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清晨,水城县果布戛乡大寨村,闹钟响了,驻村干部王文华却再也没有醒来......
11月17日上午9时30分,六盘水市殡仪馆。
“送别王文华同志”的追悼会正在进行,吊唁厅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灵堂摆满了花圈,不少人低声啜泣。
逝者名为王文华,水城县果布戛乡大寨村驻村轮战干部,水城县财政局一位既普通又特别的共产党员。
说普通,是因为他32年埋头财政工作,默默无闻,甘为一颗“螺丝钉”。
说特别,是因为他在“知天命”的年岁,为了脱贫攻坚事业毅然走进乌蒙大山,将背影永远停留在大山里,谱写了一首脱贫攻坚的奉献之歌。
一天,从早忙到晚,像陀螺一般“高速旋转”
11月14日,清晨。
王文华“平静地”躺在单人床上,睡前翻阅的脱贫攻坚政策“口袋书”还打开着静置在床头,枕边7点30分的定时闹钟“闹”醒了同寝“战友”王礼,却没有唤醒他。
洗漱完毕回房间的王礼试图叫醒他,出乎意料的是,平时作息规律的王文华这次没有“守时”,掀开被子一摸,他的手比冬日的夜还凉。
“王哥出事了!”脱贫攻坚一线的“战友们”大声疾呼,村医来了,村干部来了,同在乡里驻村的财政局干部也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大家紧跟救护车辆一路送到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进行抢救,但他终究还是撒手人寰。
王文华因病去世!消息传出,没人相信!没人愿意相信!
“明明昨天还一起奔波在路上,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多数同事不知道的是,王文华驻村这些天一直在生病,床头柜里的板蓝根颗粒吃到只剩一包,999感冒灵颗粒已经吃完了大半盒。
“感冒了,扛一扛就过去了。”在生命的最后24小时,他没有向驻村轮战队长告假,依然像头老黄牛般一声不吭地继续奋战在一线。
白天,他和同组的网格员、村干部到新田组、下柏果组入户开展大走访、大调研。短短15天,他踏遍了两个组172户人家的门槛;
晚上,走访归来的他坚持参加贫困形势及解决措施研判会,分析当下贫困形势、研究具体解决措施。15天,这样的会他参加了15次,一天一次,从未缺席;
散会后已经是深夜,忙碌了一天的他并没有休息,而是“精打细算”着村里面每一笔资金的使用,谋划着建立科学财务制度。
晚上11点,他利用睡前的一点点时间学习乡里面印发的“三段式”决胜脱贫攻坚第三阶段工作方案、脱贫攻坚政策知识。方案和口袋书上勾画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可他却永远离开了。
在生命的最后24小时,他像只陀螺高速旋转着,扑向大地。
与他朝夕相处,驻大寨村第一书记龚文克难掩悲痛——老王哥,你为什么这么“傻”?你重感冒了为什么要硬撑?为什么要你去输液,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辞?为什么年过半百了,还要主动到脱贫攻坚一线“走一遭”?
整天像陀螺一般“高速旋转”的王文华确实“傻”——为了给群众算清楚每一笔账,他白天走访,晚上研判;晴天调研,雨天整理,在驻村轮战的这些日子,把“精打细算”职业习惯沉淀为内心信念的他,“精打细算”着每一天工作,一笔一笔算清了大寨村的脱贫民生账。
不久之前,他曾笑着与并肩作战的“战友”相约一起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相约一起收兵,眼下决战决胜在即,他却永远“失约”了。
一年,三“进”果布戛,先当村民再做扶贫干部
“先当村民,再当扶贫干部。”王文华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他会和村民一屁股坐在地上拉家常,他会挽起袖子在村民家里帮厨,他会抱起村民家的小孩转圈圈......村民眼里,他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地处深山区、石山区的果布戛,是六盘水市、水城县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2014年该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552户4966人,贫困发生率为27.04%。
对于单位的扶贫帮扶点,王文华倾注了自己所有的心血——在“知天命”的年龄,他三次主动请缨,三“进”果布戛驻村轮战,从枫香村、到大寨村、高石坎村、兴隆村,乡里村寨蜿蜒的山路上,留下了他厚底运动鞋走过的道道足迹。
选择泥泞,也选择了燃烧。
在不到一年的驻村轮战中,他把一生的工作积淀都释放了出来,从协调邻里矛盾、到三改三化、落实扶贫政策,桩桩件件,事无巨细,事事关心。
追寻他的足迹,枝叶关情的大事小情化作雨露,滋润百姓心田——
在枫香村,他为该村争取“一事一议”项目2个,金额达18.91万元。在大寨村驻村轮战期间,他为该村争取“一事一议”项目14个,资金总额177.74万元。如今,大寨村修起了1500平方的民族小广场及配套设施,少数民族群众每年举办“火把节”再也不用为场地发愁了。
王文华常说自己就是当地的村民,这个“村民”的突然离去,勾起了大家共同的回忆。
结对帮扶对象兴隆村猓狃组王今权家,老人眼含热泪。“他对我家的困难尽力帮助,还给我外孙买学习资料、找考试信息。”如今,那个常唤他“舅舅”的大学生再也等不到微信上的声声叮嘱和句句关心了。
结对帮扶对象、72岁的高石坎村村民张学真眼泪夺眶而出:“冬天来了,看到我儿衣服少,他把妻子给他新买的皮衣和御寒的裤子留给了我儿,他自己却感冒了。”
......
10月30日,一年内第三次驻村轮战的他到新田组开展工作,在徒步返回村里,路过永姑河时,不慎摔入河中,虽未受伤,却全身湿透。
天气寒冷,同事劝他“还是叫个车来接你吧,别感冒了。”他连连摆手回答道:“我这不是好好的嘛,没事的,村里任务重,这点小事就别给大家添麻烦了。”
生时灿烂,去时星辰。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王文华没有留下多少波澜壮阔的故事,却用实干告诉人们“有所为,是奉献”,更用一个又一个细节让人明白“有所不为,也是奉献”。
一生,初心从未变,哪里需要就顶到哪里去
有着22年党龄的王文华,是水城县财政局的“专家”,曾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2年获得全省治理私设小金库先进个人,2016年还获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既是业务骨干,更是先锋表率。
“哪里需要,他就去哪顶上。”这是他身边每一个人都公认的事实。
在水城县脱贫攻坚啃“硬骨头”的关键时候,他又毫不犹豫站出来了——每天“泡”在果布戛乡大寨村脱贫攻坚的一线,和当地干部群众一道,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谋划产业、补齐短板,决不让一位群众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掉队。
王文华的初心是什么?在儿子的心里,是今年9月自己婚礼上父亲送的12个字——孝敬父母,感恩亲朋,回馈社会。
“回馈”,与王文华而言,就是在“小家”与“大家”之间,选择后者。
今年11月5日,是母亲85岁的生日,王文华没有请假,白天走访、晚上整理资料一如往常,他选择了微信家庭群里遥祝老人生日快乐。他走了,85岁老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泣不成声的老人只说了一句话:“他是党的干部”。
名与利、情与义想得清楚、看得明白的,不止有他的老母亲,还有他相濡以沫近30年的妻子李惠。
他第一次走访72岁贫困户张学真,是妻子陪着去的。亲身感受了大山深处贫困群众生活面貌,李惠一直也想再做点什么。
以前,买水果、粮油、衣物送贫困户,都是妻子一手操持。如今,沿着丈夫王文华走过的扶贫路,李惠再往前走了“一程”——她捐出1万元给大寨村,为丈夫未竟的脱贫攻坚事业助力。
“哪里需要就顶到哪里”高尚的品格,让王文华成为同事、乡亲眼中的好干部、好同事。在他走后,网上网下,悼念文章、字句不胜枚举。
“守初心担使命,三段攻坚促脱贫;敢担当勇作为,优秀党员身先卒。”
“痛乎,文华,亲朋好友阴阳隔,惟有梦中能相见!”
……
他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
对果布戛的贫困群众来说,他是“闯入”的陌生人,却是最亲的贴心人,他们的话朴实真挚——我们无以为报,就是种好地,过好日子,坚决摘掉贫困的帽子。
对朝夕相处的战友来说,他是一座精神的丰碑。“他未完成的工作,我们担起来,一定要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成效告慰他的英灵。”
撰文摄影: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诗宗 谌晗 刘定珲 魏容 邓运
编辑设计:刘娟 徐然 实习生 林文婧
统筹:施昱凌
编审:王璐瑶
您还可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