬挂了“脱贫攻坚前沿指挥所”的牌子。


我们没看到车,但“拼车”的事证实是真的。当天,驻村扶贫队长开着车进城,去为易地搬迁到县城安置点的村民办事。全村共搬迁了78户366人,大部分在县城,也有少数在凯里市安置点。易地搬迁,是脱贫的措施之一。


驻村已三年、现有扶贫队员中驻村时间最长的罗国志介绍,今年3月,为了充实扶贫力量,剑河县把每个村都分成网格,从县直机关单位抽调下派人员担任网络员。翁座村新增加4人,加上之前他和从镇政府下派的杨凤林,一共6人。杨风林有一台车两年来经常“私车公用”用于扶贫,可座位只有5个。


“为了顺利开展扶贫,大家一拍即合,凑钱买台车。”杨凤林说,4月份他们抽空赶到凯里市的一个二手车市场,看中了一台7座越野车。


翁座村地处偏远,为了便于开展扶贫工作和出行,扶贫队员们“众筹”买了一台二手车

“妈妈,等到脱贫任务完成了,
你们再过来看我吧”


长相清秀的罗国志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舞蹈专业,家在黔东南州首府凯里市,考到剑河县文广局,后来被派到翁座村来扶贫。


“村委会换届选举第一天,我来了。感觉这里特别远、特别冷,手机没信号,好像与外部世界失联了。从小在城里长大,开始很不习惯山村的环境,心里有点酸。”


贵州号称“芦笙之乡”,踩芦笙是苗族老百姓最喜欢的民俗,但由于缺乏条件、组织,嘹亮、清脆、欢快的芦笙已经很久没有在翁座村奏响了。外出打工的多,留在村里的人各忙各的,缺乏公共交流,人心也比较分散。

(来源:半月谈  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设计:王琳 何涛

统筹:胡莹

编审:王璐瑶


您还可以关注

超燃!一天四次登上央视!花溪美景疯狂刷屏,惊艳了全国!



更多资讯,敬请下载关注天眼新闻客户端。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