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续三日!央视《焦点访谈》关注贵州

天眼新闻 2021-10-17


央视《焦点访谈》

连续三日报道贵州

继2月12日播出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春暖山乡》

2月13日播出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情暖社区》

2月14日《焦点访谈》

继续播出贵州广播电视台

采制送播的专题新闻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温暖人心 》


报道重点介绍,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专门与FAST观测基地一线科技工作者进行视频连线。总书记向他们并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拜年,并鼓励大家“积小胜为大胜,一件事一件事地抓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科技强国”。大家表示,“中国天眼”作为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在这里工作,既自豪,又深感使命在肩。这个春节,不少人都坚守岗位,牢记总书记嘱托、弘扬南仁东先生科学家精神,为将中国射电天文研究推向最前沿、为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奥秘,贡献力量。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 、“中国天眼”运行和发展中心主任常进,“中国天眼”测控工程师孙纯,“中国天眼”运维工程师黄梦林,“中国天眼”助理工程师牛向华,“中国天眼”助理工程师王清梅等采访同期被采用。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今年第一项重点任务就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技在国家发展中的分量,可见一般。习近平总书记历年来在春节前夕的考察中,多次看望科技工作者,给予关怀勉励,鼓励他们作出更大贡献。



春节期间,在贵州平塘县的大山深处,被称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观测基地,许多科研人员还在忙碌着。


2月5日,在总控室里,“中国天眼”的运维团队通过视频与习近平总书记连了线。习近平向他们并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拜年。



视频连线中,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亲切关怀,让“中国天眼”的运维团队感到温暖和感动。像这样在春节前夕看望科研工作者,这并不是第一次,2015年春节前夕,在陕西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西安光机所,习近平考察了光电测试大厅、空间载荷环境试验大厅,察看了科技成果及产品展示。


米磊是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的研究人员,一直以来,他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致力于推动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进行产业化。当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期间强调科技人员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国际科技发展制高点,努力多出创新成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这番嘱托极大地鼓舞了米磊和科研同事们。


近年来,每次在春节前夕看望慰问科技工作者时,习近平总书记都十分关心科技创新。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考察调研,在南昌大学,他看望慰问了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们。五年过去了,实验室科研人员对当时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


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吴小明:总书记当年说,创新的过程是很艰难的,这句话我在这几年的工作中体会特别深。因为创新就意味着之前没有人做过,相当于是一个无人区,在无人区肯定要克服很大困难。每次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起这句话,我心里就会有一个底,认为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我必须要有毅力、韧性去克服困难,慢慢从一个个现象,一个个结构中去抽丝剥茧,找出规律,最终克服困难。


创新从来都不容易。勇闯“无人区”,既需要科技工作者的闯劲、韧劲,也需要体制机制为科技工作者保驾护航。


2016年在南昌大学考察期间,习近平强调: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方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造就更多的合格人才、创新人才。


江风益教授的研究领域是半导体照明,产业链长,要想不受制于人,需要打通产业链,协同推进;但江风益是南昌大学的教授,以往,高校研发创新要实现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协同推进,会面临技术人员缺乏、资源不配套等困难。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南昌大学通过企业化的科教融合,打通了产业链,实验室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企业化运作,除学校教职员工、研究生外,还外聘了工程师、技师、技工等人员,这样,各类人员各司其职,提高了研发效率,缩短成果转化周期,降低了产业化的风险,同时还有利于创新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让科研人员放开手脚,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2018年,南昌大学还设置了学科特区,并制定了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的人才激励政策。破了这“五唯”,科研人员的潜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举措,5年来,江风益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硕果累累。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这些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


一次次交流中,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2月5日,在和“中国天眼”的运维团队视频连线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中国天眼”已故总设计师南仁东。他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南仁东等杰出科学家为榜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在一些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仁东为 “中国天眼”的建设燃尽了生命。如今,在“中国天眼”的观测基地,年轻的运维团队成员们接过了南仁东的接力棒。实干笃行,献身科研。


抬头是广袤的太空,低头是日复一日似乎单调且重复的工作。在这贵州大山深处,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们,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引,笃定执着地面对科学研究中的不确定性:做科研需要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他们就埋头做事,不求名利;做科研需要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他们就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由于“中国天眼”的观测对电磁环境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整个基地没有手机信号,只在个别区域有网络信号。春节中坚守岗位的科研人员,值班结束后回到宿舍才有时间和家人联系。


坚守在工作岗位,但年味儿不少,基地专门给大家准备好了材料,让年轻人自己动手包饺子。


目前,“中国天眼”正式开放运行后,已经积累了近6000个机时的观测服务,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在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通话中,“中国天眼”的科技工作者们提到,两个月后,“中国天眼”会有10%的时间向全球天文科学家开放,这个观天巨目大大拓展了人类在射电波段的视野,使得中国天文学家有机会走到射电天文研究的最前沿,也将为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奥秘作出重大贡献。


近些年,我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某些关键领域依旧存在被 “卡脖子”的情况。“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也提出深切厚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技创新作出了全面部署,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我们才能攀上世界科技高峰。


(来源:央视新闻 知知贵阳)


辑:胡蓉统筹:王迟
编审:杨仪

更多新闻

· 贵州这个县上了央视《新闻联播》头条

·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央视《焦点访谈》聚焦贵州这个村

· 除夕,来自贵州的两人登上了央视春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