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投稿丨如何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体育教学?

王宏 高校教学创新100人 2023-12-16

全文约9273字,阅读需12分钟


作者丨王宏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

来源丨本文系投稿(投稿可添加微信:gxjxcx100)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其基本涵义是: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运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题材与内容,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课程思政”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要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举措,旨在使德、智、体、美、劳五育相统一,推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将课程思政育人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课程,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怎样帮助体育老师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体育课教学中,更好地达到以体育人效果?以下是本人在深度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的主要部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重要文章之后,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实际经验,对体育课程思政的几点心得体会。



01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在于二者都承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承担育人的责任,区别在于“思政课程是指一门或者一类具体的课程,而课程思政所主张建立的课程体系,乃是各门类课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的整体”。如果说“思政课程”是以显性的方式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那么贯穿于各门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修课、素质课、实践课等)和各个环节之中的“课程思政”则是以隐性的方式发挥着作用。体育课的思政教育效果是隐性的。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和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目标和要求,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同时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


教师要“以‘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首要问题为根本导向,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课程、专业以及学科的实际,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增强课程的育人功能,为开展课程思政夯实基础。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总书记把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养总结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方面。


在谈及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问题时,总书记明确指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需要做到以下八个“统一”。 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有力促进了高校“课程思政”工程的实施,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即将作为思政理论教育课的“思政课程”向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各课程教学转变,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对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02

把思政内容融入到从认知到行为的教育全过程


知识总是有结构的,知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构造的一种主观模式。合理的知识在于主观模式或结构能与客观事物相符,能很好地说明事物。既然知识是由人来构造的,那么就应为学校的课程设计最好的知识体系。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杰罗姆·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不论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学习为将来服务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通过它对某些工作的特定适应性,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训练的特殊迁移;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所谓非特殊迁移,说得更确切些,即原理和态度的迁移。新时代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既包括运动技术教学,同时需要融入体育课的思政内容。按照杰罗姆的观点,运动技术的教学目标显然属于训练的特殊迁移,体育课的思政教学目标则属于原理和态度提升的非特殊迁移。


任何教育都要符合人们从心理过程到行为过程的由内向外的转化。所谓心理过程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发展的过程。通常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认知过程指人以感知、记忆、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联系的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意志过程是人有意识地克服各种困难以达到一定目标的过程。三者有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但并非完全独立,而是统一心理过程中的不同方面。


心理过程是指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消失的过程,它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这与所有运动技能的形成、发展、巩固和退化也有着共同的规律。


(一)认知过程(知):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简要介绍概念: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等。


(二)情感过程(情):人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心理体验过程。


(三)意志过程(意):人们为实现奋斗目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过程。在意志过程中产生的行为就是意志行为(行)。


行为是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及具体的生活方式,它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不同的个人或群体,在社会文化制度、个人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或对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所做出的能动反应。人类行为的发生过程是以心理过程为基础的,刺激人类行为产生的最重要的刺激源是与人的客观需求相联系的因素。


(四)行为过程(行):认知是产生情、意的基础;行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和情的推动下产生的,它能提高认识,增强情感,磨练意志;行为控制、调节情感,提高认知。


教育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着重探讨对人教育的共同性规律和特征。知、情、意、行不是孤立的、互相关联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总书记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精辟概炼到“只有打好组合拳,才能讲好思政课,但无论组合拳怎么打,最终要落到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来,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叫人口服心服。“


在认知领域中,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运用知识进行理性的、系统思维的能力。认知领域涉及对有关知识的回忆或再认,以及理智能力和技能的形成等方面的目标。布卢姆将这个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六种不同的水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如图1所示。




03

体育思政元素的三个层面


由于体育课是以身体活动和行为实践为基础的课程,因此“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应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二者不是一种具体、单个方法的名称,而是一种类型的方法称谓。其中,前者指的是教师组织实施的,直接对学生进行公开的道德教育的正规工作方式的总和。后者指的是引导学生在教育性环境中,直接体现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在此,通过隐性渗透、寓道德教育于各门专业课程之中,通过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的方式,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是如何将体育专业课知识与运动项目的技能掌握过程融入思政元素。结合对已有的体育课程思政案例分析,从三个层面提炼出融合思路。


(一)宏观层面上政治认同与国际视野并行


所谓“政治认同”思路,是指通过知识点与案例的融合,在知识点讲解的同时,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我国才取得当下的辉煌成就。新中国成立后,竞技体育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保障下,从弱到强,直至世界领先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具体表现。


“国际视野”思路,是指客观认识专业领域内,我国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职业观。虽然我们科技水平与产业发展在改革开放后高速发展,但是起步晚、基础弱,很多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就目前我国科技发展的整体情况看,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在几代体育人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在乒羽、跳水、举重、射击、游泳、体操、女排、花样滑冰等项目上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二)中观层面上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并重


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它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加之目前世界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观环境,我国国际影响力、国家治理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领域的发展已经成为发展必然。这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赋予了青年人特殊的历史使命。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之中唯一连续的文明,“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被侵略、被欺负,终究会成为过去,青年人不能忘记民族与国家经历过的伤痛,避免不幸再度发生,唯有砥砺前行。无论是院校、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勇于承担这份历史赋予的使命。“历史使命”思路的运用,可以直观的理解为“实现中国梦,‘我’该做什么,‘我’该怎么做”。“做什么”是个人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和设计, “怎么做”是非常清晰地把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更扎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担当需要新作为。面对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青年一代体育人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持续学习,敢于创新,勇于承担实现民族复兴与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责任。


北京冬奥会备战七年间,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五次深入队伍实地考察,“总书记每一次看望慰问冰雪健儿的场景都历历在目,每一句叮咛嘱托都言犹在耳,这为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发自内心地选择接着干继续拼。”听党话、跟党走,带动年轻运动员努力拼搏,奋勇前行,党的二十大代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武大靖说这是回报党和国家培养的最好方式。每一名运动员在备战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巨大压力,专注自己、相信自己、做好自己是缓解压力的最好办法。领奖台是为敢于追求梦想的人准备的,只要坚定信念、坚持梦想,敢想敢做、敢冲敢拼,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


(三)微观层面上专业素养与体育精神并存


“专业素养”融合思路主要体现在“专业”、“敬业”、“正直”、“负责”、“严谨”、“认真”、“细致”等职业精神。


“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面貌、公平、公正、公开、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体育精神对体育实践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并规定着体育文化模式的选择。体育精神作为一种具有能动作用的意识,是体育行为的动力源泉,是一种心理资源。作为一种规范力量,它又具体表现为体育面貌、体育风范、体育心态、体育期望等。体育精神就是“健康向上”的精神,体育运动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不懈奋斗的精神,还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


优秀运动团队方面,可以列举有中国乒乓、中国女排在赛场上敢打敢拼、不畏强敌的体育精神。从个人方面,可以列举具有代表性的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项目官员在特殊条件下发挥榜样的标杆作用。


国际上具备优秀素养品质的运动员,在各自职业生涯中的表现出的体育精神和感人事迹也是举不胜举。



04

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步骤


课程是专业的组成要素,各类课程育人作用的发挥要以专业建设为依托,并需要学科建设的强力支撑。教师要结合课程所归属和服务的学科与专业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特别是所涉及的重大工程和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科学家或模范人物事迹,学科专业原理、观点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实践、教学实践、科技实践等,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使命感、责任感、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使之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体育课程思政”不是“体育课+思政课”,也不是体育课的“思政化”或者“去知识化”,而是对包括思政课在内的所有课程发挥育人功能的新要求。体育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切忌对所挖掘的思政元素进行“说教”“生切”“嫁接”等简单化处理,必须在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认识和重构再造,将所挖掘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实现所讲授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上的有机统一,进而达成育人和育才的统一。


“体育课程思政”不是每门技术课都要体系化、系统化地进行德育教育活动,也不是每堂课都要机械、教条地安排思政教育内容,而是结合体育思政元素的三个层面,寻找适宜的思政元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地进行非体系化、系统化的教育,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以通过认知、情感、意识的心理过程,过渡到引导、自觉、能动的行为产生。遵循德智体美劳五育一体协同发展的教育规律,在常规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把握“课程思政”的最佳时机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效展开。


(一)明确实施策略


教师把所挖掘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不是一道简单的物理工序,而是一次充满挑战和艺术的“化学反应”,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育人工作。教师必须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按照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中的育人规定,重新认识和梳理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教法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入进行系统化、再造性的设计和实践,体现到课程教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等各方面之中,实现课程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



(二)构建素材库


从认知认同到情感内化,从产生意识到行为转变,不同运动项目之间的思政理念是贯通的,思政策略是一致的,思政素材是共享的,因此构建数字化平台“体育课程思政素材库”是十分有必要的。体育课程思政素材库的构建逻辑遵循了不同心理学分支(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因此能够上好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师要求自身必须提升察言观色、捕捉细节的心理学素养,以及主动培养自己颜台声表、审时度势的行为艺术家气质。


每一个运动项目都具备身体锻炼和精神愉悦的双重成就。体育是通过对身心痛苦的体验和耐久力的体会,塑造坚强的人格和健美的体魄,使个人有能力和毅力完成社会和家庭所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体育精神对体育实践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并规定着体育文化模式的选择。体育精神作为一种具有能动作用的意识,是体育行为的动力源泉,是一种心理资源。作为一种规范力量,它又具体表现为体育面貌、体育风范、体育心态、体育期望等。体育精神就是“健康向上”的精神,体育运动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不懈奋斗的拼搏进取精神。


从审美角度来看,只是体育之魅力,而在教育者眼里,体育不仅能壮筋骨,还能调感情、强意志,是人格教育的最好方式。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早在1919年就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这样前瞻的教育主张。“体育最要之事为运动,凡吾人身体与精神,均含一种潜势力,随外围之环境而发达,故欲发达至何地位,既能至何地位。”


《礼记.学记》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体育礼仪是体育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紧张激烈的体育赛事中,体育礼仪一直贯穿其中,让人们感悟和分享竞技体育的礼仪与规范、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从而折射出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体现出体育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中国武术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伴随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国武术的修强调身心俱修,除了身体层面的强身健体、防身抗暴,更重要的是培养勇者无畏、仁者无敌的武术精神,使自我摆脱身心束缚,走上自由之路。春秋战国时期,上至君王,下至黎民百姓,“尚武精神”普遍存在。周礼尚存,作为周室的臣子,对于战争礼仪也是十分看重,并恪守原则,坚持奉行战争准则。同时,在征伐时,特别注重上兵伐谋,以谋略取胜,爱惜士兵,出现理念,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法。更多的是国家生存发展的需要,只有拥有强大军事实力,才能屹立与群雄之中,才能促进国内经济发展,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尚武精神”已趋成熟,包括了中华民族广大民众意识深处的最高伦理价值和行为标准。尚武精神所涵括的武术文化中的精华也显露出来,并积淀成为中华民族集体潜意识中的一部分,一直到现在,习武之人以“为民除害”、“为国争光”、“维护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使传统美德文化的内涵得到升华。



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是以协同各专业课程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为出发点,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学科建设原则和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协同发展、创新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从顶层设计、制度建设、资源优化、管理保障等方面深化综合改革,精准对接人才强国、教育强国、体育强国、数字中国和健康中国的战略需求,构建以传统文化求承扬,以体育精神聚力量、以人格培养强意志、以体育礼仪树形象的体育思政素材库。


怎样通过体育实践过程中展示出有能动作用的体育精神,并将这种心理体验的成就感效果加以强化和训练,从而转为品质和人格的培养,这就是体育思政课程的核心内容。对于拥有大量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体育教师而言,这也是最熟悉不过的了。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VR虚拟仿真等数字化教学手段,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发挥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价值引导、情感传递和道德示范方面的优势作用。


(三)编写教学案例


把思政内容融入体育教学实践是体育课程思政融会贯通的重要方面。加强实践育人,对于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把所挖掘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实践教学,就是要将育人目标统筹到实践教学目标中去,坚持把育人要求融入实践教学工作全过程,加强对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其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其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等。


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参照课程思政的教学原理与教学设计要素,体育思政课程的教学案例可设计为以下模板。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统一性与差异性的融洽。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共性、统一性,个体的独特体验则是事物的个性、差异性。“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必须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既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应遵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主体,担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专业基础应用的研究任务。专业是以教育的课程建设为主,担负着专业知识的基础应用性人才和掌握专业技能的社会实践性的人才的培养任务。学科与专业是相互支撑的,专业是学科的基础,学科是专业的方向。根据“双一流”建设纲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创造能力。体育课程的思政实施是基于不同运动专项的实践活动,将体育思政与专项特色进行润色,以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导向正确、科学有效地激励学生刻苦训练、追求卓越、健康成长。




05

结束语


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体育思政课程的教学规律需要符合认知的基本规律,伴随着运动实践过程,运动水平提高、健康行为养成,在体育品德方面方可显性体现出“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成果。


方法决定质量,态度决定努力。思政融入体育课程的每个专项运动教育实践中,当然有个融入方法的研究提炼问题,但“态度”还是第一位的。惟有把融入过程,看成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是为学生今后做人做事和未来职业生涯提供后劲支持,看成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分内事。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论述到:“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者,吾人之心。身心皆适,是谓俱泰。故夫体育非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体育教师要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各专业门类的规律和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等有机、有意、有效地纳入整体教学布局和课程安排,做到体育专业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共进,引导学生做新时代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高校教学创新100人》是面向高校老师和师范生的知识型媒体,关注教学创新、课程创新、终身学习、混合学习、虚拟教研室等方向,我们致力于“让一部分师生率先触摸教育未来”!


备注“职务+姓名”,加入读者交流群



联系我们:

王慧  主笔&内容老师  微信号:HofMarchbh

张沉浮  主编&总负责人  微信号:chenfu3721




收藏 | 9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汇编(附说课视频)


收藏丨5门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汇编(附详细教学设计)


参考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撰写标准


深度丨促进“深度学习”的五个阶段


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40个常见问题Q&A


收藏丨第一、二、三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特等奖+一等奖)教学设计案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