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郑州的夜里,一束束“微光”凝聚爱的力量

天眼新闻 2021-10-17


暴雨的印记,正逐渐在城市消退。


7月22日晚8时37分,横跨1300公里后,天眼新闻记者抵达郑州。


夜幕下的郑州


雨虽已停,但空气中依旧留着“湿味”。进入市内,泡过水的街道,每走几米就能看到堆在路边的垃圾。传统黑色沥青路面,不是覆了一层黑泥,就是干了的黄泥。


拖车一一运送被水淹车辆


排水的街区,人们和车辆都得绕道而行。排涝设备24小时不停歇,值守的交警人员有序地指挥车辆安全通行。


暴雨侵蚀过的郑州,所见之处触动人心。但刚刚经历灾难洗礼的城市,正在四面八方的强力增援中,在郑州人民的奋力共建中,逐渐重现生机。


出租师傅的暴雨记忆


郑新机场人流量与平时差了很多,和往日的热闹形成对比,前往出租车乘车点的行人寥寥。亮着绿灯的空车,排队停在门口,等待归家的旅人。


从机场到二七广场约半个多小时,师傅赶紧打开地图了解路况,避开淹水封闭的路段。“我在这等了好几个小时了,好些航班停了,人流也少了。”一路上,师傅聊了不少郑州现在的情况。


记者坐上前往市区的出租车


二七广场位于郑州火车站附近,是城市中心区域,也是受灾严重地段,多条线路都必须经过涵洞,目前多是封闭状态。“我先开过去看看,那边水多得很,不一定去得到。”


师傅说,暴雨的这几天,他都待在家里不敢跑车,7月20日的大雨整整下了一天一夜,郑州全城受灾。“我那天是正常跑车的,后来群里的同行说很多地方淹水了,雨一直下个不停,我担心困在路上就决定往家赶。”


对于那天的情形,师傅仍然记忆犹新:路边的高架桥停满了车,回家的绕城高速走着走着就不通了,大家把车靠边停放,相互扶持着趟水朝前过。水急而深,淹没膝盖,师傅和其他行人一起,冒雨走了一个多小时,约3公里路。


排水设备吸出京广隧道积水,并将其排入地面下水管道


家人的电话不断响起,催促他赶紧回家。“那天再看新闻,自己还是后怕,再晚点我就真回不了家,在车上过夜了。”


他说,自己算幸运的,许多在市区的人被困在暴雨中无法归家,想想都十分痛心。


前往市区的方向,路边还有没有清完的淤泥,浸泡过的绿植歪斜地倒在花坛里,一些满是泥土的车辆还停在路边无人认领。庆幸的是,大部分楼房里灯火通明,郑州的市民正逐渐恢复有网、有水、还有电的生活。


街边的小摊照例摆在路边,出来散步的市民围着购买。沿途的京广快速路下穿隧道内,紧张地排水工作正在进行,周边不少查看情况的市民围在两边。


“现在水还深不?”师傅摇下车窗询问围观的路人。


“还深得很,看不见底。”师傅收回视线,继续向前开,但眉头始终紧紧皱着。


他不禁叹道,“灾难来得太突然了,4公里多的隧道,十几分钟就灌满了!这么多人在这围着看,看的是郑州一点点好起来。”


热心小哥的哽咽瞬间


看了看手表:晚上10点30分。


的士车进入郑州市区后,还是能看到许多人走在街上,零零散散的车辆停在路两旁。越靠近中心,人越多,大家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一个地方——京广北隧道桥面一侧。


市民在京广隧道口焦急等待


“这里就是郑州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不知道现在水抽干了没有。”的士师傅一边开车、一边给我们介绍。


隧道很长,作为郑州市的主干道,4.5公里的京广路隧道几乎贯穿整个市中心。再往前走,一辆正在作业的排涝车发出嗡嗡嗡的声音, 一根长约10米左右的排水管不停往里吸水,再排入地面的下水管道。


我们决定在这里下车。快速走到桥的一侧,俯身一看,虽然离地面已经有一段距离,但积水依旧深不见底。


沿着隧道边走边看,不少市民拿出手机拍摄照片、视频,还有的人神色凝重,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看着。


爱心小哥


“要不你问一下,看还缺什么东西,我们送过来。”“不差不差,都够的。”……远处,靠近排涝车一侧,一个身穿白色上衣、留着平头的年轻人不断地与工作人员沟通。


走向前去,我们说正在直播,想了解下现场的情况。看到记者的镜头,他有些闪躲,一个劲地摆手说:“别别,不用拍我,该拍的是来救助城市的人。”


白衣小哥避开镜头,侧过身告诉记者,这些直到夜晚还在辛苦工作的人,是特地跑过来救郑州的,想买点什么吃的喝的给送过去,真的很感谢。


“谢谢”两个字一直重复了好几遍,即便是晚上,还是能隐约看到小哥眼眶微微泛红。


他点了根烟,心情略微平复些后,用略带干哑的声音小声地说,之前已经给山东过来支援的工作人员送过吃的喝的了,看着他们沾满泥巴的衣服,心里头很不是滋味,打心底的谢谢他们!


郑州京广隧道口正在进行排水作业


从聊天中得知,小哥是一名退伍老兵,他和几个同样是老兵的战友自发组织起来,买了一些生活补给,送给帮助过郑州的人。


他坦言,自己长这么大从没见过这样大的雨,一夜之间让整座城市瘫痪,真的离谱。想去救人,消防指战员说他不专业,不让进救援现场,小哥只能去小区买一些食物,送到各个受灾严重的地方,尽一点绵薄之力。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天在自救和帮助别人时,水已经到胸口,但他并没有什么感觉,直到事后看到新闻上的视频,大家手牵手团结在一起时,不顾一切救助陌生人时,那种感动的情绪一下子被点燃。


“特别感谢每一个关心、帮助郑州的人,感动的事太多了,没法说,真的没法说……”讲至此处时,小哥再一度哽咽,声音颤抖,他快速地跟记者摆了摆手,转身默默离开。


小区大姐的热乎饺子


当疲惫的人们逐渐入睡,仍有人在为这座城市守夜。


京广南隧道出口10米处,6台龙吸水排涝车正紧张地进行抽水作业,来自重庆的中国安能救援基地的救援队队员在不远处席地而坐,不时注视着车辆方向的动静。


“我们必须隔一小段时间就去看一下,不能让机器吸到空气,吸完一段水就要往里放一段排水带。”穿着桔红色衣服的队员告诉记者,他们是7月22日凌晨到的郑州,那会儿水位在还隧道石桥名字处,到22日的23时已经下降了大概2米。


“龙吸水”排涝车正在作业


此前,他们也执行过全国范围内的多次重大洪涝任务,但大多是山洪、泥石流,城市排涝还是第一次。这一次,从全国各地调集了20多台龙吸水排涝车,全力投入郑州,进行换人不停机地抢险排水工作。


他说,这种叫“龙吸水”应急排水抢险车是城市排水的重要装备,工作范围大、流量大、机动灵活,适用于城市道路、公路隧道排水及消防应急供水防汛救灾。“不出意外的话,明天这个时候,隧道里的积水应该能全部抽完了。”


正当记者在与队员交流时,两位大姐、一位大哥,手里拎着几大袋食物,径直走来。


爱心市民为救援队员送上爱心餐食


“我们都是附近居民,自己在家包了点饺子、煮了鸡蛋,摊了些大饼。噢,对了,还有牛奶,都是热乎的!”


白衣服的大姐热情地说,你们过来帮我们,大晚上的还在工作,真的辛苦了,这些都是自家做的,刚做好就拿过来了,还热着呢,快,趁热吃。


话音未落,两位大姐一个劲地把食物往救援队员手里塞,队员的双手瞬间被沉甸甸的美食堆满。


“够了够了,我们真的够了。”


“没事,拿点,再拿点,还有的。”


……


爱心市民为救援队员送上爱心餐食


两位大姐追着队员,将一大袋烙薄挂在队员的手上,叮嘱着说:“你们还有其他同事吧,大家一块吃点儿。”


将食物递交给队员后,大姐匆匆离开,嘴上不停地念叨着:“真的辛苦了!”客气往来之间,尽显浓浓真情意。队员拿着满满几袋热乎的食物,笑着感叹:“郑州人民真是太热情了,数不清这是今天的第几波了。”


当记者问及现在的心情如何,他害羞地说,真的毫不夸张,从早到晚都有爱心市民过来送吃的,他们中有老人、小孩,有妇女、年轻人,都特别热情。他调侃着说:“不能再来咯,再来要变胖了。”


郑州街头,爱意满满。它们像一束束微光,照亮了暴风雨后的黑夜,温暖了疲惫不堪的人心,也为这座正在复苏的城市注入强大力量。



撰文摄影: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雅萌 陈大炜 发自郑州
编辑:喻辉 
统筹:王迟
编审:王璐瑶

更多新闻

· 贵州救援队抵达郑州!“翼龙”再次起飞!目的地:医院

· 北京警方通报“吴亦凡事件”

· 广东中山通报1例无症状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