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年轻人提前回家过年,旷野文学二创出圈:妈妈,人生是旷工哦
轨道可能是束缚,也可能是保护;旷野可能是自由,也可能是荒芜。不迷恋轨道,也不迷信旷野,人生也可能是海洋,个体有多“多元”,人生可能性就有多“多样”。
——方老师说
“妈妈,人生是旷课哦。”
“妈妈,人生是旷工哦。”
“妈妈,人生是狂野哦。”
......
最近,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系列“旷野文学”的二创作品。
图片来源:小红书
与之对应的,是#失业的年轻人已经提前归家过年话题火上热搜。
他们中有些人以为可以摆脱上班的桎梏,但满怀期待跃入旷野后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往往意味着更大的不确定性。
从“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成为流行的电子鸡汤,但如今旷野文学二创出圈,这背后是年轻人内心深处无处安放的焦虑和努力寻求自我价值的角力结果。
而人生出路问题,不是如今才引发热议,1980年代初,《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一封署名为“潘晓”的青年的来信,以及编辑部万言长文《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
几十年后,我们对“旷野”的理解和探索,其实是为当代年轻人的“潘晓之问”,是这一代年轻人对于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和追问。
而“旷野文学”二创的出现,背后是年轻人在语言符号的迷雾中,看清了遮蔽与粉饰的本质。开始反思自己对“旷野”的既往认知,如同挣脱轨道的束缚般,也不再神化旷野。
1
不再神化旷野,就像不再迷恋轨道
在当今社交媒体上,“躺平”、“反内卷”、“佛系”和“说走就走”成为了热门议题。许多人将旷野视为摆脱现有生活、寻求解脱的理想之地。
不过,我们无法忽视,那些能够勇敢裸辞、周游世界的人,有些背后有经济基础的支持。
不是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而是他们有敢于享受世界的底气和资本罢了。这种被粉饰的“旷野”,对普通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背刺。
图片来源:微博@e人文学
奔赴“旷野”仅仅是个开端,“脱轨”之后的生活是什么样,之后要面临什么?很多人内心其实并没有答案。
《38岁从体制内辞职才发现人生不是旷野》的报道里,故事的主人公元琪鼓起勇气,辞去做了十年的体制内工作,“离开轨道”仅一个月后,“站在旷野”的她发现原来岗位的工资上涨了2000元。
而她却在“旷野”屡屡碰壁,看着没有办法撤回的辞职信,开始后悔自己的冲动选择。
图片来源:小红书@小智
“我脑海中浮现出一条长长的轨道,同事们站在轨道的传送带上缓慢而平稳地前行,通往一个光明的入口——退休,
而我,一个能折腾的loser,走到一半的位置突然从轨道上跳下,站在漆黑的地方,迷茫而无助,转过身再回望原来的轨道,远远地在高空,那么高不可攀,是我再想回也回不去的地方。”
她逐渐意识到:“关于自由职业的探索也需要时间,但我这个年龄,已经没有那么多的试错的空间了。”
在高昂的试错成本下,她最终又回到了体制内,拿着离职前减半的工资,找到了自己名为“稳定”的答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等,在具体的困难面前,稍显苍白无力。
旷野不仅仅是自由和无垠,也可能代表着荒芜和迷茫。旷野,有时候并不真的是一片有树和风的绿色原野。
同时,如今在日渐泛化的使用下,我们习惯性地把旷野定义为以辞职、自由、旅游、不工作为关键词的生活。
而不论是对旷野还是对它所代表生活的想象,我们其实都局限了。
2
我们对“旷野”的想象,
还是局限了
网友@大头西北望分享了几张“打工人表情包”,表达“人生不是旷野”的观点,获得了数千人的点赞互动。
一只垮着脸的猫猫,配上文案:“你的朋友圈好久没有提及你的快乐了,你的梦想、浪漫、晚霞和音乐都没了。怎么了?是不是跟我一样进厂了?”
短短一段话,既道出了“打工人”的辛酸,又流露出对“晚霞和音乐”等另一种生活状态的渴望。
图片来源:小红书@大头西北望
还有网友感慨:“真的很羡慕那些随时随地能够放下一切,裸辞开启人生plan B的人。总觉得人生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田野。
20多岁的人生不该是这样活,不该是在写字楼里惶惶终日、战战兢兢,而应该潇洒恣意,看更广阔的世界。”
在过去的认知中,“旷野”与“轨道”似乎成为了一个选择题,我们常常将考研、考公、考编、上班等视为轨道,而将辞职、自由、旅游、不工作等视作旷野。
然而,我们不难发现,“旷野”这个词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广袤含义。与轨道一样,它也被赋予了某种标签,成为了另一种固定的人生模式。我们对旷野的想象不仅不宽广辽阔,反而如此局限且贫瘠。
人生本身就是旷野与轨道的交织,有些人选择在上班时走入轨道,下班后投入旷野的怀抱;也有人选择在旷野中铺设轨道,将大目标分解为小里程碑,用行动代替过多的思考。
旷野和轨道,不是二选一、不是非此即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生命的答案,正如网友所言:“对我而言,人生是狂野。”
世界是多元的,道路也是有多条的,每条道路也是有多个分支的。
人不是只能选择一条路,踏上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怎么走下去都可能行至开阔。
3
言语符号具有遮蔽性与欺骗性
去主动赋予意义
“旷野文学”从伯恩山bot发布“没错妈妈,人生是旷野哦”,“旷野”是心中的理想国,承载有关自由的向往;
图片来源:小红书@伯恩山BOT
再到如今的“妈妈,人生是狂野/旷工/旷课哦”,年轻人用看似调侃的话语,寻找人生问题的答案。
图片来源:小红书@小文扛住
透过这一变化,我们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忽略了言语和符号的遮蔽性与欺骗性。
看似“跃入旷野”的实践,本质上也是人生选择中的一条分支。一旦我们踏入这条分支,往往不可避免地陷入另一种预设的轨道之中。
这一届年轻人开始审视自身状态,思考“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这句话究竟意味着什么?
有人说这句话是在宽慰:“人生的选择还很多,不要框定自己的眼界和发展。”“是在鼓励你多探索、找寻自己。”
但也有人持相反意见,认为“人生是旷野”是一个悖论。因为在旷野中,没有明确的路径和参照物,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
网友@先天性乙方提出折中的观点:“对于困囿于狭小生活的人而言这句话是有力量的,而本身在对外扩充中受挫的人就不需要这句话,鸡汤也要挑适合自己的。”
你会发现,似乎都有道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旷野文学”到“狂野文学”,人们并不是放弃了追寻内心的旷野,而是逐渐认识到符号和话语的欺骗性,开始尝试主动赋予其意义。
无论是旷工还是旷课,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梗来消解、思考,然后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中。
网友@猫头鹰头猫nvn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劝诫每一个被“人生是旷野”这句话吸引的人能够多思考一下再做决定:
“像我现在虽然决定毕业GAP一年去探索自己、探索世界,但是也在准备自己专业要考的证,在投实习,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同时遇见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也有人意识到,我们对人生预期其实可以有不同的景观,展开人生可能性的多样想象,人生可以是轨道、是旷野,也可以是海洋……
重要的是,不轻易地将某句话作为生活的准则,关注每一个具体而鲜活的瞬间,成为多元、自在、具体的人。
参考资料:
[1]知著网-“旷野文学”二创:当我们不再神化旷野,就像不再迷恋轨道
[2]人物-38岁从体制内辞职,我发现人生不是旷野
[3]豆瓣时间-“对我来说,人生好像并不是旷野”
[4]豆瓣时间-“我总对还没发生的事情感到不安” |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内核稳定的人
[5]简单心理-人生真的是「旷野」吗?
给余华干转行的专业
实际上真香?
▽
每日互动
你觉得人生是什么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
更多好看的
2035年全国或近200万教师过剩!年薪30w也留不住深圳教师?大学生放假众生相:有人“摇”着回家,有人活成“德华”全网等国考出分:月薪3万,不如孤注一掷考公上岸?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