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户型潮流:年轻业主追求开放式格局

装修中的 CITY来不
2024-09-07


60年来,新加坡的公共住房系统为数百万公民提供了标准化、可负担的住房。如今,面对变化的社会趋势和增长的富裕程度,新加坡开始给予购房者更多的设计灵活度。
建屋发展局将于10月在新加坡中部加冷-黄埔区的310套三居室和四居室公寓试行新户型。它们将拥有相连的客厅和卧室空间,重新定位的结构立柱被移至边缘。内部也取消了隔墙。
这些单位被称为“白色组屋”(White Flats),源自表示多用途地块的术语“白地”(White Site)。组屋(HDB)即新加坡的公共住房,传统组屋有1-4间卧室,最大面积约115平方米。许多组屋都设有储藏室,在1996年以来建造的所有组屋中,这一储藏空间也兼做防空洞,采用混凝土墙和大钢门加固。
白色组屋将帮助房主避免拆墙(有时是全新的)伴随的财务和环境成本。来源:建屋发展局
组屋机制使新加坡成为了全球住房自有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近90%。逾80%的人口居住在组屋中。如今,随着新加坡人变得更富有,更多人希望定制自己的生活空间。居家办公和家庭规模缩小等社会趋势也创造了对更大客厅的需求,同时减少了对卧室数量的需求。
“组屋作为公共住房,最初是千篇一律的,只提供一个基本住所,”设计事务所OWMF Architecture创始人杨思玲(Yong Sy Lyng,音译)说,“今天的情况不同了,大家希望量身定制自己的公寓。”
白色组屋将帮助房主避免拆墙(有时是全新的)伴随的财务和环境成本。她说她的客户中大约有80%已经想拆除隔墙,包括一个客户为打造舞蹈工作室拆除了卧室墙壁。但出于法规和安全考量,一些预制公寓禁止拆墙。
建屋局在电邮回复中表示,经过此次试点,他们将根据买家的接受度来检视在更多地点提供白色组屋的计划。没有隔墙这一点也会反映在价格中,目前价格还在等待最终敲定。
新加坡引入白色组屋为其涵盖越来越多“子市场”的公共住房市场加入了一个新的细分领域。从今年下半年起,建屋局为新组屋实施了基于地段属性的新分类系统。该系统将影响补贴金额、租赁限制及转售资格条件。
“建屋局过去之所以能为新加坡人提供可负担的住房,就是因为他们将一切都标准化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系副主任李宽玉(Kwan Ok Lee,音译)说,“但现在他们必须提供多样的选择,这也将带来额外的成本。”

新加坡公共住房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最初是面向走廊的长方形公寓,后来经历了许多变化。来源:建屋发展局

新加坡公共住房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最初是面向走廊的长方形公寓,后来经历了许多变化。2000年代以来,窗户改为面向外部视野,部分地区的公寓甚至面向海滨。2013年引入开放式厨房。2020年,部分公寓的老年购房者可选择增加一扇折叠门,为护理人员腾出空间。
虽然引入新户型可能会带来更高的成本和额外的劳动,但李宽玉表示从长远看,提供更多设计灵活性将产生积极的政策效果。例如,如果未来人口结构变化导致更多人独居,或新的疫情再次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白色组屋可能更容易改造成更小的户型。
提供更多不同选择是未来的方向,”李宽玉说,“对建屋局而言,这意味着他们必须持续追踪住房需求的变化,这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


欢迎转发,如欲转载、合作等

请联系∶hewenxia@modernmedia.com.cn授权



更多「城市住房」的内容请点击:

发放现金能否重塑美国城市社会保障?


“15分钟城市”之父重新阐述城市愿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ITY来不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