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鲈鱼时被扎了一下,贵阳老伯为保命差点截肢
贵阳人王老伯喜欢吃鱼,尤爱鲈鱼。
十多天前,他在菜市场买了一条2斤多的鲈鱼,处理时,左手指被扎了一下,王老伯没有放在心上。
可是,第二天早上,扎伤的皮肤出现红肿,几小时后,水泡蔓延,整条手臂胀痛到难以忍受。
王老伯吓坏了,医生也惊呆了,“这是海洋弧菌,48小时致死率50%至70%。”
买来一条海鲈鱼
轻轻扎一下,出事了!
7月28日,记者在省医EICU病区见到60岁的王老伯,他精神蛮好,左手掌包着纱布,手指功能还不错。
“今天,没有那么痛了。”王老伯一边像弹钢琴般展示手指,一边对记者说:“不瞒你,最初手掌冒一串串水泡,又红又肿,我真的吓坏了,告诉医生,这手保不住就截肢,保命重要。”
王老伯娓娓道出受伤始末:“我特别爱吃鱼,隔三差五就要做一条。7月17日,我在玉田坝菜场称了一条2斤6两的鲈鱼,当时我还问老板,是不是海里的?他说就是附近养殖场。”
王老伯将鱼提回家后,徒手开膛处理,这时,他发现鱼应该是受过伤,“肚子上有两个斑点”。清洗时,他的左手无名指和小指之间皮肤被鱼鳍给轻轻扎了一下,“当时也没见血,我洗了几十年的鱼,被扎上百次,这一次,小意思。”
当晚,全家人一起“消灭”鲈鱼,味道鲜美,吃得尽兴。
次日早晨,王老伯起床后,发现昨天被扎伤的地方,有一点红肿,他用云南白药喷了一下。到下午3点,“痛得不得了,一直到咯吱窝,整条手臂都变成馒头。”
王老伯赶紧到贵阳市一医检查,住进皮肤科,医生觉得不像是皮肤病问题,可又查不出病因。眼看着左手臂开始蔓延大个大个的水泡,王老伯越发着急,医院也比较重视,再次询问病史,得知有鱼类接触史,一位急诊医生提出症状和“海洋弧菌”相似,建议立刻转上级医院。
“凶手”竟是海洋弧菌
死亡率高达70%
7月20日上午,王老伯被紧急转到省人民医院EICU,该科室主治医师董裕康结合临床症状、病史,第一时间将怀疑对象瞄准海洋弧菌。
“我们取了患者的组织进行基因测序,在培养结果还没有出来前,调整抗生素,按照海洋弧菌病例治疗。”
董裕康告诉记者,海洋弧菌最容易形成三种结果:脓毒症、创伤感染和胃肠炎,前两种比较常见,尤其是脓毒症,起病急、进展凶猛,救治困难,50%—70%的患者在48小时内死于脓毒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事后,检测结果显示,王老伯就是海洋弧菌感染,董裕康的“第一眼判断”没有错。
“这种病在山区十分少见,多见于沿海地带。”董裕康认为,淡水养殖的鲈鱼,基本不会携带海洋弧菌,他怀疑老伯买的是海鲈鱼。
他把海鲈鱼的照片拿给老伯看,对方一眼认定,“我买的就是这家伙。”
因为处理及时,将化脓坏死的部分给予彻底清除,局部负压引流,清创处理好再将部分皮肤闭合,目前恢复情况还算理想,“我们也和家属谈过,这种病的威力太可怕,保命的前提下,尽量保住手的形态,却也存在截肢保命的可能。”
对此,王老伯一家想得蛮开,“保命就行”,至于今后,老人说,“鲈鱼还是要吃的,只是以后清洗时,多戴一双手套吧。”
医生提醒:不要生吃海鲜
董裕康表示,海洋弧菌也称海洋创伤弧菌,是一种在海岸环境中自由生活的细菌,适合在20摄氏度的咸水中生长。一旦感染上该细菌,发病急,病情发展很快,70%的患者在入院48小时内因多脏器功能不全而死亡,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一般每年夏天为高发季节。
海洋创伤弧菌有两种感染途径,一种是进食生的或未经加工熟的贝甲类海产品(尤其是牡蛎),其危害不在于引起胃肠炎,而在于引起的蜂窝组织炎和脓毒症;另一种感染途径是破损的肢体接触海水,或海产品刺伤皮肤而感染。细菌通过破损的皮肤很快速传播,并导致严重的肌炎和肌膜炎引发严重的坏疽。
他表示,海洋创伤弧菌虽然凶险,但健康人并不容易感染,酒精性肝硬化、原发有肝病、慢性疾病者等是高危人群,“也有例外,像王老伯就没有这些疾病,他也中招了。”
那么,生活中如何避免感染海洋创伤弧菌?
董裕康建议:避免生吃海鲜,食用前要将海鲜煮熟煮透;避免将皮肤伤口暴露在海水中;在海边游玩挖螺的人群,要做好防护工作,戴手套、穿套靴;在挑选或者清洗海鲜时,尽量戴上手套,防止被尖刺部位扎伤;生吃海鲜或被海鲜产品刺伤后,要用碘伏擦拭,注意小心观察 ,一旦出现皮肤发红、局部出现水泡等情况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