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教学准备要凸显“三新”


全文约2400字,阅读需8分钟


作者丨蒲清平   何丽玲

来源丨思想教育研究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一辈子都在为教好书而备课”,备课即教学准备,是教师在课堂讲授前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准备过程,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策划和总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准备要在“新”上下功夫,常备常新,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01

备“时代之新”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不断变化的社会存在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纲要》指出,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要落实到“教案课件编写”上,教案是教学实施的设计方案,教师要善于把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理论、新要求、新形势、新发展、新热点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案课件,形成课程思政教学的源头活水。


一是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案。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用其武装人民群众头脑的任务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课程思政教师要结合专业课内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渊源、内在逻辑、科学内涵和独特价值等有机融入教案,实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学科化、学理化,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法和方法论体系,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知认同。


二是把党和国家的新要求融入教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党和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课程思政教师要心怀“国之大者”,将“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培养目标融入教案,引导大学生把个人成长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宏大叙事中,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是把国内国际的新形势融入教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国际形势作出的重要判断,课程思政教师要把“两个大局”带来的“危”与“机”、“变”与“不变”融入教案,帮助学生在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切实增强服务大局、应对变局的本领和能力。


四是把学科行业的新发展融入教案。学科行业的发展变化与学生的人生规划、职业定位息息相关,课程思政教师要将行业发展的新动态、学科发展的新突破、专业建设的新进展等有机融入教案,引导学生为行业发展担使命、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五是把大学生关注的新热点融入教案。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可能是矛盾的聚焦点、舆论的敏感点、利益的契合点、思想的困惑点、行为的冲突点,将其融入教案有助于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阐释和思想解惑,既能抓住学生注意力又能增进课程思政教学的吸引力和解释力。



02

备“学生之新”


人是教学的逻辑起点,了解学情、理解学生,“以学定教”是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提质增效的决定性因素。


一是备好学生新特征,在顺应思想行为中提升教学亲和力。新时代大学生图像化、碎片化的认知特征,立体化、场景化、体验化的接受特征,网络化、触屏化、移动化的行为表达特征,使得课程思政教师要在教学准备中充分了解、适当顺应这些特征才能提升教学亲和力。


二是备好学生新诉求,在满足需要中提升教学针对性。任何人都是“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新时代大学生的人生理想趋向实际、价值标准注重实用、个人幸福追求实在,课程思政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这些新诉求,在教学准备中将“有用”与“有利”、“需要”与“重要”相统一,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适应国家需求和满足个人成长诉求相统一。


三是备好学生新问题,在答疑解惑中提升教学实效性。“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课程思政教学准备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深入了解其学习之困、思想之惑、发展之难等新问题,及时回应、有效解决,使课程思政教学“切实管用”。



03

备“教法之新”


教学方法是一个复合概念,“它规定了我们的教科书、我们的课程计划、我们的教学方式以及我们培训教师如何教学的方式”,包括技术载体、教学模式和具体方法等。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程思政教师在教学准备中要根据不同的目标与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一是要善用新媒体技术。课程思政教师要有效利用人工智能开展智能诊学、个性导学、智慧助学、协同研学、精准评学;将VR、AR、MR等新技术应用于课件制作,让平面变三维立体呈现、枯燥内容可视化、在虚拟现实中身临其境,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用新技术搭建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构建沉浸场域,开展情景教学;用新媒体新技术进行人机互动、人人互动、教学互动,提升教学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二是要善用教学新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念指导下形成的教学活动框架与程序,具有多样性、可操作性等特征。课程思政教师在教学准备中要熟悉协同教学、互动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情境模拟等教学模式的适用情境、功能差异、操作方法,并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使课程思政教学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


三是要善用教学新方法。课程思政的主题大致分为问题澄清与道理阐明类、行为规约型、情怀培养与精神涵养类和问题应对型等四种,不同的主题应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问题澄清与道理阐明类应以讲授法为主,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中进行价值引导。行为规约型可采用讲授法、案例研讨法,运用专业的真问题、真案例找到行为规约的“植入点”,帮助学生思考如何在科研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遵守这些规约。情怀培养与精神涵养类以讲授法为主、案例教学法为辅,使学生在耳熟能详的基础上产生情感触动,再借助情境教学法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和精神共振。问题应对型课程思政既要解决态度立场问题,又要解决应对策略,前者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和课堂辩论等方法;后者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研讨式、启发式等方法。


作者介绍:蒲清平,系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丽玲,系重庆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关于我们:

“高校教学创新100人”由产学研媒等多方人士共同发起,聚焦高校教学创新与高校老师成长,致力于提供高校领域前沿、向上的内容


备注“职务+姓名”,加入读者交流群



联系我们:

王慧  主笔&内容老师  微信号:HofMarchbh

张沉浮  主编&总负责人  微信号:chenfu3721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