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阳了”全网刷屏:防疫三年,我们失败了吗?

脆皮先生 小腰鼓 2023-05-13

本文作者:脆皮先生

本文来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




1


我是脆皮。

放开后的第一波冲击,来得比我们想象得更猛。

最近所有社交平台,几乎都被“我阳了”这个话题刷屏了。


不管是明星博主,还是普通素人。

到处都在分享着自己感染的经历。

有6个月大的孩子不幸感染的。


有一针疫苗没打,结果全家中招的。


也有发烧到40多度,还在艰难熬着的。

甚至有人还编出了段子,说即便都是阳,也分广州版和北京版。

广州版的阳,是默不作声的阳,默默感染,默默自愈。

而北京版的阳,第一件事是连忙发个朋友圈,告诉大家我阳了。

随着放开,大家对阳这件事的耻感也逐渐消退。

有网友笑称,“阳过”现在都快变成一种流量密码了。

阳,都成了部分商家投放广告的硬性要求。

以前,测评博主测评都是美食美妆。

现在,测评的都是抗原自测和抗阳的小妙招。


以前,大家讨论的都是怎么才能不阳。

现在,讨论的却是谁比谁先阳。

玩笑归玩笑,但这种情况背后透露出来的讯息,值得我们思考。

大部分感染者,都经过了高烧、浑身疼痛和咽痛难以发声的过程。

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病情比一开始预想的更加难受。

并不是普通的感冒而已,还是要做好防护,足够重视。

而这,也引发网上的另一些声音。

有人觉得,防疫三年,最后还是这么大面积的感染。

那这三年来的防控还有什么意义,不是早放早好吗?

有人看了最近各大医院发热门诊爆满的情况,颇有不满。

一口断定最害怕的医疗挤兑还是发生了,国家前几年就是白费功夫。

一时间,大家争论的重点,从之前的要不要放开,变成了痛斥放开太晚。

但我认为,只看现状讨论过去是有失偏颇的。

就像人不能用成年后的眼光,去审判孩童时期的自己。

这三年的防疫,所有人的坚持与牺牲。

真的溃败了吗?我不这么认为。


2



国家为什么要坚持三年封控?

其实我觉得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在经济受影响最小的范围内,尽最大可能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

首先说降低重症和死亡率这件事。

其实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那些认为放开太晚的,无非就是觉得反正都要感染。

可不是所有感染,都会死的。

欧美国家,基本都是在德尔塔流行的时候选择了放开。

就以英国为例,去年年初,他们宣布逐步放开的时候,疫苗接种率只有27%。
当时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自新冠以来的累计死亡人数突破10万大关。

是欧洲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按照人口比来算,当时的中国是肯定无法承受放开带来的代价的。

而英国也不是一口吃了个胖子。

他们宣布完全与新冠共存,也是今年2月份的事情。

当时,全英的疫苗接种率超过70%。

所以你看,这些躺平的国家也不是傻子。

初步放开后吃了亏,他们何尝不是立马大力普及疫苗,再进一步放开呢?


而中国,只是根据国情,因地制宜地做出选择而已。

我们通过三年,熬过了德尔塔,等到了病毒力更低的奥密克戎。

通过3年将疫苗接种率提高到了90%以上。

这些不是国家凭空决定的,而是我们亲眼看到了国际上的经验与教训。

我们不敢也不可能以任何一个普通人的生命去冒险。

所以,这3年,我们扛下了各地无数次的疫情爆发,避免了上百万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那些说早点放开的,何尝想过,如果这几百万中有一个是你的亲人呢?

而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完全放开。

因为中国现在仍有2800万老人没有接种疫苗,我们必须要考虑到。


也有人喜欢拿现在医疗资源紧张来说事。

我们不妨看看奥密克戎流行后,红星新闻对美国的一篇报道。

1月,美国的单日新增病例飙升至134万例。

7天平均日增住院人数达到13.5万人。

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感染新冠病毒,近四分之一的医院遭受人员短缺的困扰。

卫生系统面临极大的挑战。


可以说,医疗资源短缺是所有国家都会在放开后面临的问题。

怎么到我们自己这,就成大溃败了呢?

我从不觉得三年防控是一场溃败。

因为在我眼中,溃败的最大标准,是无数无辜者为此丧命。

且永不知丧钟何时,又为谁而鸣。


3



再说经济因素。

为什么别的国家都急着放开的时候,我们仍坚持防控?

很重要的原因,是有我们的经济实力在撑着。

2020年,新冠第一年,全球几个最大经济体中。

只有中国的经济实现了正增长。


2021年,中国也以8.1%的经济增长鹤立鸡群。

有些人总爱唱衰我们的经济,而事实证明其他国家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就说英国,为什么即便死了那么多人还是要急着放开。

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出口国。

如果防疫过严,经济压力可想而知。

任何唯心主义的臆断,在唯物主义的数据面前,是站不住脚的。
我们应该庆幸,国家有实力统筹防疫与经济,让我们不必做这种两难的选择。

而我们之所以将逐步放开提上日程,也是从3月份的上海疫情开始的。

当我们发现病毒的威胁逐渐变小,封控的代价逐渐变大,经济的发展才成为了我们讨论的重点。

国家,也顺应民意,逐步放开,让我们尽快回归疫情前的生活。

谁都想在不感染的情况下放开。

但所有国家,都是考量各方形势后的被迫选择。

世间安得双全法,我们不能既要还要。


4



其实,看这三年防疫,就像人吃饼。

你不能说吃到第7个饼饱了,就说前6个白吃了。

关于防控,我们一直有自己的节奏。

顺应各个时期的变化,争取稳步求进。

选择在这个时候放开,而不是年后,我也认为是有计划的而不是冒进的决定。

试想一下,要是在年后放开。

前两波疫情至少持续两到三个月的周期,对于即将面临升学的孩子们来说。

到时如果仍只能在家上网课,影响是巨大的。

而且年前,又正好是冬天的流感季。

我们的医药资源和人手,相对来说都更加丰富,更容易应对疫情的冲击。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推测,但我相信国家一定比我们想得更深更完善。

总而言之,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现在也是求仁得仁,我们不能因为不符合自己的预期或者是恐惧,就对这三年来的努力和成果集体失忆。

我们历经三年,以极低病死率走出疫情,回归正常生活。

这应该是我们引以为豪的胜利。

就像张文宏说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疫情的最后一程。


怀疑、讽刺,甚至抹黑都毫无意义。

这条长长的隧道,走了三年,终于见到出口了。

空气、阳光、自由自在的旅行,都在等待着我们。

不要回头看。

你只需做好自己,然后静待花开。

本文作者:脆皮先生;个人简介:脆皮先生,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曾花3个月时间复习,考上985高校硕士,成绩全国前三。工作13个月,即成集团公司年薪最高员工。去过很多城市,也曾在路边练摊。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持续成长,不断精进。本文来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转载请联系脆皮先生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