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29-11.5 重点讲座10场!出土文献与数字史学;《悬泉汉简(壹)》研读;《说文》引《诗》《书》的若干问题

简小牍 简牍学 2022-12-22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目录


01 “简读西北”工作坊第18期 《悬泉汉简(壹)》研读(六)

02 出土文献与数字史学

03 《说文》引《诗》《书》的若干问题

04 殷周金文族徽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05 地湾遗址出土“功次”简册复原及相关问题探讨

06 作为人类普遍观念和行为的占卜——描述、比较与解释,以及关于早期中国占卜的若干思考

07 宋刻本在日本汉籍历史上的意义

08 浅谈容庚的青铜器与金文研究

09 古籍整理中的文体问题

10 岁月如歌——我和长沙考古的故事




具体信息01

【主题】“简读西北”工作坊第18期 《悬泉汉简(壹)》研读(六)

【时间】2022年10月30日周日 19:00-21:30

【领读】蔡章丽,张凌雁

【主持】洪帅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副教授

【内容】研读《悬泉汉简(壹)》P.326-331,Ⅰ90DXT0109 S:14——Ⅰ90DXT0109S:76AB

【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简牍研究中心

【参与】腾讯会议:866-3944-2236

密码:221030

领读人简介:

张凌雁,女,1997年生,河南郑州人,2022级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汉语

言文字学专业。

蔡章丽,女,1999年生,湖北恩施人,2022级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为保证讲座顺利进行,请参与研讨的师友备注“实名+单位”!



02

【主题】出土文献与数字史学 

【时间】2022年10月29日

【观看方式】腾讯会议号:860 933 866

【主办】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科

【协办】

上海市历史学会

上海市数字人文资源建设与研究重点创新团队

 【主要内容】

王进锋 《政区形成与取汰视角下的东周党制》

赵争 《中国早期医学的文本与知识》

符奎 《长沙东汉简牍所反映的聚落形态》

于洪涛 《秦简所见君主命令立法化现象研究》

郑宁 《明末武举改革与制度困境》

李韶华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与乐家〈诗〉》

许超雄 《中晚唐邠宁镇的权力形态演变》

杨永生 《出土文献所见秦建国的历史书写》

【评议人】

苏辉  徐莹  邵永忠  金滢坤 周奇  陈炜祺  段海宝  丁修真

【与谈人】

谢乃和  张剑光  董大学  杨博  王坤鹏  代生  王少林  刘永强  孙朋朋  孔妮妮  韩冠群  秦中亮  



03

【主题】《说文》引《诗》《书》的若干问题

【时间】10月30日9:00—10:30

【主讲人】马楠

【主持人】汤志彪

【参与方式】腾讯会议:651215454



04

【主题】殷周金文族徽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时间】10月30日(周日)下午2:00-5:00

【主讲人】王长丰

【参与方式】腾讯会议 188 641 530

【主办单位】

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

郑州大学文学院



05

【主题】地湾遗址出土“功次”简册复原及相关问题探讨

【时间】2022年10月30日 19:30-21:30

【主讲】魏振龙(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主办】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文史学社

【参与】腾讯会议:963 604 447;密码:7002



06

【主题】作为人类普遍观念和行为的占卜——描述、比较与解释,以及关于早期中国占卜的若干思考

【时间】受疫情影响,原定11月1日在文学院活水轩举办的赵益教授线下讲座“作为人类普遍观念和行为的占卜”延期,开讲时间另行通知。

【主讲人】赵益

【主持人】程少轩

【地点】文学院活水轩

【主办】南京大学文学院



07

【主题】宋刻本在日本汉籍历史上的意义

【时间】11月2日16:00—18:00

【主讲人】高桥智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教授

【主持人】刘玉才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参与方式】腾讯会议:122-332-910



08

【主题】浅谈容庚的青铜器与金文研究

【时间】 2022年11月2日(星期三)15:00

【主讲人】陈英杰(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主持人】白于蓝(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参与方式】腾讯会议:234391571



09

【主题】古籍整理中的文体问题

【时间】2022年11月2日(星期三)19:00

【主讲人】程章灿

【主持人】王京州

【参与方式】腾讯会议:999342675(密码:1102)



10

【线上沙龙】岁月如歌——我和长沙考古的故事

【时间】2022年11月5日(周六)上午10:00

【分享人】

宋少华,长沙简牍博物馆原馆长,研究馆员,主要从事简牍保护整理及秦汉考古学研究。曾主持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走马楼西汉简,长沙望城坡西汉渔阳墓的发掘工作。“全国文博系统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王立华,武汉大学考古专业毕业,长沙市博物馆原馆长,研究馆员。先后参与了“渔阳”王后墓、澧县城头山遗址等重要考古发掘工作,主编《长沙馆藏文物精华》等书籍十余部,“湘江北去•中流击水——长沙历史文化陈列”总策划。

黄朴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参加及主持了多项重要考古发掘项目,著有《长沙古城址考古发现与研究》。

【参与方式】扫码观看




温馨提示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简牍学 )。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简牍学】立场。






推荐阅读

10.27-11.2简牍学与出土文献讲座9场!陈伟:《秦律十八种·司空》中的“方”与“板”;陈英杰:浅谈容庚的青铜器与金文研究
游走文化廊 | 沉睡河西走廊大漠深处的世遗 揭示汉代悬泉置邮驿管理先进
议程丨10.29-30 第二届汉语音义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附:参与方式
议程丨11.6 清华大学第六届语言学博士论坛 附:参与方式
2022年社科大语言学青年学子学术论坛
10月27-30日张谊生、陈前瑞、徐丹等24场!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特征、类别及其研究现状;汉语字词关系研究的现状、意义与前景


END


编辑:蔡章丽

审核:石婕

审阅:洪帅


扫码关注我们



点我分享”“点赞”“在看”都在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