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一次,普利兹克奖颁给了“用黏土盖房”的非洲建筑师

啊~City君! CITY来不 2022-06-22
北京时间3月15日晚22:00
202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The 2022 Laureate of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正式揭晓
建筑师、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迪埃贝多·弗朗西斯·凯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摘得荣誉

Diébédo Francis Kére


普利兹克建筑奖是建筑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自1979年设立以来,至今共举办44届,获奖者包括我们熟知的中国建筑学家王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以及“住吉长屋”的设计者安藤忠雄、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设计师伦佐·皮亚诺等。

作为该奖项的第51位获奖者,迪埃贝多·弗朗西斯·凯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是第一位获此奖项的非洲建筑师。

“(他)在极度匮乏的土地上,开创了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既是建筑师,也是奉献者,用极具个人风范的建筑语言和思想,通过美丽、谦逊、大胆和创新于一体的建筑,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人生……在技术革新、建筑使用和再利用方面,他展示了建筑的持久性与耐用性的意义所在,”对于弗朗西斯·凯雷,评审团如此表示:“(他)承袭和坚守了普利兹克奖项的使命。”

普利兹克建筑奖


建筑联接情感:“走出”非洲,回到非洲

1965年,弗朗西斯·凯雷生于非洲布基纳法索的小村甘多,这里是世界上最贫困的非洲国家之一,很多村子没有电、很难获得干净的水,也没有学校,7岁起,凯雷前往另一个城市生活,成为第一个能够走出村庄去上学的人,获得奖学金后,又前往德国柏林深造,开始了用建筑回报社群的理想。

弗朗西斯·凯雷在TED演讲:


建筑的意义是什么?

对凯雷来说,建筑关乎每一天的生活,是“感情”的载体。

他曾多次回忆儿时经历,夜晚的时候,大家围坐在一个小房子里听祖母讲故事,大家挤在一起,感受对方的存在,那一瞬间,空间被故事、声音所引导,被感情重新定义。

“群体”则是第二个关键词。

回忆童年经历,凯雷记得每次离开村庄的时候,村里的每个妇女都会拿出自己仅有的一个硬币送给他,他问母亲,她们为什么如此爱他,他母亲回答:因为每个人都希望为他的教育提供支援,每个人都希望他能学业有成,回来帮助社群——实际上,凯雷也是这么做的,求学期间,他动员校友捐出喝咖啡、抽烟的钱,支援他在家乡建学校。

2001年,通过筹集资金、和社群居民共同合作,他设计完成了职业生涯第一座公共建筑——甘多小学;2004到2008年,他和社群人们一起,先后扩建了教师公寓和校舍。现在,甘多小学已经被《纽约时报》评为“二战后全球最重要的25座建筑”之一。

甘多小学 © Erik Jan Ouwerkerk

甘多教师住房 © Daniel Schwartz


建筑融合空间:用黏土盖出可持续建筑

建造甘多小学的时候,凯雷遭遇了家乡人民的怀疑,直接原因,是他希望用黏土盖房子。

其实,在非洲,用黏土盖房是当地传统的建筑方式,但黏土房子狭小、憋闷、不通风,一遇暴雨就可能被冲垮,这让大家怀疑,“这就是他花了那么长时间在欧洲学习,而不是和我们一起劳动的原因吗?”

对此,凯雷和每个人交谈,告诉他们即使是传统的黏土也可以有创新和变化。

最终,他动员了村里的每一个人和他一起参与到建造过程中,并最终完成了这所特别的学校,所有建筑都采用黏土做主体墙,用钢铁和混凝土搭建屋顶,用最廉价的材料实现了坚固、实用、通风等特点——在高温闷热、一下大雨就洪涝的非洲,这些特点可以大大改善人们的居住体验。

他也创造了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新形式:双层屋顶、遮阳室、热质量、间接照明、风塔、交叉通风,甚至采用陶罐来通风、采光……这些方式逐渐成为他降本增效、改善村庄生活的建筑精神,并在政府的推动下逐步推广到其他村落。

甘多小学 © Keré Architecture

今天,社群、文化依然是他建筑设计的核心,他也依然在坚持使用当地材料、让建筑与当地风貌融为一体。2020年,他在布基纳法索库杜古设计落成的布基纳法索技术学院第一阶段,该建筑的主体就由冷却粘土墙组成,为了加速建造过程,这些粘土墙采用了现浇的方式,而当地常见的桉树被重新利用,成为波纹金属屋顶的衬托,不仅可以保护建筑,还能起到收集雨水、灌溉果园的作用。

布基纳法索技术学院 © Keré Architecture

2021年,他在肯尼亚Turkana湖岸边设计落成的肯尼亚‘狮子’初创园区(Startup Lions Campus),其灵感来自于当地常见的巨型白蚁丘。

肯尼亚‘狮子’初创园区 © Keré Architecture

使用根植于当地的材料,也能够创造出无限的力量,这就是凯雷一直传递的信息。

正如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审团所说:

“(他)的作品提醒我们,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势在必行……他向我们展示了建筑如何反映和服务于各地人民的实际需求,包括实用的诉求,也包括了审美的诉求。” 

本文内容根据网络公开素材整理

编辑:何文霞

版式:李子轩

所有图像的版权均归相应摄影师和艺术家所有,由普利兹克建筑奖提供

欢迎转发,如欲转载、合作等,请联系∶

hewenxia@modernmedia.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