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戎评说策
来源:戎评(ID:rongping898)
1995年5月,美国参众两院分别以97票对1票、396票对0票的绝对优势,通过了一项议案——允许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访美!
有意思的是,就在此前一个月,美国国务卿还给咱们老外长钱其琛拍胸脯,说美台间只是非正式关系,美国不会给李登辉发签证的,而且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也公开表示了反对。
那么,一项克林顿政府反对的议案,为啥通过得这么没有悬念,以至于两院加起来拢共就一票不同意的呢?
三个原因。
其一,大的背景下,随着1990年前后东欧及苏联解体,美国不再需要联合中国对抗苏联了,于是对华战略开始大转弯,转而将中国当作经济、安全方面的潜在对手,所以要密切和台当局的关系,拉拢台湾充当反华的棋子。其二,从台湾的角度来说,日本人李·岩田正男·登辉成功赢得了小蒋信任,在小蒋死后成为了湾省一哥,一揽军政大权,于是此人开始迅速变色,从以前跟着小蒋高喊“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转向把倡导“台独”搬到了明面上,并开始将分裂活动推向国际层面。相对大陆各省,当时的台湾确实也有自己的优势——一个岛的经济抵得上半个大陆,还是美国的第六大贸易伙伴,从美国的进口相当于大陆的两倍,并且拥有全球第二大规模的外汇储备。更重要的是,在美国的视角里,“台湾是正在发展中的民主的模范”,而冷战后在全球推美式民主,又是美国的利益所在。所以,李登辉这只老狐狸,决定把“台独”的希望押在美国这只大腿上,搞起了初始版的“倚美谋独”。不夸张地说,今天小菜当局玩儿的这些,什么砸钱搞政治游说、大量军购交保护费、收买政客、赞助智库、讨好舆论界、邀请各路牛鬼蛇神窜访台岛等等手段,都是老狐狸当年玩儿剩下的。比如访美这事儿,按李登辉的思路,要搞“台独”,先得拓展台湾的“国际空间”,其关键就在于,能不能作为“独立主体”,和美国有实质的外交往来。以美国在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地位,全球都以美国马首是瞻,一旦和美国有了实质性的“外交”关系,那就无疑是推倒了台湾获得国际政治承认的多米诺骨牌。所以李登辉对访美这事儿很热切,1994年,他找人给美国母校康奈尔大学捐了笔钱,希望能借着学校邀请的名义,以台当局领导人的身份间接访美。不过克林顿那时候并不想在台湾搞事儿,在这个问题上还比较谨慎,态度也很坚决:不同意!但克林顿也明显小看了李登辉的能量,后者干脆绕过美国政府,直接通过游说公司去国会活动,然后,台湾平时大手笔砸钱的效果就出来了——当年2月,美国国务卿还在国会说“不同意”,3月,国会参众两院就同时提出了两项内容相同的议案,4月,美国政府还在给中国作保证,等到5月,就是前面说的,两院以1票反对的结果几乎全票通过!讽刺的是,投票的时候,多数国会议员压根儿就不知道啥是中美三个公报,但就是敢理直气壮地警告克林顿,你要不听话,我们就走立法程序,无论如何也要把登辉小老弟请过来!其三,从克林顿政府的角度来说,台湾这颗棋子是潜在的“暗子”,有用也是未来才有用,但在上世纪90年代这个当口,为了台湾和中国大陆翻脸,却并不符合美国利益。而中国方面当时的反应也非常激烈,更是直接明说,这将是一个事关“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因此,克林顿政府起初是齐声反对的,耗费精力陪李登辉玩这么一局,图个啥?完全犯不着嘛!然而,当来自国会和舆论的压力慢慢变大,克林顿很快就怂了。当时克林顿正打算竞选连任,但在头一年11月的中期选举中,在野的共和党却大获全胜,搞起了势头很猛的“共和党革命”,正将目标直指1996年的大选。那么这个时候,克林顿就不能给共和党留把柄,必须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不怕红色中国的“强硬领袖”。所以哪怕国会通过的只是一个意向文件,并没有强制约束力,克林顿还是借坡下驴,打破了中美正式建交后的惯例,允许李登辉赴美。克林顿政府的话术也随之一变,说登辉小弟访美不违反中美三个公报啊,和美台的非正式关系也不矛盾啊,而且美国给他定调是“私人的和非政治性的”,不在机场接机,不搞记者会,在洛杉矶住一夜马上滚蛋,这事儿应该没啥影响吧?如果挂个“私人访问”的由头就能自由地出入美国,你特么给伊朗哈梅内伊、古巴卡斯特罗发张签证试试?然而让克林顿也没想到的是,老狐狸李登辉居然把他也给涮了!之前美国人给李登辉定的调子是“不谈政治”,李登辉方面给出的大纲也是回忆大学生活、讲讲台湾经济改革,结果李登辉一上讲台就放开了,竟然公开鼓吹“在台湾的中华民国”,要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战”“打破外交孤立”, 强化台美关系,还说什么“本人乐于见到两岸领导人在国际场合中自然会面”,把制造“一边一国”的分裂活动推向国际舞台。虽然克林顿事后一个劲儿地找补,说什么重视中美关系,很多国际事务都“需要中国更广泛地参与”,什么美国坚持“一中”原则和中美三个公报内容不变,甚至吹嘘中国可以成为国际社会“可靠的领导者”。然而,无论说得怎么天花乱坠,李登辉赴美讲话的恶劣影响都已经形成了! 用咱们外交部的话说,李登辉这是迈出了“一中一台”的“最后一步”。因为在此之前,1991年,李登辉开始制定“国统纲领”,为预谋“两个对等政治实体”做准备;1992年,台湾买了美国的F-16战斗机;1993年,“中华民国”开始尝试加入联合国;1994年,克林顿政府重审对台政策后,宣布要提升“美台关系”;1994-1995年,李登辉以“私人度假”的名义刚出访东南亚和中东。哪一次大陆这边都是强烈抗议,但台海的红线被一次次无视。所以1995年李登辉的这次美国之行,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举动,而是几年间李登辉当局系列“谋独”行动的最高点,串联美国这一步,也终于触到了大陆容忍的极限!很快,中国方面取消了原定的国防部长访美行程,提前结束了解放军空军参谋长的访问,中止了在核不扩散、军控和人权问题上的双边对话,召回驻美大使,并拒绝了美国关于举行高级会谈恢复双边合作的建议。更大的动作是在军事行动上:解放军转入战备状态,开始了大规模集结,在台湾附近水域进行导弹试射和海空军事演习,负责军演的“南京军区”,变成了“南京战区”。更重要的是,海军核潜艇第一次进入台湾外海,这也是大陆第一次完成了对台湾地区的海上军事包围,这说明解放军已经在为封锁台海和回应美国军事干涉做准备了!大陆方面的意思很明确,第一,警告美国停止对中国内政问题的干涉;第二,李登辉在岛内颇得人望,解放军的行动就是要在岛内接下来的选举中警告“独派”,“独立”即意味着战争!这也是上世纪60年代后,大陆重新将“武统”选项摆上桌面的一个转折点!就在解放军军演结束几天后,台湾地区居然也针锋相对地进行了导弹试射,以及反登陆的海陆空联合演习。李登辉在安抚岛内人心的时候还放话说,他为大陆接下来的反应准备了“18个剧本”,怎么都接得住,更狂言出访美国还不是终点,台湾还要花费10亿美金,一路砸进联合国去!其一,当时的军委副主席刘华清说,由于购买了大量外国武器,台湾领导人变得像“好斗的公鸡”,抗拒统一。这就是李登辉对抗的资本,因为经济起飞早,舍得砸钱,台湾在军事建设上并不弱于大陆,甚至很多方面还要优于大陆,有自己的威慑能力,并不惧怕大陆的登陆作战。其二,针对大陆的导弹试射,美国很快就跳出来为台湾出头了,打的旗号是,中国的“侵略性”行动威胁了美在西太地区的安全利益,如果中国继续,美国有足够的力量应对“威胁”,并决心展示这种力量。美国国会那边更积极,接连通过了一系列决议,比如批评克林顿对台的“模糊政策”,敦促美国明确“协防”台湾,比如要求美国政府提供让“台湾充分自卫能力”的军事物资。就这样,内有“拒止”大陆军力的能力,外有美国政治军事兜底,他李登辉能不狂嘛!于是,在各方都不退让的情况下,1993年3月,这场危机终于到达了高潮。就在解放军在沿海不断进行导弹试射和海空军实弹演练的时候,美国开始了越战结束后在东亚地区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集结,“独立号”“尼米兹号”两个航母战斗群共13艘战舰、150架战斗机开赴台海,一路巡弋,并近乎侮辱地穿过了台湾海峡。虽然美国人口头上说,我们没有处于战争边缘,但其实任谁都能看出来,战事已经是一触即发了。接下来的剧情,要么解放军继续导弹试射,和美军的对峙进一步升级,要么一方退让,主动结束对峙局面。4天后,中国在完成预定演习之后,决定结束在台海地区的导弹演习,主动退兵。之后,美国的航母战斗群退出台海,一个回了冲绳,一个回了华盛顿。直到这时,李登辉依然嚣张无比地在马祖等地策划着再来两场军演,后来在美国的压力下才作罢。不管是站在当时,还是在今天这个时点来看,1996年的台海危机,绝对是新中国和解放军历史上屈辱的一笔!我们被逼无奈,把武力警告的调门起得很高,但没威慑到台湾当局,还引来美国人把两个航母战斗群往咱家门口一堵,最后,还是我们主动让步。解放军当时的夺岛能力并不强,缺少精准制导武器,主力051型驱逐舰,配套两座130毫米火炮,射程不过10多公里,还没有舰载直升机进行制空压制,其他的诸如053型护卫舰等战舰火力更弱。考虑到登陆时的火力压制,解放军将陆军的各式火炮、自动榴弹炮、高炮一门门地拉上民用渔船、货船,土法自制火力支援战舰。但各式陆炮口径不一,民船在风浪中摇摆不定,射击不可能精确,所以最多抵近射击,威胁不大,危险却不小,在对面的地面防御火力下根本占不到一点便宜。最能打的,只有二炮的200多枚东风-15,威力也足,射程也够,但限于成本和数量,也不可能拿着导弹当火炮用。更何况,我们的对手还不光是台湾的“国军”,还有地表最强的美军,咱们这些家当,在别人面前完全不够看。当时也有热血的解放军战士,高喊着要击沉美国的航母,但现实是,那时候咱们连美国航母在哪里都找不到,怎么打?又用什么打?而且,1996年那会儿,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国内经济还处于挺困难的阶段,对外贸的依赖度逐步加强,所以在军事考量之外,我们在经济上也没有和美国翻脸、重回几十年前封锁状态的底气。不过,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性,26年后,随着佩洛西窜访台湾,当时的情景似乎再次上演——一个“谋独”的台湾,一个反华的美国,危机起于台美串联,美国政府出于选举考量,默认甚至纵容了国会政客的挑衅。26年前李登辉访美,开启了岛内部分势力“谋独”的序幕,让“台独”走向清晰化;26年后佩洛西的窜访,跨过大陆核心利益的底线,让美国的对台政策走向清晰化。台美的挑衅,再次触及了大陆的底线,逼着大陆不得不反思长期以来温和忍让的态度,被迫作出激烈的回应。——所有的这些条件,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这个时代的主角已经变了!经历过1996年台海的屈辱之后,解放军全面启动了军事现代化建设,其中的一个核心议题,就是打航母和区域拒止及反介入能力,简单点说,就是在台海打不听话小朋友的屁股,让外人不敢干涉的能力。这个能力建设到了什么程度,最近的危机中,美媒给我们做了不少总结。“解放军海军自1995和1996年以来,建军速度令人难以置信。当然在1995至1996年时,解放军空军几乎都飞不出海”——前美国陆军军官冯德威。“这是一场‘战略地震’,我认为,我们正在见证世界所看到的全球地缘战略力量最大的变化之一”——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非常可怕,特别是在靠近本土水域,尤其邻近台湾的地方”——退役四星海军上将、前北约盟军最高指挥官斯塔夫里迪斯。美国军方的话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我们也可以从结果上来佐证——1996年的军演,所谓的包围,其实也就是几艘潜艇去了台湾东部海域,但90%以上的区域都集中在“海峡中线”以西,也就是大陆沿海出去一点儿,离台湾海域还挺远。今年的军演,100%在“海峡中线”以东,六大演习区域,完全封锁台湾、拒止外部势力的介入,所谓的“海峡中线”和台湾的“领海线”,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海岛两侧,解放军所往,全部都是中国的国境线!我们的飞弹,还直接越过了台湾岛上空,恰好就是台湾爱国者导弹集中部署的区域,然后一路在美国宙斯盾系统的眼皮子底下实现了精确打击,逼得美国“里根号”航母退去了几百公里。我们的航母战斗群,在核潜艇的配合下,在台湾以东构筑了一个立体的作战平台,以实战的姿态,明确了中国军事力量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存在,挑战美国在西太的战略格局。还有叫嚣“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日本,我们也没忘记。解放军越过台岛的飞弹,有一部分就打到了日本所谓的“专属经济区”海域,8月7日-8日,在围台军演还在继续的时候,两艘中国海警船相继进入钓鱼岛海域,几度逼近附近的日本渔船,按日本方面的说法,这是中国对“日本领海”的又一次“入侵”。美国派出了“里根号”航母,以维持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但在解放军军演之际,这艘航母却只在台湾东部外海远远巡弋,甚至一度跑到了日本琉球那霸海域范围,持续向日本本岛方向开进。美国方面的最新说法是,美军舰会在“未来几周”进入台湾海峡,这个“未来几周”就很魔性,现在为啥不来?不就是等大陆军演结束,再来刷波存在感么?1996年逼着中国结束军演的霸道劲儿呢?岛内部分蛙人对美国爸爸的期待呢?日本更搞笑,所谓的“专属经济区”被咱们的飞弹轰击了,但是当日本外相林芳正被问到怎么看时,竟说“我们没有立场评论”,不是“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么?怎么一有事撇得这么干净了?归根结底,一切的对抗,最终都是实力的对抗,只有拳头,才能讲道理。用美媒的话说,“美国出动两个航母战斗群让解放军鸣金收兵的日子,似乎一去不复返了!”1996年的台海危机,曾在大陆内部引发过一场反思——多年来一再的温和忍让,不仅没有换来对岸的善意,只得到了一句“没有台湾问题,只有中国问题”的嘲讽,更是不断侵蚀了大陆武力威慑的可信度,让岛内部分人“倚美谋独”,有恃无恐。到今天,这个问题似乎还是没变,我们坚守“九二共识”,尊重“分治”事实,寄希望于岛内人心,但这种接触策略似乎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反而让岛内更多人相信“没有台湾问题,只有中国问题”。解放军这轮军演,一拳打破了两岸军事对峙70余年的现状,将台湾所谓的“领海”“领空”统统丢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将“台湾主权”的概念,从外交部的语言宣示,变成了用解放军军靴所在来宣示。我们能在美日沉默之下,推进到离宝岛只有9公里的距离,这本身就打破了岛内某些人关于美日在侧、解放军“敢不敢”的假设,将统一变成了一个时间问题。遥想1954年第一次海峡危机的时候,美国主导提出了一个划海峡而治“两国方案”,当时老蒋是怎么说的?——“‘两个中国’的说法,真是荒谬绝伦。在四千余年的中国历史上,虽间有卖国贼勾结乱寇叛乱之事,但中华民族不久终归于一统!”希望台湾人民,还有那些卖国贼们,都能记住老蒋这番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