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奔向幸福的“菇”事!茅台接续推进道真乡村振兴见闻
对于茅台而言,道真是相隔300公里的特殊“亲戚”。
4月19日,在历时5年帮助道真高质量“摘帽”后,茅台再次与道真签订了5年之约,推进道真食用菌产业持续高质量裂变发展,助力道真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如何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助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让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红火?日前,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一行再次来到道真自治县,实地探访茅台助力道真推进乡村振兴而开启的生动实践。
仡乡大地小康梦想照进现实
车行道真,满眼是山。从县城往东南方出发,30多公里外就是平模镇,一路盘山公路蜿蜒曲折,如果不是老司机,在悬崖峭壁之上恐怕不敢行驶。
“没通车以前,山上的居民出行困难,依靠传统方式种植低效作物,百姓温饱难继,是整个社区最穷的地方。”回忆起曾经的家乡,平模镇平模社区居民委员会副主任冯在飞心情复杂,山上到处都是儿时的记忆。
大山深处的食用菌大棚
十万大山千重困,蜗居深山万重难。
二十年前,不愿守着土地过穷日子,23岁的平模社区台子上村民组村民冯育群选择背上行囊,和同村的年轻人坐上了去沈阳的火车。临行前,母亲为他筹集了几百元的车费,煮了10个鸡蛋。
改变,从2015年茅台结对帮扶道真开始。在茅台的倾力帮扶下,800余公里“小康路”,像一条条银带在大山深处延伸,成为道真身体里的“毛细血管”。
路通产业兴,一个个食用菌基地、蔬菜基地、高粱基地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夯实了道真现代农业的筋骨。
“现在倒过来了,路通了,山上的群众发展食用菌、蔬菜产业,还有烤烟、中药材、土鸡等,成了社区最富的地方。”平模社区是平模镇集镇所在地,冯在飞带着记者一行顺着“小康路”继续往上攀爬,台子上蘑菇农庄就矗立在半山腰上。
初夏时节,从车窗望去,一座座食用菌大棚在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大棚内香菇长势喜人,已返乡成为菇农的冯育群“巡视”完自家大棚后,拿出本子,仔细记录:“5月16日早上,棚内温度18.5℃,菌棒温度19℃……”笔下记录的是“小变化”,而眼睛看到却是巨变:小车开到家门口,收菇直接到基地。
冯育群登记菌棒温度和湿度
2012年,33岁的冯育群在外漂泊多年后,选择带上妻女回到故乡。那时,路还是泥巴路,地也还是那块地,他只能在周边打零工养家,日子过得拮据。还好,乘着脱贫攻坚的春风,冯育群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不仅危房改造换新居,村里还为他爱人解决了一个公益性岗位,每月有1000多元的工资。
2020年,茅台出资500万元在平模社区修建50个食用菌大棚,冯育群租赁了2个,开始了在食用菌上的“二次创业”——2014年,他曾贷款5万元跟着其他人试过水,但因食用菌大棚设施不过关,技术也不成熟,又没有第三方公司的技术人员常驻指导,最终投资打了水漂。
谈及敢“二次创业”的底气,冯育群直言:“茅台大品牌,靠得住!”领着记者一行走进大棚参观,他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茅台出品”的不凡:以前的大棚菌棒都是放地上,一个棚就放2000多根,乱糟糟摆满一地。如今棚内是标准化的7层架子,能放1万根菌棒,还配套风机、喷淋系统、太阳灯等设施设备。
“两年可种3季,每季出菇5茬,这一季已采2茬菇,卖了近12万元,赚了4万多元。”他边笑边算起了“小康账”:2个棚一年能挣七八万元,要不了两三年,建新房借的钱也能还清了,“我们已经脱贫了,但是想致富。谁愿意顶个穷字,是不是?我相信跟着茅台干,日子会更好!”
茅台帮扶园为道真百姓带来致富的希望
行走道真,群众的笑容随处可见,一个比一个灿烂。
致富的梦想正在仡乡大地的热土上书写成真。
产业兴旺激活“一池春水”
莲池没有莲。
莲池也不是池。
莲池位于道真自治县隆兴镇大山深处,海拔700余米,山高坡陡耕地少。
莲池村总支书记潘凯说:“村里过去也发展过南瓜、花菜、辣椒等产业,但因缺乏商品意识,产销对接做不好,种出来卖不出去,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2019年开始,莲池村在茅台的帮扶下发展了500多亩高粱,不仅发肥料还订单收购,农户都愿意种,至今已发展了1300多亩。2020年,茅台又投入500万元帮莲池村建了50个食用菌大棚,带着村民逐浪现代农业。
32岁的村民廖艳业此前一直在道真县城的房地产公司做销售,因工作能力出色,月收入最高时能够拿到近2万元。为了把她“挖”回村里发展食用菌,潘凯费了不少功夫,电话可没少打。
在村干部轮番邀请后,廖艳业一合计:“打工不如自己创业,干脆跟着茅台拼一次!”2020年11月12日,她辞掉县城的工作,回村租了3个大棚,摇身变成一名“菇娘”。
辞掉县城的工作,廖艳业回村当起了“菇娘”
返乡的可不止廖艳业。25岁的大专生赵昌胜也从广州回来了,不仅租了3个大棚,还加入村里的合作社,负责食用菌基地管理,成为村干部的后备人才。
茅台驻村干部也来了。茅台酒厂制酒十车间副主管陈浩,从4月29日来到莲池村报到后,就一头扎进村里,走村入户,聊家常、问生产。
“乡村振兴离不开资源,而最核心资源无非两样,资金和人才。”潘凯说,有茅台的助力,产业发展找到了门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回到家乡,激活了莲池“一池春水”,带来了可持续的发展活力。
产业强,则农村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要求中,“产业兴旺”居第一位,产业是支撑乡村振兴的基础。
4年前,道真掀起了一场产、加、销一体化的“食用菌——香菇”产业高潮,一年一大步,4年大变样,道真凭着“一朵菇”跻身全省食用菌生产县前列。2020年全县投放食用菌1.2亿棒,总产量达7万余吨,产值超过4.6亿元,今年预计将突破1.5亿棒。
食用菌成为道真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
围绕道真“菜县菇乡”战略定位,茅台锚定食用菌产业,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2018年,茅台出资1290万元建设三桥镇食用菌产业示范园项目,成为道真打造“菜县菇乡”的重点项目,共建成食用菌大棚283个,惠及160余户500余群众,户均实现增收5万余元。
2020年,茅台坚持“脱贫不脱钩”,又捐资3000万元扶持壮大道真6个村村级集体经济食用菌产业项目,共建成食用菌大棚300个,解决了当地118户农户稳定就业。
历经多年探索,“一朵菇”已成为茅台扶持力度最大、且已形成规模效应的当地特色产业,在仡乡大地接续盛开出精准脱贫、全面小康、乡村振兴“三朵花”。
茅台的帮扶还在持续加码。4月19日,茅台举行助力道真乡村振兴签约仪式,今年重点实施“两园一乡村振兴项目”,即启动1个食用菌现代化产业园建设,新建3个香菇产业扶贫示范园,在6个村实施“一村一乡村振兴”项目。
茅台高层表示,将以更高的工作要求和标准,一如既往、真心真情做好帮扶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茅台有信心,与道真携手,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发展好道真食用菌产业,共同努力完成乡村振兴的使命。
多方聚力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芙蓉江面,波光潋滟。
5月17日一大早,旧城镇河西村村委会办公室内,村总支书记徐超与茅台前后两任驻村干部胡备、刘同旺围坐在一起,一场探讨茅台如何助推河西村产业兴旺的“头脑风暴”正在展开。
“乡村旅游一定是河西村的未来。”徐超率先拉开了话匣子。旧城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承接旧城镇旅游资源优势,河西发展乡村旅游大有可为。
“如何发展?突破口在哪里?”在茅台生产管理部工作了17年的刘同旺,刚接棒茅台驻河西村第一书记,村里的情况还不是特别了解。
“长远看,要依托现有的经果林,打造四季有果的山地公园村;短期来说,可以在林下套种魔芋,前不久,村里已经试点发展了10亩。”胡备为刘同旺支招:“眼下,还是要巩固发展食用菌和高粱产业,打造真正带不走的‘驻村工作队’。”
茅台帮扶道真的食用菌产业园
这些年,在茅台的帮扶下,河西村建成了有65个大棚的蘑菇农庄、15亩白芨基地,发展酒用高粱500亩,25度以上坡地退耕还林发展李子、桃子、枇杷、柑橘等经果林2800亩。2020年河西村人均年收入达13750元。
“小刘,今后的工作就靠你了!”临走,胡备用力地拍了拍刘同旺的肩膀。
河风阵阵,江水滔滔。
5年结对帮扶,茅台已累计选派18名优秀骨干驻道真开展工作,今年又选派了8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古老而年轻的芙蓉江,见证了茅台人与道真百姓从携手脱贫攻坚到接续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随着乡村振兴大幕开启,接过“接力棒”的不仅有活力四射的年轻面孔,也有经验丰富、舍不得离开的“老队员”,邬伦涛、周启康、王相程3名同志帮扶满3年后主动申请选择留下。
村民按等级分拣食用菌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需要更有力的举措、更强大的力量来支撑和保障。
大山深处,不仅走来了“茅台干部”,也迎来了“茅台经销商”“茅台合作伙伴”,以茅台之优补道真之短,汇聚多方力量,拓展多元途径,助力道真乡村振兴。
5月18日,道真自治县玉溪镇淞江村食用菌基地旁边,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响起,菇农们喜笑颜开——四川茅台酒经销商自发捐赠100万元,用于基地扩建10个食用菌大棚。
“并不是捐款就完了,接下来还会做更多。”四川茅台酒经销商杨波说,今后会负责所援建的食用菌大棚后期维护,还将加强与菇农沟通,组织更多的经销商过来,帮助道真“黔货出山”,支持乡村教育发展。
茅台携手四川经销商援建道真淞江食用菌产业园动工仪式
如何更好地发挥茅台经销商的力量?茅台驻道真工作队负责人表示,将对接有参与帮扶意愿的茅台酒经销商、渠道商,引导其聚焦食用菌产业投入帮扶资金,并尝试在相关销售渠道和平台推荐道真特色农产品,开展消费帮扶。
其实,在这方面,已有不少成功的尝试。2020年末,全国茅台酒经销商联谊会期间,茅台驻道真工作队积极协调道真农特产品成功亮相联谊会,因品相好、质量佳得到高度认可,现场采购金额达255万元。
乡村振兴的实现最终要靠人才,在产业帮扶的同时,茅台时刻不忘教育扶智。结对帮扶道真以来,“中国茅台·国之栋梁”“习酒·我的大学”等助学活动向道真学子倾斜,5年累计发放助学金1478万元,帮助2956名道真学子圆梦大学。
除了自己帮,茅台也在积极探索聚集更多力量,多元发力推动道真教育发展。为了给道真学子创造优良的阅读条件,让同学们都享有“多读书、读好书”的机会,5月18日,茅台携手京东在道真城关第二完小揭牌的“茅台•京东道真公益图书馆”,就是茅台与名企跨界公益合作的一次尝试。
从产业帮扶到教育扶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茅台与经销商、合作伙伴们正在用独特的方式,携手道真人民书写一个个精彩的小康故事,绘就一张张美丽的乡村振兴蓝图。
更多新闻
· 投资金额达565.61亿元!贵州大数据产业签约项目144个
· 明确9项重点任务!贵州获批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