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中小学在线教育如何迎难而上?
疫情是块试金石。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亿万学生开展了大规模在线教育,是对我国教育系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一次检验,也是我国在线教育推进过程中一次规模空前的实战演习。
运用大规模在线调查数据,理性分析大疫之下在线教育现状及疫后在线教育发展趋势,对于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0年2月底至3月初,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联合组织全国大规模在线问卷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华东、华中和华南等七大区域,其中,中小学生家长样本62446份,中小学教师样本7111份,教育行政机构样本3110份。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如何应对
受调查3110份教育行政机构样本中,疫情期间开展“停课不停学”活动的占样本总量的97.01%,表明几乎所有地区都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开展“停课不停学”工作。并且,七成受访学校制定了教学指导方案及工作指南,为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及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65%的受访学校表示,疫情期间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在线教学相关培训。
可见,大疫之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从疫情初期茫然无措慢慢走向从容应对,群策群力,在短时间内动员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有效实现“停课不停学”,充分体现了新型举国体制的优越性。
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既是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师生信息素养的重大考验,也是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检验,为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发展未来在线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在线教学
受调查7111份中小学教师样本中,绝大部分中小学教师表示在开展在线教学前进行课前准备,其中占前三位的分别是资源库中遴选课程、练习和作业(75.98%),准备在线教学网络设备(66.39%),将在线教育资源发给学生自主学习(46.8%),还有7.73%的中小学教师认为不需要提前准备。
在平台和资源选择上,疫情期间,中小学教师使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国家开放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63.69%)、省(市、区)教育云服务平台(52.81%)和校本资源库(35.77%),这表明国家和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占主导作用。此外,企业公益性资源(27.11%)也占有一定比例,但区域教育资源(24.3%)和骨干教师自制资源(31.81%)占比较小。
在线教学效果评价上,中小学教师认为前三位分别是在线提交作业(73.01%)、学生在线回答问题(40.36%)、在线测试(36.1%),家长在线反馈信息(27.08%)也占有一定比例。值得注意的是,在线教学效果评价中缺少对教师的评价和同学互评,且评价方式相对单一,缺少对在线学习贡献度、在线学习资源利用度等方面的评价。
在线教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上,中小学教师认为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师生互动不充分(39.78%),难以判断学生理解程度(39.29%),作业布置、验收和评价不理想(36.2%)。可以看出,如何保证在线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和加强在线教学效果评价,是今后在线教学要重点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中小学生如何居家在线学习
受调查62446份中小学生家长样本中,学生居家在线学习时使用最多的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占样本总量的73%,这表明手机作为当今互联网接入量最多的设备,具有使用方便、便于携带、不受地点限制等特点,在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在线学习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平板电脑的使用占样本总量的12%,电视占比5%,这表明在有些学生群体家庭中,可能存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不足的情况,需要利用网络电视进行学习。此外,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与其他设备分别占4%、3%与2%。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1%的受访家长表示既没有网络电视也没有手机等移动设备,如何充分保证这部分弱势学生群体在线学习的权利,是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学生在线学习内容上,语文、数学、外语占绝对优势,总占比均高达90%以上。其他课程,如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科目,均占比30%以上。值得关注的是,心理健康教育(62.6%)与体育(55%)课程,在在线学习课程中达一半以上,仅次于语数外,音乐(40.1%)和美术(40.1%)也有不小的比例。还有很多学校通过跨学科主题探究、项目研究等方式开展安全教育、科普教育、生命教育和责任教育。可见,大疫之下学生居家在线学习内容较为丰富,但在线学习课程不太平衡,有些非主干课程占比较小。
学生在线学习态度上,持比较喜欢态度的学生占样本总量的57%,非常喜欢的学生占样本总量的11%。对在线课程不太喜欢的学生占30%,而极不喜欢的学生仅占2%。并且,59%的家长表示子女基本适应了在线学习,能够通过在线学习获取知识,11%的家长认为子女完全适应了在线学习。此外,27%的家长认为子女不太适应在线学习,3%的家长认为子女完全不适应在线学习。总的看来,疫情期间,大部分学生对在线学习持肯定态度并能够适应,但还有1/3的学生持消极态度并且难以适应居家在线学习。
学生在线学习专注度上,12.85%的家长表示子女在线学习过程中表现得非常专注,会认真倾听、做好笔记等;57.9%的家长表示,子女在学习过程中比较专注,26.98%的家长表示子女在学习过程中不太专注,2.28%的家长表示子女极不专注,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课,在线教学没有任何效果。
总的来看,超过七成的家长表示子女在线学习过程中能够集中注意力,约三成的家长表示子女在线学习过程中不太专心或完全不专心学习,这表明在线学习专注度是影响在线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长如何看待居家在线学习
对疫情期间学校开展的在线教学的态度上,49%的家长表示非常赞成,认为学校开设在线教学课程,是大疫之下的应急之举,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无法开学带来的负面影响。36%的家长持比较赞成态度,认为在线教学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但无法完全替代传统教学。12%和3%的家长表示不太赞成或不赞成,认为在线教学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疫情期间,家长辅助孩子居家在线学习占前三项的分别是在线学习督促提醒(74.81%)、下载和上传作业(50.54%)、登录学习平台(47.25%),认为影响孩子在线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学生自控力(62.66%)、家庭学习氛围(48.60%)、学习资源是否有趣(28.15%),担心孩子在线学习的主要问题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学生的视力(78.04%)、沉溺网络(60.43%)、缺乏有效监督(42.86%)。可见,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在线学习效果有赖于家长的从旁协助和学生的自控能力。
对于疫后是否增加在线学习内容,62%的家长表示支持,38%的家长表示不赞成。在线学习具有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获取优质教学资源、可重复观看等特点,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结果。而在线学习也存在过多依靠学生学习自主性、需要家长配合、实时互动感不够等缺点。家长的支持是在线教育重要的一环,超过六成的家长表示支持增加在线学习内容,而尚有38%的家长表示不支持。在线教育在未来发展中,还需不断完善,确保在线学习效果。
疫后中小学在线教育路在何方
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4041亿元,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预计将达4538亿元;在用户增长上,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2.61亿人,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3.09亿人。可见,在线教育将成为一种主导的教育模式。那么,疫后中小学在线教育如何发展呢?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加强。
加强在线教育顶层设计。科学预测未来在线教育发展规模和需求,加强对未来在线教育投入、在线教育资源和平台、在线教育环境、在线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规划。注重在线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学校等方面的积极性。
优化在线教育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认真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大力实施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大力支持以“三区三州”为重点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尽快补齐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短板。重点支持城市薄弱学校和农村小规模学校在线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的完善,消除疫情期间暴露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网络环境建设上的瓶颈,缩小城乡不同学校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
采取投入倾斜和上网优惠等政策。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中央和省级政府优先发展城乡边缘和落后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对城市低阶层子女和农村偏远地区学校信息化投入倾斜。实行上网折扣或免费计划,并对网络运行商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将城市低阶层子女和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的上网设备纳入新一轮脱贫攻坚计划,保证相对贫困学生的切身利益。
整合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和管理平台。利用企业、教育机构、用户共同构建的机制,形成多元主体建设模式,发挥各种主体要素的优势,利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共同推进优质在线教育资源生成和可持续进化。鼓励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积极推动在线教育资源建设。同时,探索跨地区、跨学校的在线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共享。做好在线教育资源的整合、梳理和遴选工作,精心遴选和推荐适合学生的优质资源,切实减轻学校收集、整合资源的负担。
实施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计划。将教师网上指导、师生互动、作业批阅、学情分析、答疑辅导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培训重点,让教师熟练使用教育资源智能检索工具、跨越时空教学的可视化展示工具和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评价工具。并且,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特点的课例和教学法培训,培养教师利用新技术开展个性化教学的能力,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提升应用数据开展教学和评价的能力,提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在线学习的能力。
采取多种在线教育评价方式。一是多途径对学生进行评价。主要包括重视学生在线教学参与度,如平台登录次数、平台在线时长和对学习材料的点击率;量化学生在线教学表现,如作业是否按时提交、测试成绩的高低和是否遵守平台规章制度等;重视学生在线教学贡献度,如上传有较高价值的在线学习资源和为其他同学提供技术性帮助等。
二是多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人机互评和同学在线互评。前者是通过数据挖掘软件和可视化分析工具分析在线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偏好,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教师根据在线教学中的学生学习偏好和行为习惯,改进在线教学策略和方法;后者通过同学互评增强学习者在线学习的动机,加深学生对在线学习知识的理解、内化与思考。
作者:付卫东,系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员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8月刊
投稿、转载或合作,请联系:eduinfo@cernet.com
往期推荐
扫码二维码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