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锤敲过一千年”说新华“小炉匠”的背后事……
在新华村,每一次石板漫步,就是一种享受。
当一步一步深入这个村落,我们将不再单单醉于她风景的美,更多是被它的小锤银艺吸引和感染。
“小锤敲过一千年” 是新华村最闪亮的一道风景!
1
新华村原本叫石寨子,是一个典型的白族小村落,全村人几乎都从事银铜纯手工艺品的加工,这门手艺最早现身在唐代南诏国时期。那时候的新华村,手工艺人不叫大师,叫“小炉匠”。那时候的他们只是普通的穷手艺人,走村串巷只为了谋生。
2
后来,他们挑起担子走夷方,走出了故乡,沿着茶马古道,一步一步走过无数偏远民族地区,在那段时间里,云、贵、川、藏,甚至甘肃、宁夏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3
得益茶马古道大丽段穿越鹤庆入中甸,进西藏,延伸至缅甸、印度、尼泊尔等地,新华村的手工技艺也因此在后来影响了川滇藏区和东南亚很多地方。
人们开始向茶马古道一带出售石寨子银铜器,甚至远销边界一些小国家。马帮,在那个时代是他们唯一的交通运输工具。
4
小炉匠生涯,是一段辛酸的旅程,挑起简单的行囊,徒步在异乡间,传艺的日子,更多是因生活所迫。
正是一曲小调所唱 ——
挑起担子泪汪汪
为了生活走夷方
走了夷方难相见
千言万语痛断肠
好像那花椒树上挂腊肉
挂心挂肝挂爹娘
新华村人从小便得老辈传艺,世代传承
开始时候,新华村传艺严遵“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祖训,到了后来这种封建习俗打破,全村妇幼男女都可享其“殊荣”,也是因此今天的新华村才得见“人人有手艺”的大景象。
也是如此,沿茶马路一带也受到很大影响,尤其西藏一带。就算今日,西藏地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饰品、生产生活用具等,都来自这个小小的白族村落。而康巴汉子身上佩戴藏刀,因为是阿昌族打制的刀刃,石寨子白族打制的刀鞘,民间还有着“三个民族一把刀”的佳话流传。
小炉匠奔波授艺的生活,充满无数辛酸、疲和乏……而所有苦累都成了生活习惯。
后来的后来,家成了小炉匠工艺创作的一个港湾,到了今天,新华村更是形成了“户户是工厂”的加工格局。
小锤手艺融入了新华人的血液里
今天,他们仍在坚持祖辈流传下来的手工艺,把小锤文化融入工艺品,将工艺融入生活。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千多年来小锤敲出的精湛银艺和民族文化。
往昔的“小炉匠”摇身一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工艺师,而那时代名不经传的新华村也成了手工艺大师村。
END
图文转载自鹤庆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