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提示:微信系统听语音点文章顶部的耳机图标。如果没有,点击右上角三个点“···”,点击里边“听全文”即可收听。如果还没有,请升级你的微信客户端。1979年,全国恢复高考。
一个名叫任曙林的年轻小伙儿,揣着相机游走在北京各大中学。
之后,他用了整整10年时间,拍了一部《八十年代中学生》,记录下一个时代的青春。
欢声笑语是从开学第一天开始的。
那时候,没有人为做不完的暑假作业,上不完的补习班而烦忧。
课后作业老师会写在黑板上,学校的一些活动也都在放学前安排妥当。扫地、擦窗……是每一个孩子小学起就具备的技能,谁要让爸妈帮忙,那还不丢脸丢到姥姥家了。如果学校要举行一场足球赛或者篮球赛,那么参加的选手一定荣誉感爆棚,脸上恨不得写上四个字:不服就干。当然,乒乓球永远是最普及,也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运动项目。“马走日,象走田,车走直路炮翻山,小卒一去不回还……”一条格子裙、一件白衬衫……就能勾勒出青春最美的风景线。虽然桌上摆着的是长大后瞧不上眼的瓜子花生、糖果汽水,可那时大家一起唱歌,一起跳舞的时光,总让人陶醉。即使再多的忧愁,也像一阵烟,被那名为青春的风,吹散到九霄。任曙林说:“那时的中学生好看,因为他们脸上真有纯真烂漫,他们内心总还相信着什么。”是呀,那时候的少男少女,眼里有光,就连笑都明媚得无可救药。一个名叫秋山亮二的日本摄影师,远渡重洋,把相机对准了中国的小学生们,拍下了那组广为流传的影集《你好小朋友》。镜头怼脸的那一刻,看不到一丝一毫的羞怯,咧嘴笑的瞬间尽是天真和无邪。女孩子“野”起来也不遑多让,上了单杠,她们就是最灵巧的花蝴蝶。课间的嬉戏更是玩得不亦乐乎,不闹腾个气喘吁吁,谁也不肯罢休。那时候,没那么多游乐设施,孩子们的玩具往往都是就地取材。小伙伴们三五成群,走在回家的路上,看不到沉重的书包,也没有去补课的苦恼。孩子们顶着一张无忧无虑的脸,只要招呼一声,街头巷尾,都能传来呼朋引伴的大笑。划船、捕鱼、游泳……每个地方的小朋友,都有一片专属的撒欢场。大人们能给买上一根冰棍,一串糖葫芦,心里早就美得没边了。那时候,虽然没有餐餐大鱼大肉,但是个顶个的都是干饭小能手。那时候最喜欢小书摊,小小年纪,课外书看得一点也不少。只是没有谁会写到三更半夜,也没有谁缺了爸妈辅导就完成不了。“你不会中文,也没在中国居住过,如何抓拍到孩子们一张张纯真笑意的面孔?”秋山亮二回答:“根本不需要抓拍,这就是每个中国孩子的状态,随便一拍,都是美好、幸福的瞬间。”“那时的中国小孩虽然没有物质条件却在努力地玩着,活着,因为有了那样的时代,才有了今天的中国。”孩子放学回家,家长用手机记录下他们吃饭时候的样子。起初或许觉得挺搞笑的,但是看着看着很多人都沉默了。他们最大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好不容易回到家中,可以休息一下。可是饭菜刚上桌,有人夹着饭菜就打起了瞌睡;有人嘴里还在嚼着,眼睛已经睁不开了;更有甚者还没吃就趴在餐桌上睡着了……“你根本舍不得责备孩子,两头不见太阳,一天就睡五六个小时,真的不容易。”评论里有家长对此嗤之以鼻:“都上高中了,此时不拼何时拼?”一位网友回复:“现在的学生不是读书太少,而是读书太多。”其实这句话出自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亮程老师,原文更扎心:“他们从小开始,没日没夜地读书,读到二十几岁大学毕业,读的书很多,但是真正见识到的世界却太少……他们最先需要听到的是自然界的风声,而不是书中那些用文字描绘的风声。读书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问题是读完书以后还能怎样……”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两个月前,在热搜上一闪而过的那条消息。男生之前确诊过心理疾病,轻生的前一天,他曾和母亲通过电话。那天他告诉母亲自己压力太大了,身体很不舒服,想请假回家。因为学校的请假程序,需要提供医生的电话,母亲一时没有找到,便想着不如第二天直接带孩子去看医生。次日,母亲在电话里听到孩子哭喊着:“我受不了了,我真的受不了了……”该中学每天会在早上和下午举行两次跑操,要求学生跑步前“将书举45°”大声举读,人挨人“零距离”跑操。如果有学生在跑操时队形不整齐或者举读时声音不够大,他们所在班级则可能会被学校通报批评,被通报班级的所有学生晚上都需要在操场上“加练”。因为在学校感觉“压抑”,她曾一次性服下整盒抗抑郁药。后来她不得不申请病假,直到高考结束,她都没有回学校。虽然在一些人的眼中,她似乎“废了”,但是在家休息的这段时间,她感到了无比的放松,如今的精神状态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医学界有个词叫“过度医疗”,其实现在的孩子已经“过度教育”了。那些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努力而努力的孩子,只会变得越来越沉默……看过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家马皑老师的一个视频演讲。自2012年起,科学家花了近9年时间,对73000多名6—16岁少年儿童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教师、医生、公务员。这些群体,他们自己本身已经相对比较成功,因此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超过自己,他们没有办法接受孩子不如自己,他们所给孩子这种压力,这种期望,容易给孩子带来不快乐、不幸福……”这和北大许凯文教授的一份“自杀危机学生父母职业”的调查不谋而合。现在的教育资源不知道比40年前优越了多少,无论是财力,还是人力,家长和学校都舍得投入。可这种投入应该是适度且适龄的,当我们对孩子的期待远超他们的负荷,当我们学业一点一滴去挤压孩子们的生活余量,那么后果不言而喻。40年后《你好小朋友》项目,曾对一位“小朋友”,做了回访。“我觉得我当年真的是不负青春年少。在那种教育体系和教育环境下,我们真是有理想、有作为、有担当的一代,回想当年真是没有虚度时光。跟我在读小学的儿子相比,我觉得我的小学生活比他们更有理想,更有追求,更快乐,更天真无邪。”
作者简介: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关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