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北师大冯晓英教授:如何搭建混合式学习的支架?
全文约2600字,阅读需10分钟
导读
在经历了各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之后,混合式教学已然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一种新的学习范式。“互联网+”阶段的混合式学习,不是简单的技术的混合,而是为学生创造一种真正高度参与的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是“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环境下教学与辅导方式的混合。作者丨冯晓英
来源丨中国远程教育
加里森等人从社会建构主义出发,清晰定义了影响混合式学习的关键因素。按照加里森等人构建的探究社区模型理论,有三个关键要素影响混合式学习——社会临场感、教学临场感、认知临场感;只有当课程中的三种临场感均达到较高水平时有效的学习才会发生。
社会临场感为学习者对课程学习的共同体认同的能力,学习者在一个充满信任的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以及通过个性特征的充分展示来发展人际关系;认知临场感指学习者在一个探究学习社区中通过持续的交流与反思能够实现意义建构的程度;教学临场感是教师或部分学习者通过设计、促进、指导在线活动帮助学习者实现个人意义建构和有价值的学习成果。
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中,特别是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环节,教与学的时空分离导致了社会临场感与教学临场感的天然缺失。因此,在混合式学习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创设社会临场感、教学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这三个影响混合式学习的关键要素。
从本质上讲,混合式教学中的教师将有两个核心定位与职责:学习设计者和学习促进者。
作为学习设计者,教师需要对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教与学进行重新设计,这种设计不是针对如何教学的设计,而是针对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的设计,包括对学习目标的重新审视,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重新组织,对学习模式与策略的重新整合,对学习评价方式的重新设计,并最终以学习活动和学习体验的形式呈现。
作为学习促进者,混合式教学的教师需要在混合式学习过程中扮演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激励者,在学生自主或小组协作开展问题解决或任务探究的过程中从旁协助,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
03哪些理论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教法学理论框架?
如前所述,混合式教学中教师的核心角色是学习设计者和学习促进者,即通过设计、组织学习活动,引导、促进学生的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因此混合式教学的教法学需要为教师提供如何为学生的混合式学习搭建支架的理论与方法框架,从而指导教师设计混合式学习、促进混合式学习。也就是说,需要帮助教师了解: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①需要哪些支架?②支持什么?③如何支持?④何时支持?⑤何时撤除?
已有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有两个理论框架能够共同回答这五个问题,从而为教师成为有效的混合式学习设计者和学习促进者提供教法学框架。
探究社区模型
加里森等人提出的探究社区模型,不仅明确了混合式学习的关键要素,而且进一步发展了教学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的二级维度与支持策略,为混合式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提供了理论框架。
按照探究社区模型,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中需要关注教学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的创设,其中:
①社会临场感的创设包括了情感表达、开放式沟通和群体凝聚力三个子维度。促进情感表达的策略主要是表现幽默、自我流露;促进开放式沟通的策略有促进相互理解,认识、认可和尊重每个人的贡献等;群体凝聚力的有效策略是设计能够建立和维持集体情感认同的活动等。
②教学临场感的创设包括教学管理、建立理解、直接指导三个子维度。教学管理指设置课程、设计教学和评估方法、计划时间、使用媒体等;对于建立理解,可以通过教师吸引潜水学习者的参与、集中讨论、分享观点、承认个人贡献、确定讨论一致和不一致的地方等策略来寻求达成共识和理解;直接指导主要指为会话和教学过程提供建设性、即时性、解释性的评价和反馈,如提供必要内容、提出问题、主动指导、总结讨论等。
③认知临场感的创设包括触发事件、探索、整合、解决四个阶段。触发事件指唤起对问题的认识、引起困惑;探索的过程包括造成分歧、信息交流、提供建议、头脑风暴、得出结论等;整合包括群体汇聚、整合观点、创建解决方案几个过程;解决包括寻找应用情境、测试解决方案、修订解决方案的过程。
如果把社会临场感、教学临场感、认知临场感这三个要素看作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学习、促进学习的过程性目标,那么教师设计学习、促进学习的过程就可以看作是教师设计并提供支架以创设三类场感的过程。显然,探究社区理论回答了前面问题框架中的前三个问题,即:需要哪些支架?支持什么?如何支持?
混合式教学动态支架模型
教师在设计与支持混合式学习时会存在困惑: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需要设计并提供针对三类临场感的所有支架?当教师与学生的时间与精力有限时,教师应当如何选择设计与支持的重点?在混合式教学的不同阶段,教师设计与支持的重点是否应有所不同?为帮助老师解决这方面困惑,本研究基于混合式教学实践与研究,提出了混合式教学动态支架模型。
混合式教学动态支架模型的提出,基于两个理论假设:
假设一:学习者在混合式学习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因此需要教师设计并提供不同的教学支架支持。
假设二:教学支架不仅具有临时性,还具有动态性,即支架强度不是固定的和一成不变的。
基于以上两个理论假设,混合式教学动态支架模型提出: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学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的教学支架强度应是不同的、变化的。
在混合式教学初期,社会临场感的支架强度应为最高,教学临场感的支架强度次之,认知临场感的支架强度最低。
在混合式教学中期,教学临场感的支架强度应为最高,认知临场感的支架强度次之,社会临场感的支架强度逐渐减弱。
在混合式教学后期,认知临场感的支架强度应为最高,教学临场感的支架强度次之,社会临场感的支架强度最低。
《高校教学创新100人》是面向高校老师和师范生的知识型媒体,关注教学创新、课程创新、终身学习、混合学习、虚拟教研室等方向,我们致力于“让一部分师生率先触摸教育未来”!
备注“职务+姓名”,加入读者交流群
联系我们:
王慧 主笔&内容老师 微信号:HofMarchbh
张沉浮 主编&总负责人 微信号:chenfu3721
收藏丨第二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特等奖教学设计案例
清华大学于歆杰:从新一届全国高校混合教学大赛,看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