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识社会

倪刃 黑噪音
2024-08-25
我曾经看过很多视频,老人跌倒了或者有人突发疾病在地上抽搐,或者有人出车祸在地上躺着,但路人来来往往、该干嘛干嘛,对躺倒的人视而不见。
甚至都很少有人想到报个警。

有人跌倒了为什么没人扶?这个现象都能上春晚,可见的确是我们这个社会非常普遍的问题。然而,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切中要害。

有人说,是道德下降——是没错,但道德这个词太笼统,而且人性本就是自私的,你不能指望人们都普遍拥有违反自私本性的利他道德。

更多人说,是南京彭宇案引起的后续效果,说实话,这个解释是最不靠谱的。

中国人有几个知道彭宇案?我相信去大街上随机采访,知道的不超过10%。我算够关心时事的了,但以前我也不知道彭宇案,是后来看有人用它来解释老人跌倒没人扶,才知道的。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看到有人跌倒,不会先想想彭宇案,再考虑扶不扶。
还有人说是讹人的人太多了,把大家搞怕了。当然这也是问题的一部分,毕竟一个社会的恶劣风气,每个人都算是合谋。但这也不算本质原因。

那么最核心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需要想的是,为什么在中国这个现象格外突出?我可以100%确定地说,在我去过的外国,包括欧美或者第三世界的国家,有人跌倒了绝对是会有人扶的。

我在国外亲眼见到有人跌倒也不下四五次了。每次不仅有人立刻上去帮忙,而且往往是一群人上去帮忙。

我见到的情况,有老人因为突发疾病昏倒,有人因为被车撞而倒地不起,有人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地上躺着的……各种各样。

老人突发疾病者,会有几个人立刻上前去扶住他,然后叫了救护车,一边看护他一边等车来。

被车撞的,一群人立刻围上去,有懂急救的人做急救,其他人该打电话的打电话,围观的人也都表现得关切,而不是那种看热闹的样子。

我自己也经历过一次类似情况:有一回我的腿疼,走路有点不舒服,就靠着墙扭了扭腿,表情可能有一点痛苦。这时候立刻有人朝我走来问,“你需要帮助吗?我可以帮你打电话。”

我尴尬说:“不需要。”但还是觉得很意外——如此微小的状况,都有人来关切。

或者当我很迷茫地找路、在公共场合遇到不会用的设施,等等,极大概率会有人主动上前来主动帮忙。

我以前也以为,这是因为他们的社会普遍道德高尚,但后来我发现,这个东西用道德无法解释,它更像是一种习惯。

到后来经历几次后我终于理解了——他们爱帮人,本质上其实是一种习惯或者义务。

我就拿欧洲人来说吧,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共识,就是当公共场合出现弱势的人、受到伤害的人,这个人就是需要被关心、被救助的。如果你路过视而不见,这可能不是一个道德问题,但绝对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这种天然的责任感,已经深埋在每个人的潜意识——不那么做他们难受。

所以他们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并非刻意——我去帮一下那个可怜人吧,我可以从中得到一种助人为乐的满足感——还真不是这样。

这种“社会互助”共识,将他们的社会联结起来,让个体在其中总是会受到某种关照。

这种共识其实并不仅限于助人,而是体现在许许多多的方面。比如你在家打孩子被听到,邻居很可能会报警——因为“共识”是不能打孩子,以及听到有可能的暴力事件,报警是一种义务。

再比如发生一些公共事件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人去表达自己的意见。就像去年巴塞罗那有一棵树倒了,砸死了一个女孩。一般来说谁会管这种事呢?但邻里和社区的许多人,都公开悼念这个女孩,最终逼得市政府不得不出面表态,解决了巴塞罗那全市的危险树木问题。

后来我才知道,那个女孩是很多人眼中的“问题女孩”甚至“人渣”,但大家并不在乎她的私人道德,只是在乎一个生命因为市政的失职而消失了这件事。

所以在欧洲生活,会感觉自己始终处于这种“共识”的笼罩之下。这是一种天然的安全感,因为你不再怕遇到危险而无人出手相救,不再担心因病跌倒却无人理睬;更重要的是,任何不公都有借助公共舆论声张的可能——即便你只是在大街上跟人诉说,都一定会有人来倾听和关注,而不会觉得你是个精神病,或者避而远之。

这种共识的根基在于,认为自己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也是自己责任的一部分。救人就是自救。

反之则是人的“原子化”。每个人都只作为个体生活,只关心自己个人的利益或者自己熟人的利益,遇到任何事件,要么漠不关心,要么就是想关心却不知道该如何关心,最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作祟,就干脆视而不见算了。

鲁迅总是批判中国人的“看客”心态,现在这种状态其实仍未得到改善。因为中国人普遍缺乏共情力,在我们的文化中,对他人的生命和苦难总是事不关己。
所以中国社会普遍的所谓的自私、冷漠,根本就在于没有“共识感”,没有“公共”这个概念,所以也就失去了共情力和“他人痛苦与自己有关”的这种意识。

麻木甚至嬉笑的看客,也就因此而层出不穷;别人跳楼还在喊“快跳啊”的冷酷生物,才遍地横行。
这种“共识感”的缺乏,除了导致不扶老人、对他人生命漠视、麻木不仁等等现象,更是让人们缺少了权利意识,自动放弃本应属于自己的很多公共权利。就像最基本的小区自治总是难以顺畅进行,也跟这种文化有关。
所以老人跌倒扶不扶,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德风气问题,更是体现出社会文化结构的深层次命题。

往期推荐 点击下方蓝字即可阅读

社会的戾气为什么越来越重?

被网暴的农夫山泉背后,还有一个最大的受害者

大量高层住宅,将注定沦为贫民窟?

米莱,打脸全世界

原创不易,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请点赞,在看,转发到朋友圈支持一下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黑噪音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