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厉害!贵州这首“童谣”上央视了,快戳进来看
侗族大歌
侗族儿童的音乐启蒙是从学唱儿歌开始的,要经历一个从无和声到有和声的学习过程。为了训练发音和口齿,侗族的小孩子从刚会说话起就要学习风趣幽默的音韵歌。
历史上侗族没有文字也没有学校,寨中,年龄相仿的孩子从小就会按性别组成男女歌班,向歌师学习唱歌。
侗寨中歌班的传统代代相传,由古到今。女孩子进入歌班后,一直要到她们每个人都出嫁,歌班才会解散,称为散堂。散堂之后,她们会和新的伙伴再组新的歌班。
在黔东南不同村寨的侗家人会经常聚集在一起唱歌交流,由于各寨的语音差异,每个人音调高低不同,在共同演唱一首歌时,便会产生一种自然的和声。这种特有演唱方式在这里代代相传,已经有上千年历史。
在侗族大歌演唱中,高音一般作为领唱,具有即兴发挥、声腔连贯的特点。高声部的领唱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两个人、三个人。低声部通常是在一个相对平和的音域里,由众多人一起歌唱,低声部可以连续演唱很长时间。侗族大歌这种由不和谐音形成的和声方式,音乐界称它为支声复调。这种独特的和声方式,还可以模仿鸟叫蝉鸣、林涛流水,具有独特的魅力。
从孩子到成人,从童谣到大歌,从单声到复调,侗族人用这种传统的方式,传承着自己独特的歌唱文化。在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这里的人们也更加珍惜他们的音乐传统,小孩子们也在这种氛围中得到自然万物和传统文化的滋养。
想看完整视频?
(来源:黔东南微报、央视频)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