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讯丨“简读西北”工作坊第7期顺利举办!

赵孟茹 简牍学 2022-12-22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2022年6月18日,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简读西北”工作坊第七期在西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二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文学院洪帅副教授、任立老师、陈丹奇老师,历史文化学院李迎春教授,以及文学院和历史文化学院本、硕、博的三十余名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此次活动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洪帅老师作了题为《悬泉汉简三十年研究概况》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洪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悬泉汉简的发现、悬泉汉简的文献研究、悬泉汉简的文书研究、悬泉汉简的历史研究、悬泉汉简的语言研究等内容,并为大家推荐了相关的参考文献、期刊集刊及网站、公众号等学术资源。洪老师的报告使在座的师生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第二部分,读简活动。“简读西北”工作坊第七期的领读人是文学院2021级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段莉,领读的内容为《悬泉汉简(壹)》I 90DXT0108②:1—I 90DXT01080②:17A。讨论过程中,除了领读人和其他同学的积极参与外,历史文化学院李迎春老师及文学院洪帅老师、任立老师和陈丹奇老师都提出了很多关键性问题和建设性意见。

读简过程中,众多师生积极地讨论,总结了很多简牍学有关的知识。例如:“受+地名+官职”为简牍文书中常见的书写格式;“啬夫”不一定是乡官,秦时的啬夫为部门负责人,汉时的啬夫有官啬夫和乡啬夫;“某某长”不一定是官职名称,“长”也有临时负责人之义;名籍简中的“见”,一般理解为“当下、现在”;汉简中的“传马”“驿马”并不相同,“传马”是驾车的马,“驿马”是传信的马等等。

最后,洪老师鼓励在座的同学多关注、研究悬泉汉简,并欢迎大家继续参加“简读西北”工作坊后期的活动。


附:“简读西北”工作坊已举办活动目录

第1期 张德芳:简牍学与西北汉简(2021年11月18日周四)

第2期 王贵元:出土文献字词发展论纲(2021年11月25日周四)

第3期 张显成:简帛研究要善于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以西北汉简释读为例(2021年11月26日周五)

第4期 曹建国:误置、新编还是明器——关于安大《诗》简的一些思考(2021年12月28日周二)

第5期 胡平生:简牍整理概论(2022年5月12日 周四)

第6期 刘钊:汉简《相剑刀》补论(2022年6月16日 周四)





相关推荐

资讯丨第二届简牍学与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讨会通知(第2号)

资讯 | 西北师范大学2022年公开招聘急需紧缺专业硕士研究生公告


编辑:王丽娟

审核:张敏

审阅:洪帅

转发请注明

来自“简牍学”公众号!

投稿邮箱:

jianduxue2022@163.com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