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疼,但我不怕”,贵州六岁姐姐捐造血干细胞救弟弟
然然和妈妈在移植仓
8月18日,6岁半的惠惠穿着干净的小裙子,在医院移植仓门前走来走去,她不时地扯父亲的衣角,小声问:“弟弟,什么时候可以出来?”
3岁的弟弟然然罹患地中海贫血病,每个月至少输一次血,吃大量的药。
全家人的心,好疼、好疼。
移植造血干细胞,是然然“重生”的机会。
然然和妈妈在移植仓
谁捐?父亲王小勇毫不迟疑。只是,他和儿子配型是半相合,无法实现捐献意愿。
“我给弟弟捐。”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
小女孩懵懂却也知道,“抽点血可以让弟弟回到身边”。
抽造血干细胞时,女孩泪汪汪地说:“很疼,但我不怕。”她露出一丝微笑,好像在说:“弟弟,加油,活下去啊!”
一个月前完成的捐献,“生命的种子”在然然身体里生根、发芽、成长为一株“小树”。经过医生评估,然然的移植很成功,达到出仓标准。
王小勇一家人和医务人员合影
18日一早,父亲买来两束花,是向日葵,一束给女儿,一束给儿子。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在等待儿子出仓时,一向坚韧的父亲,湿了好几次眼眶。他抱着花,没有办法擦拭眼角,眼泪顺着脸颊,把口罩侵湿。
“难!太难!”王小勇的回忆就像眼角的泪一样苦涩,“我们一家挺普通的。住在安顺市龙宫镇陇嘎村,平日里做做零工,种种庄稼,日子谈不上富裕,但很幸福。”令王小勇想不到,然然半岁时变得爱生病,“带到医院检查,发现是地中海贫血,懵了。”
他和妻子发疯似的抱着儿子去了一家又一家医院,医生们说,移植造血干细胞是唯一治愈的办法。而3至8岁,是儿童最佳移植时间。
然然每个月除了输血,还要吃两盒祛铁的药,医药费,接近5000元。
现实困难,没有压垮汉子的肩。妻子在家带两个小孩,他咬牙接下一份份零工,炎夏寒冬,不敢言累。他是家里的天,要为儿子攒下移植的钱。
“现在都不敢去想,那段时间怎么熬过来的。”王小勇哽咽着说不出话,他转过头,平复一下心情,才继续道:“还好,后来国家医保政策对地贫患儿有减免,我们的负担变小了。”
当然然3岁生日一过,他们如约来到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血液科,希望进行移植。
姐姐慧慧全相合配型成功。小女孩不懂什么是“移植”何为“造血干细胞”,她只知道“抽点血能把健康的弟弟还回来”。
“抽吧。”慧慧把头埋在妈妈怀里,她也很怕疼啊,但是为了弟弟,姐姐就要站在前面。
9点50分,然然牵着妈妈的手,走出移植仓。
他看到小姐姐,脸上蒙着口罩,眼睛笑成一条细线。
小腿撒开跑,跑到慧慧面前,“哦!姐姐,带我回家。”
王小勇一家人,终于回家了。
延伸阅读
据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血液科主任张景荣介绍,然然是贵阳市妇幼保健院第10例成功出仓的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
该科团队依托近几年贵州省开展的“援黔专家”计划及贵阳市运行的“京筑合作”项目,在医院的统筹推进下,把具体负责儿童移植的医护人员送至北京儿童医院等国内一流医院学习,建设移植仓并开展移植工作,移植过程通过远程会诊等方式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
医院自2018年5月开展儿童移植仓投入使用以来,已对9例重型地中海贫血、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均获得成功。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地中海贫血、先天免疫缺陷病等许多疾病的唯一根治手段,也是复发难治白血病等恶性疾病挽救生命的手段。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