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年贺词 | 新春常喜,风禾尽起

大帅 Good Good Life 2022-07-17

青禾,以这样的名义来行走江湖,已半年有余。


回望这段时间,也有些不真实感。莽莽撞撞地闯进来,很多事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看似练就了一番武功,可刀不锋、势不强,就去各大门派挑战,鼻青脸肿自是常态了。


后悔什么的,未曾有过。只因有星光为伴,洪钟大吕之音不断,心胸激荡,热血澎湃。

既然上了路,踏歌是行,踩泥也是行,一步步走下去,落脚点自然是性健康。


从14年触及这件事,慢慢探索学习,已经7年半了,实在欢喜得很。年初辞职,竖起旗子,拉开架势,准备大干一番,却不想赶上疫情反复,喊破喉咙也无力施展。所幸,那时候南医“率先”开学,便做了今年第一场培训。人不算多,精气神都在,预计八点半结束的分享,不出意外地到了九点。


出门的时候,吉利蛋陪我走了一段。那时候校园没有多少人,抬头一轮半弯的月。那时候,心里畅快自在,便和她说,我觉得自己真的是干这件事的。她也点头应和,“大家都这么认为的”。这一句可以和“全程没有看手机”、“大帅老板,你别怀疑自己的人格魅力啊!”并列为本年度对大帅的最佳认同前三甲了。


做性健康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野心了,性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健康是人与自己间的平衡,若是能做好这一点,想来生活中的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而从工作的具体性来看,性病、妇科男科就诊的基本流程和一般求医问药的差异性不大,但由于性的敏感性,能更好地诠释医患感受间的差异(用叶错小姐的话就是,一不小心做大做强了,这个模式或许就能推动起来了)。

没有哪一年,人们对“健康”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渴望。2020年的时候,虽说有些措手不及,平常的生活被肆虐的新冠肺炎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全国相近的状态,让时间流逝,可生活似乎并未脱节,而它也逐渐在长期地“休息”中构建了新的平常——健康码、行程码、48小时核酸……是补充的“程序运行插件”。


到了2021年,点状爆发的随意与必然“封禁隔离”之间的冲突,以及周遭时间依旧流动而唯独自己在待机的感受,都让人对“健康”倍感珍惜。


新冠肺炎的无常,使人们有一点可能和之有关的病症都会惊慌——发热、乏力、干咳、腹泻、眼红……只是这几种情况,又实在太过平常,让人想防又不可得,哪一天突然有了病例,你也就只能“听之任之”,配合防疫。


对此,我是很无奈的。自己做组织,也算是一场投机——我判断疫情在今年会被控制,大家的健康意识会加强,对于健康相关的活动的需求也会增加。结果刚注册下来没两个月,南京就出了疫情,啥也没法干,我也体会了人生第一次居家隔离的黄码待遇。


不过,大家虽然关心新冠,但对“健康”的需求可能没什么变化,身体略有不适,也不过“多喝热水、早点睡觉;注意休息,快点吃药”,多半还会撑着病躯把工作做好,毕竟“轻伤不下火线”——烧到38.7℃还在努力赶完这行代码,疼着感觉就要窜稀也要把这个图纸画完,有个磕着碰着,只要还能站着就先把活动做好……事情真得紧迫到非如此不可么,或许确实,或许非然。此时在影响着拨弄方向盘的命运之手,未必是从感受器直观传达的信号,而是内心对生活的掌握感。

虽然说,现在看病主要还是生理指标,不过慢慢主流的健康观念还是会用上WHO推动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即不只要肉体没事,心理和社会关系层面也都完好才算健康。


这本是让大家关注到不同问题的存在,只不过这也把健康摆在高不可攀的位置。仅以我个人算不得代表性的观察,几乎是没啥满足要求的健康人了——大学宿舍6个人,5个慢性肠胃炎,3个腰椎脱出、颈椎错位,2个有轻度抑郁,还有1位有先天性心脏病……这些是伴随终身的了,更别说偶尔出现的发热、腹泻、摔伤等,一年之中总会来上几次。原本不痛不痒已经有些难处,在这样的定义下,你不是得病了,就是在得病的路上。


可你要是问我,你健康么,我大抵还是会给出肯定回答。这并非依托我上一份体检的专业报告(五年前的研究生开学体检),也不是说我讳疾忌医,“寡人无疾”(作为医生家属,我还是很清楚自己从头到脚的问题),而是我现在的生活状态——虽有轻微不适,但仍能自然正常地去进行我计划的事——让我如此认为。在我写下这段话的时候,身边同事说,“我现在站一会儿腰就不行了,真是老了”,只不过她20来岁的面容,实在没法和老联系起来。


可我确实能够正常地进行工作生活么?


打字一个多小时,我就会感到颈部肌肉酸痛,这是第二颈椎半脱位导致的,同时干眼症也会让我眼部充血,发热,发痒;出差的时候往往会应激腹泻,着急了还会胃痛,这自然是肠胃炎惹的祸;以往话说多了,会有些嗓子沙哑,这是慢性咽炎的症状,现在还会有些胸闷气短,一直没时间去查……


可即便如此,回应的那一瞬间我还是认为自己是健康的。

这是一种冲突——我们所追求的健康与日常感受的健康并没有完全匹配,当一些问题被慢慢适应,它会像新冠一样,成为新的生活的基础。可这个“地基”并不牢固,需要一些插件(药物等)来维持,随着问题的叠加,身体的不适终会超过某个限度,以更严酷地方式让你承认自己病了。我们会瞬间感到自己被整个生活抛弃——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垮就垮了呢——超过疾病本身的失落感由此而生。


在感受的健康与实际的疾病之间,看病难,是“生活的疾病”。如果我们以“生活适应度”来定义健康,那些打乱生活原本节奏的事,都可以被视作是一种“疾病”,或者说是“病原体”。


当疾病出现,除了身体受到的影响,生活的正常节奏也会被打乱——我们必须考虑面对疾病,甚至说会以其为重心来重新构建计划。可是,当这个问题被认为尚未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的时候,看病所需要的“单独留出时间”、“面对繁琐的程序”、“结果与处置的未知”,以及其它折腾困难的情况,都需要我们调动极大的力量,让原本的生活出现颠簸,乃至脱轨,这些都在阻碍我们去面对实际中的健康问题。


性相关的疾患,尤为甚之。除了客观存在的问题,性的敏感也使得人们在谈及它的时候,往往不愿意暴露太多,即便对方是医生。而得了性病,又让这种性的经历添加了一些不被世俗接受的可能,让人陷入了一种被审判的境地,轻易就会被打上“不良”的标签。这是一种“社会疾病”,而得了这种病的人,生活的节奏更会被打乱:身边人的有意无意地差别对待,社会舆论或强或弱地肆意评判,网络交流可有可无地触及疼痛,都让你不愿去面对这个问题。


但,我们就是要去面对这样的情况——让人们在那些可能会觉得不想、不敢、不愿的时刻,能够去自然、自在、自由地表达问题,让人们不因自身的表达而受限,获得想要的医疗资源,拥抱健康的生活。

我在南京二院(艾滋病感染者定点医院)待过一阵子,做了一个多月的感染者访谈。印象比较深的有一位18/9岁的,聊了几个常规问题后,ta便问我“可以抽个烟么”,我说“可以的”。似乎在烟雾和尼古丁的安慰下,他的思绪可以不那么刺痛。


“我其实不想来检查,检查出来又有什么用呢!我当时就想着,这么过呗,等到啥时候发病了,就死了呗。反正这种病得了也治不好,知道得病了,我反而不知道怎么过了。我这样的家伙,死了也挺好。”


那段日子里,这样的表述也听过些许,虽觉得对方想要自杀,却也不知道怎么去做,只能挤出一句话:“现在也查出来了,就好好治疗吧。”

“你说的也是。你是不是特别看不起我这样的人?”

“不会的……”

“是的吧,我这样的感染者,你见过多少个了?”

“几十个吧。”

“见得多了吧。”他咧嘴笑了笑,不过,烟雾下的笑在我看来没有那么阳光,曾经的阴霾并不会因我轻飘飘的话,便被吹散多少。


艾滋病的检测是现有艾滋病预防的关键所在,WHO有三个90的战略目标——90%的感染者都能被检测;90%的确证感染者都能服药治疗;90%的治疗者都能有效控制。今年的情况——我们很好地实现了“第三个90”的目标,而前两个还需多多努力。


横亘在艾滋病检测前的问题,除了不知晓、没预料之外,对于检测过程与阳性结果的担忧可能是更严重的阻碍——一个多疑的眼神,或是一句看似关心的话,都可能都会对人们的检测意愿产生影响。

另一个最近常出现的问题是HPV,因为有疫苗的诞生,因为和宫颈癌的联系,许多人都希望在26岁之前完成注射。国家有两癌筛查(宫颈癌和乳腺癌)项目,听闻朋友说道,在做检查的时候,有人会说,我打了疫苗,就不用做检查了。却不知道,和打疫苗相比,每年的例行检查其实是对宫颈癌预防更重要的手段。


不花钱的宫颈癌的筛查,为啥让人不想测呢?有这样几个地方对于被测者是困难的:1、脱下裤子;2、插入阴道窥镜;3、刷子刷取脱落细胞。与大多数妇科检查类似,在整个过程的介绍中,被称作“不会有特别的不适感”。有一位做过妇科阴道镜的朋友吐槽说,做了一次阴道炎的检查,感觉像是被机器强奸了。这个过程,或许来说生理上的痛感确实没有多少,但性的特殊放大了心理的敏感,脱下、插入、刷取时的突兀感,又扩大了在未预期的状态下遭受检查的心理抗拒。


这种抗拒无处安放,变成了阻碍我们再一次去检测的关卡。你可能会说,这就是自己想多了。那么,又是什么让人想多了呢?


曾经陪人去过急诊室,当事人突发剧痛,在医院苦苦哀求快速止痛,可从医疗处置的角度,在诊断之前不能开止痛药,这样会掩盖真实的病因。可患者不知,学了几年医的我也不晓。当时的情况下,又如何让人不心生愤懑悲凉之感呢?


感受是真实的,它受到许多方面的影响。当身体的痛楚达到某个限度的时候,人们会想要把自我掌控的权利交给专业人士,以求获得片刻的安慰。这种痛楚也同样可以消弭掉性的敏感,可是尚未到这种程度的时候,性的敏感、疾痛的担忧则会加大原本不适的感受。如果说某一种状态只是为了解决我自身的某种担忧,亦或是可以忍忍就过去的事情,那么,我为什么要付出费力与领导请假、心理上的不适、生活轨迹的改变等代价来体验一下呢?

我是希望你去体验的,机构的工作方向也是希望能够降低你获取相关资源的难度。今年有几位朋友做了手术,问题不大,所幸发现的较早。有人和我说,一定要每年体检,有些问题早发现早治疗。口上应承,心里认同,可我却做不到。究其原因总归是觉得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以及去做检查抽出的半天一天,好像会因此错过一个亿。


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并没有多么了解。不过,检测的结果也只是一种参考,并非说指标都符合就代表自身是健康的,也不是说出现了一些指标的差异,你就陷入了“疾病的深渊”。现代医疗的基础,在于依靠检测手段为医生的判断构建完整的证据链,但你是否要进入治疗,还要看你的临床症状,以及现有医疗手段的可行性。不知道你有没有过相似的经历,觉得浑身难受,检查下来却指标良好。也有一些问题,虽然发现,却处于当前医学水平没法处理或者不急于处理的状态,只能观察、休养,此时,我们就要学会和这种“疾病”共存了。


写到此处,好像跑题得有些远,近来思绪堵塞,写东西往往搜肠刮肚,有堆砌之感。回头重读了一番,又觉得每一句都想留下,也就权当借贺新年之喜,跟大家聊聊青禾所想所做之事——希望人人皆不因自身的状态和表达而受限,都能获得期望的医疗资源,并实现健康的生活。


对于初创的组织来说,第一年很重要,也很难,一路上跌跌撞撞,能够活下来着实不易。原本比较明晰的事,做起来又变了模样;原本觉得一个人也能做好的事,却发现见高山容易,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铺好却是极难的。这段日子,多亏有许多前辈朋友帮扶支持,南京二院、南京阳光中心、三一基金会、爱德基金会、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南京市疾控、南京市慈善总会、南京市红会、江宁疾控、江北公卫中心、西安光源、名流安全套等诸多提及未提及的,有钱出钱,有经验给经验,才让咱们不至于摔得太惨。


虽然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但是小问题积攒多了,也就没啥机会去管“大行”了。很多时候,我陷入了“想当然”的状态,一股劲地应承安排,却没考虑清楚,也没想到其他人对于情况的了解与反应。行事风格上,我还是偏向于靠着自己“临场应变”的手段来应付,许多事做起来有些瞻前不顾后,大处虽然落实,小处却很杂乱。多亏各位包容宽慰,为我找补修改,又多勉励加油,各位小伙伴执行之时也完善许多细碎,才支撑下来。

今年同你我伙伴联系密切,学到了很多,不仅是性教育,也了解了一个成熟的组织该如何运营、发展。今年承接了你我伙伴讲师培训的活动,几易时间地点,终于落实。这次活动既暴露了咱们在项目执行时如何协调安排的战术层面的问题,也学习了如何明确组织发展方向,制定战略层面的思考——耀华老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你我伙伴的发展情况,介绍了你我伙伴的发展战略规划,我可是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一点。而这次活动之后,原本有些漂浮的我,也慢慢找到一条线,好好地落在地面,看看今年能不能小跑起来。


前段时间开了年会,和大家交代了2021年做的事,也讨论了今年要尝试的一些东西,详情大家就看青禾的年报吧,这里便不多赘述。其中,留下了七个奖项,便是之后志愿者表彰所用的名头了,在此做一下介绍阐述:


 走南闯北 ——本年度出差或远距离活动最多;

 无处不在 ——本年度参与活动最多;

 有求必应 ——本年度群内接活最多;

 千里传音 ——本年度非南京伙伴线上参与活动最多;

 百万写手 ——本年度公众号推文单篇阅读量最高;

 时海冲浪 ——本年度参与活动种类最多,且本职表现优秀;

 神仙设计 ——本年度海报设计最佳;

希望大家今年多多努力,来争取这些奖项。在轩轩和艾无的绘制下,仪式感拉满,希望2022年可以玩出更多花样来。就像上面所说的,新的一年,我们会小跑起来,千头万绪也有一端,所有事情都会慢慢上线,希望我依旧有福气得到大家的陪伴。


这一年来,每当我颓废无奈时,都会有伙伴予以安心的支持。“不管怎样,我都在这里陪着你”、“你所说的那些宏大的东西,我会真的带着憧憬和期待,想要参与到里面,实现我们的愿景”、“你就在外面折腾,我就守着这里”、“你和我说就行,我可以抽时间来做”、“我好喜欢青禾啊”、“你有事找我就行,我都在”……写这些话的时候,大家的声音好像又响起来,盯了一天电脑而发热的眼睛感到了一点清凉。


21年的2月3日,是立春,也是我们以益起的名义开展的第一场活动。宣传活动的时候,用了这样一个宣传语——“我所立处,界分冬春”,既是指此时节,也是希望我们所做的事情能带来冬春之变换。在自然界需要地球转一圈,而在人间,就得靠咱们一步一步走出来了。说起来也是有趣,我总把这一天记成了3月2日,可能是没想到事情开始得那么早,以至于我查证的时候,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一开始想的机构的名字还是“益起”,最后却叫了“青禾”,所以我一开始是不太待见它的。后来,不知道查什么,看到了一个成语——风禾尽起(指顺应天意,如有天助),那时候已经确定了两个项目——培风和益起,再配上青禾的组织名,真的是命运的安排。


我想着,以后的每个2月3日都能写上这样一篇新年贺词,既谈一谈这一年经历的事情、自己的想法,也算是和老友聊一聊新年期盼。若是大家也想看到,希望可以12月底就提醒我一下。之前为成长营写结课贺词的时候,年头写到年中,几易其稿。今天这篇,从立意到成文也用了大半个月,着实大帅老矣,提不动笔了。

十四五年前,看过一部动画,叫“芭比彩虹仙子”,故事是一位没有翅膀的仙子解救大家,自我成长的故事,在第一集的冒险中,她遇见了一位年长的淑女,她们围坐桌边,共有六个杯子。大仙女为所有的杯子都倒了水,小仙女就问,我们是不是还要等其他人。大仙女笑了说:“这是为我的朋友准备的,还没认识的朋友”


这句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为何还没认识的,会被称作朋友呢?这是一种强大的表现。直至今日,我也愿意以“朋友”的视角去看待所遇所见的人或事。虽然,会有许多事情我们无法控制,可能会被伤害,但也会有许多美好的事因此出现。


因新冠疫情的爆发,咱们基本上没办什么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九九竟能筹款一万八千多元,算上腾讯的配捐,也有两万三千多,实在超出预期多矣。这既有老朋友帮忙转发宣传,捐款捐花,在群内帮忙维持秩序,也有许多仅蒙面和未曾想过的朋友参与其中,不少人“一掷千金”,一句“真的感谢有你们在做这些事”让遭遇严寒的我们,顿时有了撑下去的底气,让我相信,明年会更好。


行文至此,也该收尾了。我本想写成喃喃自语那种感觉,可总是喜欢前后段连起来,结果却零落不堪,也辛苦你看到这里。在我准备创业的时候,看到了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其中一句“吾辈当躬身入局”深得我心。那时候辞职一年写下同伴春秋的王龙玺老师也在那年的跨年总结中写下“岁月以诚待我,我愿报之以歌”,也让我觉得世道虽艰,非不可行。


元旦的时候发了贺词,也用在这里,权当结尾——感谢你曾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在这未来的第一天,感谢我的记忆中仍有你,新年常喜,风禾尽起。愿你所求得圆满,所行在坦荡,性福快乐,益起健康。


作者丨大帅

图片丨大帅 轩轩

编辑 排版丨轩轩

校对丨大帅


 往期文章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查看)

益起健康是南京市江宁区青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品牌项目。益起健康想以一种“应对生活的适应度”来重新定义“健康”,并为处在社会边缘的人群增能赋权。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平台:Good Good Lif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