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新x陈凌云x董风云x肖海鸥x杨全强:活在另一个时间维度
“刺激而美妙”,文学批评大师哈罗德·布鲁姆在推荐《重返昨日世界》时写道。
为创建于 18 世纪伦敦的“文学俱乐部”立传,副标为“从塞缪尔·约翰逊到亚当·斯密,一群塑造时代的人”,作者利奥·达姆罗施让“俱乐部成员纷纷登场,像是一场雄心勃勃的冒险之旅,最终找到了激发才华的本质元素”,“将我们重新带回那个交谈争执不断、思想写作勃兴的时代”(《纽约时报》《纽约书评》语)。
那个“一切都充满活力,人们鲜少无话可说”的昨日世界,我们如此向往重返。
本书先后获得《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好书,《柯克斯书评》《出版人周刊》年度图书,前不久获得刀锋图书奖夏季榜非虚构作品。
本周日下午,一頁(folio)的创办人范新,邀请他的朋友,铸刻创办人陈凌云、甲骨文创办人董风云、艺文志 eons 创办人肖海鸥、新行思创办人杨全强,相聚杭州,跳出时间维度,聊一聊《重返昨日世界》,以及出版的那些事儿。
现场,还会有一位神秘嘉宾。
他是作家,书店主理人,爱喝酒,聊天时或许不可避免会带些偏见。但在十三邀小酒馆一周年时,与他边喝边聊,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
7 / 31 Sun.
活在另一个时间维度
《重返昨日世界》分享会
&聊聊出版那些事儿
15:00-17:00
地点
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 1F
扫码报名
人类群星闪耀时
关于书
一部“集体传记”的大师之作……达姆罗施精准到位地刻画了“俱乐部”各个成员,强调他们的往来互动,揭开他们身处其中的那个“喧嚣热闹,矛盾横生,不乏粗暴的世界”。
—— 《纽约时报》
舞台已经搭好,演员依次就位,将我们重新带回那个交谈争执不断、思想写作勃兴的时代,一切都充满活力,人们鲜少无话可说。
—— 《纽约书评》
本书精准地捕捉了这些 18 世纪末最伟大思想家之间的友谊与竞争……达姆罗施以他们彼此间热烈奔放、动辄摩擦争吵的交往为例,扼要地描绘了“俱乐部”成员的多姿形象……
—— 《出版人周刊》
他是如此深谙内情,贴近人物,以至于我完全可以相信他曾经在米特小酒馆和鲍斯威尔喝过潘趣酒,并对过笔记。
——理查德·霍姆斯(英国著名作家、《好奇年代》作者)
总有一群人
关于做书
总有一群人,始终相信书。单向街书店文学奖每年继续设立年度编辑奖时,也是因为坚信这点。
这次我们召集了一帮出版界的“老炮儿”,期待在“重返昨日世界”碰撞出火花。
它是人类的一种本质需要,仅此而已。人类始终需要深邃的思想,你一定需要一定长度的文本。有很多问题,一条微博的长度是解决不了的。
——杨全强,被戏称是“中国出版界的赔钱树”,曾否认纸书夕阳朝阳产业说法
做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我们能活下来并过得不错,只能说运气还不错,多少挣点钱,自己开心;如果还能给作者带来更多收益,靠写书把日子过得好一点、更有尊严一点,就更好了。
——陈凌云冒险做过些被资深出版人不建议的书,庆幸结果都还不错
很多出版社可能觉得这些作品难翻译,而英国史、德国史、中东的故事这样的世界史,会有很多读者爱看吗?但我的想法恰恰相反,好比看电影,我们也会被异域色彩吸引。只要文本足够好,即使地域和时段不同,文明总是相通的。
——聚焦在中古历史、国际关系方面重大议题,董风云带领甲骨文在业内有极高能见度
谁都不想让他的文字消失。
——肖海鸥在推青年学者江绪林遗作的过程里,有对朋友的承诺,也有对做书的执着
我们都是“以编辑为业”的,是“日常”里最为密切地与文字、文化、文明、常识、逻辑、审美、世界观打交道的一些人,是常常怀着如鲁迅先生评介芥川的“希望已达之后的不安,或者正不安的心情”的一些人。而这就是我们的日常、日常和日常。而人生,也就这样过去了。
——在疫情动荡一年里,范新带领一頁folio 10 人小团队,做出 43 本书
正如“文学俱乐部”使英国获得英国性,塑造了现代世界,成为历史里闪耀的群星,这帮出版人、编辑也共同构建了如今的阅读世界。
这次,他们谈书,也谈做书时的人和事儿。
重返昨日世界
关于喝酒
在《昨日的世界》的开篇,茨威格引用歌德的诗:
我们在一片安谧中长大成人,
忽然被投进这大千世界,
无数波涛从四面向我们袭来,
一切都刺激我们的感官,
有些让我们欢喜,有些让我们厌烦,
时时刻刻,些微的不安在起伏摇荡,
我们去感知,而我们所感知到的,
又被缤纷的尘世扰攘冲散。
茨威格缅怀那个“万事太平的黄金年代”,记录下一个个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利奥·达姆罗施则在《重返昨日世界》中呈现“人类迈向现代世界的灿烂图景”,刻画出一群“塑造时代的人”。
书中有一段,有人问塞缪尔·约翰逊,一个人是否可能觉得当下很幸福?
约翰逊回答:“永远不会,除非在喝醉了的时候。”
—
嘉宾
陈凌云
董风云
肖海鸥
杨全强
范新
期待和神秘嘉宾一起聊聊
👇点击预约👇
▼ 点击“阅读原文”,重返昨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