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城市治理的深意
这是广州的七彩骑楼。据大洋网报道,作为“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广州完善的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让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有奔头、有预期
中国各大城市正经历着重大且深刻的的经济和社会变革,公众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从物质向精神和服务发生转变。这对中国的城市治理构成了现代化、精细化等新的要求和挑战。
创新形式的城市管理涉及的范围广、难度大。例如,在当前诸如北上广等大型城市中,人口流动频繁,几百万的外来人口工作和生活,如何才能有效地将其纳入城市治理范畴?创新的治理模式需要大量借助科技手段,创新科技的创造主体是市场,而城市治理的主体则是政府,在创新城市治理过程中,政府和市场如何有效配合?当前的中国城乡一体化以及区域协同发展进程,如何对发展基础不同的区域采取精细化的治理手段,同时协调大城市、大区域治理空间内各类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如何扩大城市治理创新中市民参与的渠道,通过市民参与城市的发展而广泛地推广城市治理的应用,提升公众对于城市治理的满意度?
中国诸多城市在应对上述问题上的努力和成效有目共睹。而笔者要从经济、社会、环境和治理四个维度,给出BCG的理解和可能的应对之道。
从经济维度而言,要秉持“协同发展”与“多元包容”的理念,注重城市间的协同发展,打造多层次、优结构的产业生态与格局。
为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需要通过组织协同、空间协同与数据协同,加强城市间资源的配置和应用,确保经济资源最大化利用,促进产业协调发展。为促进组织协同,需要通过建立跨区域、跨层级的行政组织,协调各利益相关方面诉求,且本着城市群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统一的发展规划和资源统筹,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协同分工,实现城市群共同繁荣。为实现空间协同,需要注重交通基础设施、土地利用规划,同城市职能分工、经济资源分配的对应关系。为完成数据协同,城市间需要建立具有兼容性的数据采集、分析、应用平台,同时利用开放式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推动数据共享,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数据公开,鼓励城市群各城市间能达到共享的最佳实践状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入。
城市群各城市理应注重将产业分层,指导其发挥不同的功用,形成综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例如,识别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进行深度重组,优化价值;在技术革命驱动下加速布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下一代引擎产业,进行战略孵化;按照消费升级、制造升级、绿色发展和专业化发展的趋势重点发展相关产业,发挥这些产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保持制造业等城市经济的基石产业平稳发展。
从社会维度而言,要秉持“多元包容”的理念,坚持包容性增长,打破人群间的隔离,鼓励社交互动,并以知识和技能赋能城市中的低技能群体或弱势群体,促进信息的交流和要素的流动,促进相互理解。
要打破空间隔离。加强社区间的物理联系,通过公开活动、公益项目、开放展览、局部改造等多种方式加强弱势社区和族群,同外界的融合。
要打破知识隔离。充分发挥互联网资源的扁平化优势,普及数字基础设施和教学平台,并辅以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增强弱势群体的学习参与度。
要打破社交隔离。营造混合用途、开放多元、具有活力的公共空间和生活场景。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关注多元融合与交流,培养同理心,消除刻板印象,避免阶层板结,形成更为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
俗称“小蛮腰”的广州塔浸润在夕阳中。这座城市让外来人口以及年轻人充满好感。按照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毕业季租房洞察报告》,对不同城市毕业生租房情况进行的调查显示,广州是一线城市中毕业青年首选的就业城市
从环境维度而言,要秉持“平衡致远”的理念,寻求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设计,助力公众建立长远认知,坚持发展循环性经济,实现兼顾经济与环境发展。
关于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设计,具体而言,就是围绕生产、消费和居民生活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关的子环境系统,一方面设计资源利用的闭环,另一方面确保整个系统,从独立环节或完整闭环来看,存在经得起市场验证的可持续商业模式。
关于助力公众建立长远认知,具体来说,就是需要通过多层次的努力,将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和方法内化到市民文化中。在国家和区域层面,以顶层战略的形式将循环经济作为未来城市群发展的基本路线,借助立法形式将循环理念落实到生产、生活当中。以财政政策、产业政策鼓励绿色经济发展,并加强公民教育,培育长远认知。
从治理维度而言,要秉持“融合创新”和“多元包容”的理念,积极运用创新技术提供解决方案,并建立灵活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参与。
运用创新技术需要系统性的方案设计与评估机制。将创新技术运用于智慧城市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方案设计和测试,通过环境建模、方案设计、情景模拟和分析测算来实施。与此同时,需要搭建科学的框架,对应用科技潜在影响进行预测评估,预测潜在的影响,并遴选优先技术。
要实现社会各方参与共治,可以通过邀请学术机构、各类企业以及居民,以委员会或理事会制度定期就社区环境、营商环境、城市人文等议题共商共议,出谋划策,参与决策表决。
我们在享受城市化带来的福利、便捷、美好和繁荣之时,更应深知:随着20世纪末超大城市与超级城市的崛起,城市发展的种种不确定性被进一步放大,大城市的极化和虹吸效应“攫取”了周边城市的资源,造成了产业、社会等多方面发展的不顺畅。由此,城市治理的重要性愈发突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本文内容不代表彭博编辑委员会、彭博有限合伙企业、《商业周刊/中文版》及其所有者的观点。)
撰文:周园(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
编辑:方李敏
图片来源: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官方社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