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资料成就大数据!十个鲜为人知的个人资料私隐威胁


近年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都有很多小游戏需要利用用户的样子或资料,看似为你分析度身订造的结果,其实已悄悄地将你的资料收入大数据库,以后在该网站看到的所谓「大量资讯」,其实都已经是根据你的喜好分析好的「资讯」。



更重要的是,这些个人资料都是用户自愿提供的,即使有关机构一直有私隐专看守着触犯条例的个人名机构,但其实中间有很多灰色地带存在,而市面上更有很多不法分子用不同的方法盗取客户个人资料,威胁到私隐。以下为首十位对私隐的威胁及引申的后果,看看哪个令你感到最惊讶?



01


数据匹配



当你以为你的资料只是因为某一个产品或服务而提供给某家公司,有机会其实资料已供该公司旗下其他子公司使用,用途广泛于你所知道的。


02


「无害」的应用程式



有一些手机应用程式看起来完全无害,好像是预计你老年时长怎样的小程式。这些生物识别资料,如脸、视网膜或指纹,甚至声音识别都是身份盗用中会用到的个人资料。



03


社交媒体的「测验」



网上有一些测验是根据你的性格推断结果,比如说你是迪士尼里的哪位公主 、你是哈利波特的那个角色等,这些测试看起来都无害,可是就可以拿到你的个人资料和喜好,平台可以利用你所选择的去植入不同的广告去你的社交平台账号。



04


位置追踪



一直开启位置追踪看似方便,但其实可以令某些应用程式建立一个你近乎完整的个人资料档案。



05


旧电子器材



旧电子器材里有很多已储存的个人资料,所以在更换新电脑或手机前,记得要删除旧电子器材的资料,和安全地回收器材。



06


「智能」器材



当你考虑要买一台智能咖啡机或其他可接驳上网的家用电器,不妨也考虑买一台比较简又不「智能」的电器,因为这些「智能」电器的系统程式不一定定时更新,那防护系统就不够好,令所有连到这系统或网络的电器都有机会受不法分子攻击。



07


访问权限



访问权限应根据工作冈位所须来设定,如果权限超出该冈位的工作范围,可能会引申出其他问题。


08


未知



私隐威胁日新月异,你今天提供的资料有可能在将来没有预料地被操纵,所以最好是只提供最基本的所需个人资料。


09


监控资本主义



这个专有名词是指公司视客人的个人资料为原材料,为它们设定一个价钱,并将它们卖给想要预计客人的行为而作出推销的第三方。



10


欠缺美国规管



如果你在美国做生意或跟美国承包商有生意来往,要注意有很多国家的管辖权都只有有限甚至没有法定有关保护私隐的条例,如果你的资料没有被正当处理,在上述管辖权内只有有限的追索权。



看到以上的问题,是时候想想自己会在什么情况不小心泄漏了自己的个人资料,以下几个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网上保护个人私隐的意识:





01

密码每次重新输入,不要使用手机或电脑帮你记着


02

使用浏览器访问网站后,定期删除浏览纪录及Cookie



03

应用程式中的小游戏要小心阅读该程式的使用同意书,是否会将资料作其他用途



04

如果不同意某机构在其他地方使用你的资料或基于你提供的资料对你进行推销,记得在提供资料时清楚标示





防范的方法有很多,至于有多可行就视乎大家愿不愿意多做一点工作了。




往期推荐


iPhone支持戴口罩面容解锁啦! 

2021「年度网络热词」新鲜出炉!你都懂什么意思吗?

5个居家运动推荐!足不出户在家就能瘦!

了解更多Fido相关资讯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