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发布2021年1月防病提示
1月是一年中比较寒冷的时节,室外温度低,人们主要集中在室内活动,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流行的风险较高。2020年12月31日,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发布《2021年1月防病提示》。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正处于加速上升态势,国内多地出现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加上临近春节,人流量逐渐增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同时,由于气候寒冷等原因,部分地方容易出现凝冻等天气,公众出行时需要做好个人健康防护,防止冻伤、摔伤等情况发生,烧炭取暖时一定要开窗通风,注意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当前,境外疫情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仍需切实做好元旦春节(以下简称“两节”)期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具体防控建议如下:
继续做好自我防护
自觉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
自觉减少流动聚集
1.尽量不离黔。在“两节”期间,尽量在黔过节、非必要不得离黔,不得组织、参与大规模聚会聚餐,避免出国(境)和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有特殊原因确需离黔的,须事先经本单位(企业)负责同志批准。
2.尽量不聚集。各单位(企业)非必要不得召开、举办大规模聚集性会议,确需召开、举办的,要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履行报批手续,控制人数和规模。各地要积极倡导群众就地过节、网络拜年,减少非必要出行,错峰返乡返岗,除红白喜事外,一律不得举办其他任何酒席,举办红白喜事的一律从简,同时须向所在村(居)委会报备,防止大规模、高密度聚集。
配合做好健康管理
1.省外低风险地区来黔人员:在持有健康绿码、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有序流动。
2.省外中高风险地区来黔人员:持有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有序流动;无相关证明的,立即在首站地接受核酸检测或14天隔离医学观察。
3.境外入境人员(含国际航空服务人员):严格按照“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3次核酸检测(分别在第1、14、21天进行检测)”的要求进行严管严控。香港、澳门地区来黔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健康管理。
4.各类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寒假放假前,各类学校要组织开展一次宣传教育,提醒学生假期要坚持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做好离黔教职工和学生的跟踪随访,及时掌握情况。建议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留黔,各级各类学校要做好寒假期间留校师生管理与服务,落实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制度,指导学生做好自我防护,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保障,妥善安排留校师生寒假生活。
感染性腹泻
冬春季感染性腹泻主要由病毒引起,常见的病原有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其中诺如病毒可引起腹泻和呕吐等症状,是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在养老院、学校、餐馆等人员相对集中、空间相对密闭的场所易造成暴发。
防控建议: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婴儿奶瓶和儿童食具均应严格消毒。
2.喝瓶装水或煮沸过的水,不喝生水;蔬菜、水果要清洗干净,食物的加工和贮存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在外就餐一定要选卫生状况较好的店家,不吃无证摊贩的食物;要到正规超市或店家购买食物,并注意包装袋和食品标签,避免买到不卫生或过期、变质食品。
4.托幼机构和集体单位加强餐饮管理,要求食品从业人员严格按食品卫生要求规范操作,防止食品污染,确保食品安全。
5.一旦出现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若确诊为感染性腹泻,要及时做好病人居住环境的消毒和病人的隔离工作、防止疾病传播。
节日安全防范
1.注意取暖安全,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保持厨房自然通风,并留有通风口。尽量不要使用老化、龟裂、发硬、发脆的燃气输送软管,避免漏气。应选择质量合格的火炉和烟筒,发现火炉和烟筒有破损、锈蚀、漏气等情况时,要及时更换。通向室外的烟筒接口要严,发现有裂缝、破损时要及时修补,防止漏气;在家使用火盆烧炭取暖时不要紧闭门窗,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
2.预防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意外伤害
“两节”期间是燃放烟花爆竹导致意外伤害的高发期。燃放烟花爆竹可能造成炸伤眼睛、手指或挫伤身体等意外伤害。尽量不要燃放大型烟花爆竹,燃放烟花爆竹时人不要靠得太近,点着捻信后应迅速跑开,躲到5米外的安全地点。切忌把鞭炮拿在手中燃放,必要时佩戴抗冲击烟花爆竹防护镜;家长务必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如遇紧急情况应及时就医。
3.注意交通出行安全
春节前后车流、人流高度密集,提前做好出行准备。出行时,随身携带好常见的感冒药、创可贴、晕车药、口罩和手消等,同时要准备好水和食物,并且密切关注天气和路况信息,注意防寒保暖和行车安全。
撰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大炜
编辑:胡凯瑜 任诗音
统筹:胡莹
编审:田旻佳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