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A们零废弃的一天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万科基金会 Author 万科公益基金会


零废弃——做了就有意义。


TA们来自不同行业、年龄各异,但都是同“零”人——TA们之中有以身作则的零废弃理念倡导者,有节俭务实的生活行动派,还有以零废弃为事业追求的行业实干家。


零废弃早已融入TA们的生活,并给予其丰富的人生感悟。通过这些生活片段,我们能发现:零废弃——做了就有意义。


零废弃,是构筑在“尽可能避免产生垃圾”的实际做法之上的一种生活选择。


点击视频,看看TA们如何实践零废弃 🎬


🕡

▸6:30


大墨雨村还在等待朝阳将自己唤醒,李婷婷已经早早起床,为入住的客人准备早餐——他们将会吃到用堆肥种植的有机蔬菜。2015年,李婷婷来到昆明西郊的大墨雨村,创办了“麗日”永续生活体验中心。用土窑做饭,自己养鸡种菜,用家禽粪便来堆肥······田园般的生活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李婷婷说:“厨余垃圾能喂鸡喂猪的我们就喂掉,不能的就做堆肥。”图为用堆肥种出的蔬菜。


而在千里之外的北京,早高峰的序幕即将开启。屈树群在地铁上与房东交流搬家后的交接事宜,今晚,她将搬到新的住处。对普通人而言,每次搬家都会整理出不少早已遗忘的物品,扔掉一堆意想不到的垃圾。但是,屈树群每次搬家前都会将每件东西做好标记,再放到由包装纸箱改造成的收纳箱里,良好的分类习惯让她避免了这些常见问题。



🕙

▸10:00


太阳出来后,气温逐渐升高,塔拉准备从地里收工。每周,塔拉都会去村里待上两天,做堆肥,忙耕作;回到城市后,她主要负责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绿主张项目。通过vlog、开讲座等形式,塔拉不遗余力地推广厨余堆肥,指导大家如何制作,示范用堆肥种植蔬果。


塔拉表示,家庭厨余堆肥属于零废弃生活中比较高阶的一个层级,不过当我们能够亲手让废弃的厨余“垃圾”转化成能够滋养土地的“肥料”,成就感也是满满的


虽正值暑假,但韩李李也没有空闲。她任教于上海的一所艺术院校,除了日常教学工作以外,她也会经常参与各类公益活动,是环保圈内有名的环保艺术家。最近,她正忙着完成一件新作品,所用材料都是已产生的废弃物。在韩李李看来,废弃物可以是很好的创作材料,有时废弃物也能给她提供灵感。


韩李李说:“我的的特长就是把已经产生的废弃物做成艺术品。”



🕛

▸12:00


城市中心的CBD写字楼光鲜亮丽,但一到午饭时间,大量的外卖将涌入大楼,产生大量垃圾。面对这样的现象,莲蓬倍感心痛。出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她离开了建筑设计行业,加入公益机构自然之友。作为垃圾减量项目主任,从学校到社区,莲蓬从高耸的楼宇下到一个个基层,日复一日地做着倡导工作。


垃圾减量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作为垃圾减量项目主任,莲蓬非常重视儿童零废弃理念的培养。


在下个学期,江阳将从北大休学,追寻自己的演艺梦想,因此,他格外珍惜还在校园中的这段时光。江阳习惯把食物打包到宿舍吃,每一次他都会自备饭盒去饭堂打饭;因为长时间练歌,他每天出门前会在几升容量的水杯里灌满凉白开。尽管学校的饭菜可口又便宜,江阳也不会多点饭菜,避免浪费。


外出就餐自带餐具是江阳长期养成的习惯。



🕓

▸16:00


办公室里,赵文静与同事们讨论着新产品的研发问题。2017年,生完二胎的赵文静开始创业,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是一位服装业的专业人士。看到各种污染现状,她非常担心孩子们未来的生活环境将受到影响。因此,她创立了P.E.T.好润环保,从根本上解决PET 污染问题:将传统纺织业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既满足了当代人的需要,又为子孙后代保护了"青山绿水"。


用塑料瓶制作的环保纺织品。



🕖

▸20:00


回到家后,刘晶把整理出来的东西一一拍照,挂到闲鱼上售卖。她的货架五花八门:有更新换代但还能用来上网课的平板,也有商家买一赠一的全新钥匙扣······刘晶喜欢简洁的环境,但生活中总有一些鸡肋物品,不会再用,扔了可惜——而实际上,它们依然具备使用价值。所以,将其卖掉不仅是物尽其用,还是变废为宝。


刘晶挂在二手交易平台售卖的物品。


每天,有来自全国20个城市的上万成员活跃在老汤创办的GoZeroWaste零废弃社群。许许多多年轻人在这里得到帮助、鼓励,并蜕变为坚定的零废弃生活践行者。很早之前,老汤便提出将零废弃与时尚结合,以更新颖的方式去吸引年轻群体参与。夜幕降临,大家在群里不停分享自己的今天的收获和趣事,共同期待下一个零废弃挑战活动来临。


老汤团队策划出一系列诸如“七天不叫外卖”的零废弃生活挑战活动,尽可能弱化说教,以轻松有趣的形式呈现。图为往期“七天不叫外卖”活动宣传海报



🕙

▸22:00


结束了一天的零废弃体验,李婷婷和来访的客人在星空下闲聊。在李婷婷看来,零废弃其实是对如何与自然互动、与万物共生的理解和回应:“许多人在体验了一天的零废弃实践后,会发现过往的生活过于依赖现代工具,思想观念反而被限制住了。”


屈树群来到新家,开始着手整理衣物。她的孩子今年一岁多,穿的衣服大多是朋友送的。“我们有个熟人组成的妈妈群,有闲置的东西大家会发在群里,而且都是清洗干净的,互相交换。”她也会定期把不需要的东西整理好送给其他宝妈,包括玩具、绘本、衣服和穿不了的尿不湿。


朋友们送给屈树群宝宝的衣服。虽然是二手衣物,但是都干净、整洁、舒适。


从2014年起,莲蓬开始将自己工作和生活点点滴滴都写进《垃圾日记》。日记里,有她的经验和观察,也有期待。她说:“垃圾减量不是只靠榜样就能带动别人的,需要面对面的交流指导和技巧,不要抹不开面子。”


莲蓬的《垃圾日记》里记录的有趣时刻。从2014年起,《垃圾日记》持续更新。



🕦

▸23:30


江阳躺在床上,回忆当年的情景:中学英语课堂上,老师向同学们分享着关于环保和零废弃的知识。“自那时起就开始逐渐构建起的这种理念,到现在也一直在延续。”而现在,他也十分愿意做一个倡导者,致力于推动零废弃理念的传播。


有人在群里@老汤,说自己有点迷茫,没有信心做得像别人一样好。对此,老汤这样回答:“每个人走向零废弃的路程是不一样的,有TA过往的经验,有不同的切入点,但放大了说,我们都有温暖的初衷。”



🕛

▸24:00


一天结束,塔拉也剪完了新一期的视频,查看了家里的堆肥,并向零废弃的一天说:晚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