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鄂州人民,值!记贵州第四批援鄂医疗队

天眼新闻 2021-10-18



贵医附院内科ICU副主任医师宁睿战斗在鄂州市中心医院重症病房,已经连续18天没下“火线”,她说:“治疗最重的患者,本来就是我的工作”;


首钢集团水钢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夏仁海对于组织上把他调往普通病区,有些失落,但很快他发现“管好普通病人,也不容易”;



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潘兴娟小心翼翼地摘掉N95口罩,暴露在空气中的脸上布满压痕,红色与暗红色交织着,她用酒精仔细擦了一遍,疼得吸气;


思南县人民医院ICU护士袁子海懊恼自己没有特别的才艺,患者出院时不能露一手。

……

转眼间,贵州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已在鄂州战“疫”23天。这支战队,由“校长天团”率队出征而备受关注。337名队员来自全省45家医院,参战人数是贵州9批援鄂医疗队中最多的。



他们的到来,对于确诊病例处于峰值的鄂州来说,无疑是一场“甘霖”。

“保卫鄂州”刻不容缓



3月4日的鄂州,暖风,洋澜湖微波粼粼。如果没有疫情,这里应该是鄂州人民赏春光的最佳地点。

一辆救护车从湖边驶过。车内的人身着蓝色冲锋衣,一个有些舒缓的声音从口罩下传出,“昨天,贵州医疗队接管的鄂州市中心医院病房,有1个危重转重症,9个重症转普通型。”

“好消息!”另一人明显有些激动,“我们和鄂州兄弟并肩作战,战果不错。”

车内原本有些严肃的氛围,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对话的两人,前一位是贵州援助鄂州医疗队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刘健,另一位是贵医附院副院长左石。



2月12日凌晨,贵州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抵达鄂州,由贵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梁贵友领队,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刘健、田晓滨以及贵医附院副院长李昆、左石,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俞松随队;337名队员从贵州45家医院火速集结,都是呼吸、重症、感染等科室的精锐力量。


彼时的鄂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出现跳涨,12日当天确诊204例,总数达1065例,形势特别严峻。

“保卫鄂州”刻不容缓!第四批医疗队员马不停蹄,从踏上荆楚大地的一刻起,瞬间进入“战时”状态,分为6支医疗小组,分别进到两大战区:以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为主的鄂州市中心医院以及收治轻症、普通型患者的鄂州雷山医院。

“携起手,肩并肩,同心干”



宁睿支援的鄂州市中心医院重症病房,大量重危病人需要救治,仪器设备相对短缺,可时间不等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同她并肩作战的,是鄂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徐峻峰主任。


救治过程中,她和徐峻峰主任通过无创机械通气、高流量氧疗和精心的综合治疗,使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已经陆续有重症患者出院,只有1例患者病情仍然加重,需要再下一番功夫。

“患者太多,当时救治人手严重不足,医院倾尽全力,把能上的医生护士,全部召集到一线。”宁睿说,鄂州的医护人员对于抢救生命特别拼,一些操作人员来自外科、眼科,一些火线战士是科室主任,生死战“疫”之际,没有一人计较自我得失,“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无论生死、一往无前’的医者大爱。”

宁睿用一句话形容:用生命拯救生命。

当医疗队赶到,当贵州、鄂州的医护力量携起手、肩并肩、同心干,救治局势向着好的方向转变,宁睿所在的重症病区有不少患者从重症转轻症,轻症再治愈出院。

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谢谢”,一声声“黔鄂一家亲”的感恩,都让这位来自贵州的女医生心里很暖,很暖。

“连坐下一分钟的时间都没有”



刘健介绍,贵州医疗队支援鄂州市中心医院两个重症监护室和三个重症病房,总共135张病床。“我们抽调了重症、呼吸、感染专业的队员进驻,同鄂州医护人员战在一起。”

潘兴娟第一天到中心医院NICU报到,内心就像被沉石投入,“咚”地一声,在防护服里面的她,能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和心跳加速的声音。



见惯“生死场”,但是从来没有这么震撼过。“NICU里3个护士管了8张床,守护的都是病情很重的新冠肺炎患者。”潘兴娟意识到,鄂州战场比她想象中“激烈”得多。

“没有休息的时间,哪怕是刚坐下一分钟,不,30秒,就会立即起身做下一项操作。”潘兴娟清楚地明白争分夺秒的含义。

在中心医院NICU的17天,她每次进舱时间不低于4个小时,每一次都是大汗淋漓,每一次都是内衫湿透。

当走出隔离病房,对着镜子脱下防护服,摘掉N95口罩,脸上是一道道暗红、鲜红交织的压痕,轻轻碰一下,都是难以言说地疼痛,姑娘用酒精把脸仔仔细细擦干净,擦一下,吸口气;脱下乳胶手套,“勒得发白,没什么知觉了”,手上有好些小口子,用手部消毒液反复揉搓,口子裂开。

“没什么大不了的。”潘兴娟说,只要患者能从监护室转出去,“我都行。”

鄂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患者,已经从第四批医疗队最开始进驻时的400多名降至196名,其中有73名重症、危重症患者是贵医团队在负责,“经过我们20多天的努力,现在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数量降至40名,这说明,贵州疗法和鄂州战法相互配合,抓住了抢救的黄金期,效果是比较好的。” 刘健告诉记者。

随着鄂州新增确诊病例减少到个位数,出院患者不断增加,已经可以做到优化治疗力量,把更多精锐力量放在剩余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上,做到两个医生管理一个患者。

“眼里只有操作,心里只有病人”



除了鄂州市中心医院,贵州援鄂第四批医疗队抵达鄂州后,成建制支援鄂州“小汤山”——雷山医院。

雷山医院三期一共开放352张病床,截至3月3日24时,收治患者229名。

作为医院四病区医疗组组长,夏仁海完成鄂州市中心医院的工作后,转战雷山医院。



夏仁海说,自己的强项是重症救治,组织安排他管理雷山医院的普通型、轻症患者,心里“有点失落”。但很快,他发现管理普通型患者并不轻松。


“这些患者是可以自主活动的,能吃能喝,有些人还没有症状,对我们来说,抗病毒的治疗要抓紧抓牢,患者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夏仁海说,很多患者的心理负担很重,尤其是一家人患病,又不能相见,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

“我们的医护人员把开导患者当作一项重头工作,陪着聊天、帮忙理发,有些护士将自己的洗发水、沐浴露、护肤品等日常用品,全部送给患者。病房里,感谢的声音很多,感动更是无时无刻存在着。” 夏仁海说。

袁子海是一个腼腆的小伙子,驰援湖北,是因为一腔热血;也曾害怕过,也曾担心过,但真的进入隔离病房,内心反而淡定下来,“眼里只有操作,心里只有病人。”



袁子海说,在病区时间久了,戴着口罩会有“吸气性的呼吸困难”,头也有些眩晕,得站定一会儿,再接着干。病房里的工作繁杂且多,但再苦再累,只要得到患者的认可,“一切都值得”。不过,最遗憾的是,“我没有特别的才艺,不能在患者出院时庆贺一番”。

是的,第四批援鄂医疗队337名队员,就这样坚定、无悔、无畏地战斗在鄂州抗疫最前沿,因为他们认定:为了鄂州人民,值。



撰文摄影: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丹编辑:王琳 何涛
统筹:杨韬编审:王璐瑶

更多新闻

· 《人民日报》点赞贵州对口支援湖北鄂州:全力以赴 精准施治!

· 一个贵州背影占了《人民日报》整个版面,她是谁?

· 人民日报:贵州干了这两件大事,为何引起了关注


更多资讯,敬请下载关注天眼新闻客户端。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