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102本书©70《西方哲学史》——伯特兰·罗素
文炳邀您,阅读前先思考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他们是什么关系?他们的关系给你带来什么启发?
文炳邀您,阅读前先思考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他们是什么关系?他们的关系给你带来什么启发?
本书简介
作者伯特兰·罗素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伯特兰·罗素为无神论或不可知论者,与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一同创建了分析哲学。1950年,因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罗素认为西方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来自科学和宗教两方面的影响,并据此把西方哲学发展史划分为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近代哲学三个时期,揭示了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与宗教、社会团结和个人自由是如何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且一同与哲学交互作用的。
今天,我们分享书中的三个内容: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近代哲学。
01古代哲学
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奴隶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在东方埃及和巴比伦的影响下,文化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西方哲学史在这里开始了它的第一个发展时期——自然派哲学。
第一位哲学家是米利都人泰勒斯,他认为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水是生命之源。
毕达哥拉斯建立了一种宗教,灵魂是不朽的。他说“万物都是数”,他最伟大的发现是直角三角形的命题,把数学与神学相结合,影响了整个哲学史。
神秘主义者赫拉克利特相信万物都由火生成,都在变化着。恩培多克勒综合了前人的学说,认为大自然由土、气、火和水四种元素组成,用“爱”和斗争来解释变化。
第一个把哲学介绍给雅典的是阿拉克萨哥拉,他认为万物都可以无限地分割、最小的物质也包含着各种元素,心是一切运动的根源。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是原子论的创始者,他们相信大自然由无数形状各异的原子组成,它们是永恒不变,不可分割的。
自然派哲学关切的是自然界的本质,雅典哲学家则以人为中心,代表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了整个欧洲。
苏格拉底认为他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生出”正确的思想,称自己为哲学家,承认自己的无知。他批评各种形式的不公不义和腐败现象,向地方势力挑战,最后被判死刑。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苏格拉底的死让他看到现实社会与理想社会之间的冲突,他创立了学园教授哲学、数学和体育。他的理型论认为物质背后必定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他的《理想国》用人体构造来解释,社会必须由哲学家来治理,女人和男人一样能有效治理国家。
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所拥有的每一种想法与意念都是透过我们看到、听到的事物进入我们的意识。他把所有事物都分门别类,创立了逻辑学。他描述了三种良好的政治制度: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他对男女两性的错误见解,影响了整个中世纪,连教会也歧视女性。
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诞生地,西方哲学史上各式各样的思想学说都可以在古希腊哲学中找到自己的起源。
02天主教哲学
公元400年到公元1400年,是欧洲中世纪,这个时期被称为“黑暗时代”,基督教文化是统一欧洲的力量,罗马主教是天主教的最高领袖,被称为教父。教会关闭了柏拉图学园,修道院垄断了所有的教育与思想。
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统治者,它支配了中世纪的世俗权力和精神生活,哲学不过是用理性解释信仰的工具,成了神学的婢女。中世纪的主要哲学问题是神与人、天国与世俗的关系问题。
天主教哲学最初的阶段由圣奥古斯丁占统治地位,第二阶段以圣托马斯·阿奎为高峰。
圣奥古斯丁认为上帝自虚空里创造了世界,事物只有好的,没有坏的,邪恶是来自人类的不服从。他坚决支持圣经的说法,否认人有权批评上帝,不过他仍然强调人是有灵性的。
圣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一书中说:“一部人类史是天国与世俗之国之间的奋战历史,他们互相争夺对个人的控制权。”当时教会与各国争夺主控权,上帝之城成为教会的代名词,一直到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才有人敢驳斥“人们只能由教会得救”的观念。
十二世纪末,人们对自然科学重新燃起兴趣,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再度受到重视。这段时期最伟大、最重要的哲学家是圣托马斯·阿奎。
圣托马斯·阿奎是试图使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与基督教教义相容共存的人之一,他认为哲学、理性和基督教的启示与信仰之间并不一定有冲突,它们往往是相通的。他说上帝确实存在,可以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来证明主的存在。
圣托马斯认为用理性可以体认到周遭的事物,必然有个“目的因”,上帝通过圣经,通过理性向人类显现,世上既有自然神学,也有信仰神学。圣经教导人们上帝希望人类如何生活,也赋予人类良心,分辨是非善恶。
03近代哲学
教会的威信衰落,科学的威信逐步上升,哲学与科学逐渐脱离教会的神学。十五与十六世纪发生了两大变动,即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一切又以人为中心,提出“回归本源”,人文主义精神使得人们对人本身和人的价值重新产生了信心,认为人是极其高贵的。
文艺复兴在政治学中造就了一个卓越的人物一一马基雅弗利,他第一个明显地摆脱了神学和伦理学的束缚,为政治学和法学开辟了走向独立学科的道路。他主张国家至上,将国家权力作为法的基础。他的《君主论》主要论述为君之道、君主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本领、应该如何夺取和巩固政权等。他是名符其实的近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近代哲学始于笛卡尔,经历了巴洛克时期和启蒙运动,跨越到了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在艺术、文学和政治上都把人作为一种美感上的愉悦观照对象、典型的浪漫派是把笼子打开,欣赏猛虎消灭绵羊时壮丽的纵身一跃。
卢梭首先提出了“回归自然”的口号,大自然就是一个大“我”,浪漫主义哲学家认为自然与精神都是同一事物的显现,将“世界灵魂”看成一个“自我”。
在黑格尔之后,哲学出现了一个大的转折点,不再有庞大的思考体系,而是“存在哲学”和“行动哲学”。马克思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他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离开实践的思维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马克思的哲学观点,让我们彻底的改变了看待世界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正如马克思说:“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总结
总结一下,我们分享了三个内容: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近代哲学
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中谈到“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哲学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我将和你一起,见证更好的自己。
五官同感思维导图:引发思考
XMind竖屏导图:内容层层剥茧
Tips:今天必读经典《西方哲学史》的分享就这里,如果给你带来启发,不妨翻开这本书,开始遇见更好的自己。
思维导图102本书系列:
0.开营:102本经典的正确打开方式
1.阅读测试:你真的会读书吗?
2.阅读方法:可快可慢的读书法
3.阅读工具:阅读中的辅助手段
4.阅读感受:阅读之后要有读后感
01《暗时间》——刘未鹏
02《布鲁克林有棵树》——贝蒂·史密斯
03《断舍离》——山下英子
04《定位》——艾·里斯 杰克·特劳特
05《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
06《富爸爸穷爸爸》——罗伯特·清崎
07《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
08《反脆弱》——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09《富兰克林自传》——本杰明·富兰克林
10《干法》——稻盛和夫
11《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12《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
13《黑天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14《横向领导力》——罗杰·费希尔/艾伦·夏普|译者:刘清山
15《激荡三十年》——吴晓波
16《经济学原理》——N·格里高利·曼昆
17《基业长青》——吉姆·柯林斯/杰里·波勒斯
18《金字塔原理》——芭芭拉·明托
19《刻意练习》——安德斯·艾利克森
20《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录》——彼得·考夫曼
21《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J. 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22《人性的弱点》——戴尔·卡耐基
23《少有人走的路》——M·斯科特·派克
24《拖延心理学》——简·博克、莱诺拉·袁
25《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
26《小狗钱钱》——博多·舍费尔
27《学会提问》——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
28《心理学入门》——(德)格尔德·米策尔
29《引爆点》——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30《跃迁》——古典
31《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丹尼尔·科伊尔
32《影响力》—— 罗伯特·西奥迪尼
33《致加利亚的信》——阿尔伯特·哈伯德
34《正面管教》——简·尼尔森
35《自控力》——凯利·麦格尼格尔
36《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
37《专注力》——于尔根·沃尔夫
38《从一到无穷大》——G·伽莫夫
39《给世界的答案》——[美] 斯蒂芬 ·温伯格
40《哈默手稿》——列奥纳多·达·芬奇
41《看不见的森林》——戴维·乔治·哈斯凯尔
42《昆虫记》——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
43《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44《生命是什么》——埃尔温·薛定谔
45《物种起源》——查尔斯·达尔文
46《自然史》——[法]布封
47《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
48《波峰与波谷》——阎步克
49《白话史记》——司马迁
50《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昔底德
51《草原帝国》——(法)勒内·格鲁塞
52《大清十二帝》——李思平
53.《光荣与梦想》——威廉·曼彻斯特
54《极简欧洲史》——约翰·赫斯特
55《菊与刀》——(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56《这里曾经是汉朝1》——月望东山
57《品三国》——易中天
58《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59《三国演义》——罗贯中
60《隋唐五代简史》——吴宗国
61《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62《细说宋朝》——虞云国
63《道德经》——老子
64《大问题》——罗伯特·所罗门
65《理想国》——柏拉图
66《论语》——孔子及弟子
67《孟子》——孟子及弟子
68《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
69《社会契约论》——让·雅克·卢梭
点击在看,发表你的感想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文字完整版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文字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