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中办公布的方案, 让许多人第一时间想起毛泽东的独创与中国特色智库及1961

东中西部发展智库 东中西部发展智库 2023-10-23

【导读】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这份重磅文件可以说是新时代调查研究的理论遵循与实践要求,系统地总结了过往调查研究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工作要求等五个方面的整体架构。

本文认为,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党的方针政策和斗争策略的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认真学习贯彻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对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质量和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本文刊发毛泽东思想研究。


朱洪波  马彦涛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它论述全面系统,内涵丰富深刻,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我们党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思想路线,加强和落实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锐利思想武器。当前,认真学习贯彻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质量和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成果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萌芽于其青年学生时代。早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时,毛泽东就认识到了走出校门、投身实践、了解国情的重要性。他在读书笔记中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 [1] 在此期间,他利用学习之余,进行了大量较为深入的农村调查,并广泛接触城市无产阶级,了解当时城市和农村状况。他认为,要解决中国问题,必先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中国的具体现实。在写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他明确表示:“吾人要在现今世界稍微尽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个地盘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调查及研究。” [2] 与此同时,毛泽东也同样重视对国外思想和革命斗争经验的学习借鉴。他说:“我觉得我们要有人到外国去,看些新东西、学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拿回来改造我们的国家。” [3] 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宣传鼓动下,新民学会部分会员陆续赴法勤工俭学,他们将调研了解到的各国情况、西方先进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学说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等以各种方式不断传到国内。毛泽东从中汲取营养,分析研究,受到很大启发。正是通过对国内外情况的调研分析和西方各种学说的研究鉴别,毛泽东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从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形成于大革命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时期,为了明确中国革命斗争的发展道路,回答党内右倾思想对农民运动的质疑和动摇,毛泽东在农民运动影响最为广泛的湖南进行了深入的社会调查,完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其中全面记录了湖南农民运动的伟大实践,深刻论述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问题,即农民问题和领导农民进行斗争的问题。到达井冈山后,他又进行了井冈山、寻乌、兴国等一系列调查,为制定土地革命政策以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方针提供了充分依据。后来,针对当时党员中存在的主观主义错误倾向,他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强调,必须“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使同志们知道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 [4] 。针对红军中存在的教条主义问题,特别是一些人只满足于书本上的有限知识,生吞活剥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现象,毛泽东又发表了《反对本本主义》这一篇集中论述调查研究的光辉论著,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5] 的著名论断,把调查研究上升到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将调查研究同党的群众路线、思想路线结合起来。这些理论成果,标志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已经初步形成。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成熟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略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根据当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结合长期农村调查的成果,撰写完成了《〈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指出“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 [6] 。在延安整风时期,他号召和要求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和《关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决定》。这两个文件成为整风学习的重要文件,有力地促进了人们对调查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从体制机制和方法途径上规范了调查研究,成立了专门的各级调查研究机构,组成了各类调查团,开展了大量目的明确而卓有成效的调查研究活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进一步强调,各级党委都要做到“胸中有‘数’”,通过调查分析把握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根据事物的量判断事物的质,不能无根据地、主观地决定问题。这一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更加成熟和完善,调查研究被广泛运用于革命斗争的各个方面,成为了全党的自觉行动。在此基础上,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不断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又写下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等一系列闪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重要文献,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调查研究的内涵、原则、方法和途径,为指导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有实践总结又有理论概括,针对性强,内涵丰富,论述深刻。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一个核心观点。毛泽东在各个时期、不同场合多次重申这个观点。他之所以对此高度重视,源于党内很多同志存在的主观主义、经验主义的问题。他严厉地批评并指出了这个问题的巨大危害。他指出,党内一些人“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他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 [7] 。因此,必须经过调查、了解实情才能作判断,下结论。在此基础上,随着认识的不断升华,他进一步强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不通过调查研究全面把握客观事物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不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仍然没有发言权;以及不通过调研把握好事物质和量的关系,不能认识到应该依据事物的量判断事物的质,依然没有发言权。(二)调查研究是制定政策策略的依据。毛泽东认为,了解情况,弄清事物真相,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是解决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制定政策策略的客观依据。他坚决反对那种不做认真调查、不进行分析研究,凭主观臆断、按个人经验作决策、定策略的行为,强调“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 [8] 。同时,他指出,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斗争实践是变化发展的,因而调查研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既要做到深入到实践中,在实践中了解实情,又要做到长期坚持。他明确地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 [9](三)调查研究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毛泽东认为,调查研究就是用科学理论去认识和分析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因而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他指出,“本本”和经验也很重要,反对本本主义并不是否定“本本”的作用,反对经验主义也不是说实践经验不重要,但是,最关键是不能唯“本本”、唯经验,要根据客观现实用好“本本”,结合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他特别强调,调查研究必须尊重实践,接触群众,只有到实践和群众中去,才能掌握实际情况。尤其是“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这种调查工作尤有必要,否则他们就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10] 。对于那些以为有了“本本”就自以为是、万无一失的错误思想,“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11] 。(四)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毛泽东认为,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如何实现这个目的?一方面,一切解决问题的结论都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而不是它的先头。调查研究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要为此做好充足准备,而解决问题则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调查研究必须深入,如果采取蜻蜓点水、“走马看花”式的调研,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另一方面,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是一个有机整体,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他指出:“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 [12] 在这个过程中,将调查得来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思考,就能最终构成正确判断,作出正确计划。(五)调查研究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有效的方法。态度和方法决定了调查研究的成效。因此,必须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对于事物科学认识的调查研究,离不开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求是是做好调查研究的关键。同时,调查研究必须眼睛向下,深入基层,虚心向群众请教,从群众中汲取营养。他指出:“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 [13] ,就不会做,也不会做好什么调查研究工作。同时,又要注意掌握调查研究的有效方法。他认为,矛盾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是最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实地访问、开调查会、抓住典型“解剖麻雀”等是具体方法。此外,他强调,调查研究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次。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不仅内涵丰富,而且特色鲜明,充分体现了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统一。一是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高度统一。调查研究的过程是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深化过程。毛泽东认为,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由于客观世界不断发展变化,这种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调查研究必然伴随其始终。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是与党的群众路线高度统一。调查研究必须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善于从群众中发现问题,在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他说:“二十四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 [14] 三是与党的思想路线高度统一。调查研究强调尊重实践,尊重客观规律,要求一切工作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正是这一原则和要求,上升到哲学高度,才催生和形成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进行了凝练概括,赋予其新的内涵,成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生动表述。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对我国智库建设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层出不穷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亟待解答和应对。在此背景下,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显得至关重要。为此,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近年来,我国各类智库快速发展,成效明显。但是,与美、英等智库强国相比,对照我国的现实发展需要,智库所发挥的作用仍远远不够。尤其是智库研究的针对性和精准性不强,闭门造车、坐而论道等突出问题普遍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智库的咨政实效和健康发展。因此,认真学习贯彻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对于提高智库的质量和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咨询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前无古人的道路,改革发展是复杂而艰巨的事业。如果缺乏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关起门来想问题,就肯定不能了解真实情况,不能针对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科学判断,制定的政策和作出的决策就必然出现偏差,甚至失误。所以,毛泽东指出:“只有蠢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 [15] 这样做只能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而用这种错办法和错主意来指导实践,就会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这也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正确的决策,绝不是一个人或者一堆人,不作调查研究,坐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就能产生的,它要在人民群众生动的实践中才能产生。” [16]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样,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咨询权。因此,智库要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服好务,就必须走出办公室,深入到实践中,到一线去,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现实发展的真实情况,找准问题所在,分析问题成因,提出真正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方案。(二)利用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确立问题,解决问题。智库的价值和目的,实质上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发现什么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决定了智库研究的实效。因此,提出问题是极其重要的第一步。毛泽东认为,要做好这一步,必须把握三点:第一,要注意发现问题。什么叫问题呢?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第二,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要善于提出问题,即确立问题。提出问题首先就要对问题即矛盾的两个基本方面加以大略的调查和研究,懂得矛盾的性质是什么。在正确分析矛盾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开发出决策目标,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与原则。对此,习近平同志也专门强调:“决策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防止和克服决策中的随意性及其造成的失误,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必须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决策的必经程序。” [17] 因此,智库的研究,必须首先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和确立问题,问题找准了,研究才有意义,目的和方向才能对路。问题不清楚,目的不明确,智库研究就失去了应有价值和实效。(三)通过调查研究获取信息,摸清情况。智库研究必须强调针对性和精准性,以充分的信息和真实的情况为根据。不获取翔实的信息,不掌握全面的情况,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答案和科学结论。信息和情况来源于哪里?毛泽东认为,任何知识信息、资料等都最终来源于社会实践,因此,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调查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方法。调查的过程实际上是为解决问题而探明情况、搜集信息、准备材料的过程,因为任何决策都是从客观到主观,再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而调查研究正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毛泽东认为,经过科学的调查,头脑中就“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也就为决策提供了最可靠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有了“十月怀胎”,才能“一朝分娩”。对此,习近平同志也强调:“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这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 [18] 因此,智库必须通过调查研究获取准确信息、摸清真实情况,只有如此,才能避免想当然、拍脑袋,才能解决闭门造车、坐而论道的问题。(四)重视调查基础上的筛选加工,分析研究。智库所形成的成果和所提出的建议,是为党委、政府的决策作参考,必须解决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因此是调研基础上对各种信息和材料筛选加工、分析研究的产物。分析研究是智库研究最为重要的环节和程序。如何进行分析研究?毛泽东认为,就是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这表明,调查和研究对于解决某个具体事情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看一个人是否认识和掌握了实际,不仅要看其掌握了多少事实材料,更要看其是否从这些事实材料中把握住了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因为要完全地反映整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的作用,即经过分析研究的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为此,他还专门将调查研究的过程分解为三个具体步骤:第一步是观察。在掌握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轮廓笼统的大体的感性把握。第二步,把现象看作入门向导,用分析方法把各个部分材料有秩序地加以认真研究,分析和比较认识事物本质或内部联系的个别方面。第三步,用综合法把对各方面的分析加以综合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最后得出整体性认识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正是基于同样的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 [19] 因此,智库研究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和程序,也应该是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通过分析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五)调查研究要有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综上所述,调查研究对于科学决策至关重要,没有调查研究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决策。从这个角度说,没有调查研究,智库也不可能产生真正有价值有实效的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成果。因此,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开展调查研究,根据情况的不同和目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对此,习近平同志也有针对性地作了深刻系统的阐述。他强调,调查研究工作要做到“深、实、细、准、效”。“深”就是要深入群众,把基层跑遍、跑深、跑透;“实”就是作风要实,做到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细”就是要听正反两方面的意见,掌握全面情况;“准”就是调查研究的结论要科学、准确,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效”就是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富有成效,制定的政策措施必须切实可行。这样的态度和方法,正是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智库尤其需要重视和提倡的,是提升我国智库质量和水平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博大深邃,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我国智库的建设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只有认真发扬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推动形成规范有序的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范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智库才能走上健康发展和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



毛泽东主席

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

【导读】那么,真正扎实的调查研究是怎样的?从历史上看,调查研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工作方法,源自毛泽东对中国农村问题的系统性调查与解决之道。本文从《农村调查》一书切入,详实而深入地分析了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方法。

作者指出,从大革命时期起,毛泽东就开始调查中国农村问题,并有意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实现了从理论到中国国情的转化。井冈山土地革命时期,调查成果向实践转化,根据革命形势,毛泽东形成土地改革方案,通过与实践的互动,对中国农村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

作者认为,当时共产党社会调查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阶级估量制定正确的策略。在20世纪初“社会革命”的思潮背景下,毛泽东农村调查的早期思想与实践,实质上构成了作为革命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其他同时期社会思潮的独特发明。而毛泽东并没有止步于将“调查研究”作为一项了解中国的工具,而是尝试对这些“眼光向下”的农村调查进行提炼、归纳与总结,从中“提取”出对中国农村乃至中国革命的总体性理解。在此意义上,农村调查的思想与实践,实质上构成了应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产生的总体性危机的一种独特回应。

本文原载《社会学研究》 2018年第3期,原题为《理念、策略与实践:毛泽东早期农村调查的历史社会学考察》。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思考。



理念、策略与实践:

毛泽东早期农村调查的历史社会学考察


认识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马克思、恩格斯努力终生,作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才完成了科学的共产主义。列宁、斯大林也同样作了许多调查。中国革命也需要作调查研究工作,首先就要了解中国是个什么东西(中国的过去、现在及将来)。可惜很多同志常是主观主义,自以为是,完全不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毛泽东)


上述引文出自1941年毛泽东《关于农村调查》一文。20世纪40年代是毛泽东系统整理其农村调查的关键时期,他编纂出版了《农村调查》一书,并撰写了《〈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项工作特别是农村工作的理论工具,也构成了“实事求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主持的一系列农村调查工作,在其革命实践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大革命时期,他就强调乡村社会调查的重要性,并在其主持的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开设了有关调查研究的课程;在开拓赣南闽西苏区的过程中,毛泽东进行了大量农村调查,并形成了一系列调查文本。调查研究并不只是了解中国乡村实际状况的工作方式,同时也是反对“主观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思想武器。由此,本文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实践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其农村调查的思想与实践?这是革命政党了解中国乡村实际情况的工作方法,还是澄清革命政党意识形态的思想武器?抑或同时具有上述意涵?笔者尝试从三个层面对这一问题重新加以审视。

 

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关于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及其实践这一主题,笔者认为进一步讨论的空间在于:

 

其一,作为在整体社会思潮背景下、同时又是在革命实践中不断生成的政治传统,毛泽东的农村调查思想是如何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和成型的农村调查如何做到面对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复杂多样的具体经验,加以提炼和总结并形成具体政策,同时其本身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农村调查实践如何将阶级术语转化成社会调查中的操作性概念?又如何从农村调查的实践中提炼出关于当时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的理论阐释?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与回应,有助于我们在社会思潮的意义上理解毛泽东农村调查的理论意涵,从而突破“治理术”面相的单一理解。

 

其二,毛泽东农村调查既是制定具体土地革命政策的重要手段,亦是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理论工具,进而成为群众路线的重要内涵。那么,它有着怎样的实践特征与内在逻辑?

 

其三,毛泽东农村调查强调以实际调查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这一调查实践使用了怎样的概念、理论与框架去理解当时的乡村社会?乡村社会中复杂多样的要素如何被提炼、改造?这一调查研究传统对乡村社会与现实政治都产生了怎样的具体影响?

 

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构成了本文的核心旨趣。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本与实践

 

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开始对乡村社会进行调查,并一直延续到后来的苏区革命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农村调查具体包括哪些内容?从其自身表述来看,社会经济调查乃是农村社会调查的最主要部分,因为“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那么,毛泽东做了哪些农村调查来实现上述目的呢?在1937年10月所写的《〈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毛泽东列出了自己进行的十一个农村调查:


从一九二七年北伐战争期间起,到一九三四年离开中央苏区为止,我亲手从农村中收集的材料,现在仅剩下下列各部分:(一)寻乌调查;(二)兴国调查;(三)东塘等处调查;(四)木口村调查;(五)赣西南土地分配情形;(六)分青和出租问题;(七)江西土地斗争中的错误;(八)分田后的富农问题;(九)两个初期的土地法;(十)长冈乡调查;(十一)才溪乡调查。

 

若想深入理解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过程与社会基础,我们首先需要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实践的时间以及调查文本的写作时间进行详细梳理,以回归历史现场。从大革命开始到中央苏区结束为止,毛泽东所做的农村调查实践及其具体文本如表1所列。



毛泽东于1937年着手整理自己做过的各种农村调查,并先后形成了《〈农村调查〉序言一》(1937.10)、《〈农村调查〉序言二》(1941.3.17)、《农村调查〉跋》(1941.4.19)、《关于农村调查》(1941.9.13)等文章。对上述农村调查文本与实践的梳理,构成了本文分析的起点。笔者将沿着时间线索,针对1926-1931年毛泽东所进行的农村社会调查,围绕下述问题展开具体讨论:

 

其一,大革命时期是整个毛泽东农村调查实践的第一个集中时间段。他于1927年初在湖南五县进行了农村调查,并以此为根据写出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那么为什么在这一时间内集中进行调查?其分析逻辑和基础是什么?


其二,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于1930年5月至1930年底这段时间内密集进行农村调查,并形成了一系列调查文本。那么,为什么在这段时间内集中进行调查?

 

其三,在毛泽东的诸多调查文本中,《寻乌调查》与《兴国调查》往往被认为是具有代表性的两份文本。这两次调查的时间分别是1930年5月和10月,而这两份调查文本写作完成的时间则是1931年1月。为什么在这一时间内集中整理出这两个调查文本?这对于从总体上理解其农村调查思想有何实质意涵?

 

围绕上述问题,笔者将深入到毛泽东不同时期农村调查实践的社会过程中展开分析。

 

毛泽东农村调查之发轫:早期农村阶级分析与农村调查

 

(一)早期农村阶级分析

 

根据表1,1927年之前毛泽东曾零星开展过一些农村调查,虽并未形成具体的调查文本,但对当时农村社会的阶级结构一直保持关注。1926年,毛泽东撰写《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一文并刊于《中国农民》,对当时中国乡村社会的阶级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区分了乡村社会中的八类群体,现简要总结为下表:



围绕这篇文章,笔者做下述几点讨论:

 

其一,这篇文章成文于1926年初,当时源自苏联革命的“富农”、“中农”等概念并未完全在中国社会上得到引介。因而,该文中使用的阶级概念并非后来土地革命中的“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农业工人”序列,而是“田主—自耕农—半自耕农”的租佃关系序列,依据的乃是传统乡村社会中以租佃关系为基础的对农民进行划分的方式,并进行了相应调整,附加了对农户基本生活水平的估量。

 

其二,当时,革命政党缺少足够的条件来开展农村调查,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对农民的分析实际上是依据当时普遍认识而产生的估量,但是其中却蕴含着贯穿后来其整个农村调查的基础逻辑,即在阶级与革命性之间建立关联。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曾这样写道:


“这八种人分成八个阶级,其经济地位各不同,其生活状况各不同,因而影响于其心理即其对于革命的观念也各不相同”。

 

上述表述在阶级(经济状况)与革命性(革命态度)之间建立起了直接关联。因为,区分阶级的目的乃是要明确各个阶级对革命的态度,分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进而决定具体的阶级路线与斗争策略。由此,“阶级”与“革命性”之间建立起了对应关系,也实质上构成了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的基础逻辑。

 

(二)农民运动讲习所与湖南农民运动:策略与理念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过程中,毛泽东曾担任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农讲所注重将理论付诸实践,第六届农讲所尤其强调增强农民运动理论和方法的训练。毛泽东引导来自不同地区的农民开展实际的农民问题研究,并主持拟定了包括租率、田赋、地主来源、主佃关系、抗租减租、农村组织状况、农民观念、地方政治组织、地方政治情形、会党及土匪、民歌等在内的共计三十六个项目,引导学生做调查,并要求把学生家乡的情况按调查项目填写。但是,在这一时间段内,农村调查特别是以经济状况和阶级关系为基础的阶级调查并不构成主要内容,整个调查的侧重点在于“动员”。此外,国民党右派对当时农民运动中出现的各种所谓“过激现象”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这也构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下简称“《湖》文”)的基本历史情境。

 

《湖》文不仅是一份社会调查,更是针对当时国民党右派对农运“过火”指责所做的回应。关于这份调查,笔者做下述几点讨论:

 

其一,在革命的实践过程中,政治路线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包括革命政党对中国革命性质与中国社会性质的判断问题、对革命敌友和革命动力的辨识问题以及更为具体的革命任务与策略的划定问题。因此,《湖》文所应对的主要问题,乃是在国民革命运动总体形势发生变化之下,对国民党右派有关“左派幼稚病”诘难的回应。随着国共两党对当时革命性质、中国社会性质判断上的分歧,当时的毛泽东越发明确共产党需要独立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因而,该调查实质上是随着“理念”变化而产生的革命“策略”上的具体转变——依靠底层农民完成彻底的对旧秩序的颠覆。

 

其二,《湖》文是在其1927年初在对湖南五县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那么这份报告呈现了怎样的湖南农民运动状况?毛泽东又使用了怎样的概念表述?

 

王奇生在其研究中指出,大革命时期的湖南、广东两省的农民运动侧重“斗争性动员”,并且发生了部分激进行为。《湖》文在承认了农民运动中的过火行为的同时,将其发生解释为受“土豪劣绅”之残酷压迫。同时,毛泽东还将经由瞿秋白引介入国内的“富农”、“中农”等概念应用在自己的调查文本中:他估算了富农、中农与贫农所占的比例,并对这些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例如,他将中农界定为“没有余钱剩米,也不欠账,每年保持得衣食住”,并且做出了中农革命态度“游移”的判断。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尚未对“富农”、“中农”等概念做出详细界定,对照毛泽东在1926年的《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一文来看,实际上他将过去“自耕农”这一群体用“中农”这一名词加以指代,并延续着“阶级—革命性”这一基础逻辑。

 

综上所述,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村调查并未真正引入苏联的阶级成分概念,其对农村阶级的判断更多是以租佃关系为基础、凭借对生活状况的估计而对中国农村的社会状况产生的总体判断。这一阶段的农村调查在提供农民运动具体策略的同时,又和当时革命政党对革命总体目标、革命性质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毛泽东在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期间所开列的农村调查的细目以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所呈现的具体数据,也说明他并不满足于以革命形势为导向的粗略调查研究,而是尝试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研究问题,铺陈到农村调查的实践中。


毛泽东农村调查之发展:从井冈山割据到初入闽西

 

(一)早期割据与两部《土地法》:耕者有其田的最初实践

 

1928年4月,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这也是中央苏区创立与发展的开始。从1928年4月开始到1929年4月,除了割据与游击的军事行动之外,土地革命也是革命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在初上井冈山之时在宁冈、永新进行调查,完成了《宁冈调查》和《永新调查》两份调查报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县土地法》也被毛泽东作为农村调查的文本编入了《农村调查》一书。

 

这两部土地法的出台,构成了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进入实践的重要环节。随着国共合作的破裂及其后共产党地方组织遭到巨大破坏,革命进入了低潮时期。在土地政策方面,1927年召开的“八七会议”所通过的《最近农民斗争决议案》明确提出了“没收重利盘剥者财产,用以改良农村中贫民的生活;没收大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分这些土地给佃农及无地的农民”的主张。

 

毛泽东在初上井冈山之时,当时的工农革命军先后在湖南酃县、桂东县沙田地区以及永新西乡塘边等地发动了以“打土豪、分田地”为核心内容的土地革命,宁冈县的大陇、葛田、东源、长富桥、水头、古城等地在1928年开始了分田,永新全县也在1928年6月开始了土地分配。在上述实践的基础上,毛泽东起草了《井冈山土地法》。这部土地法规定:

 

其一,没收一切土地平分;其二,在分田的数量标准上,采用的是以人口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的主要方式,以劳动力为标准的方式只在很少地方采用;其三,在分田区域上,采取“以乡或者几乡为单位”的方式。

 

1929年4月,毛泽东带兵游击兴国时帮助兴国县成立了县革命委员会,举办土地革命训练班,并制定《兴国县土地法》,将《井冈山土地法》中“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土地法令的颁布意味着农村调查的成果开始付诸实践,但是限于当时的战争形势,这些土地法令并未得到彻底的贯彻执行。无论是“没收一切土地平分”或是“按人口平均分配”,本质上都是在现实条件下最为简便易行的方式。实际上,毛泽东也并非完全认可这种一刀切的分田方法。早在八七会议上,他就曾指出要确定大中地主的界限,并明确指出“小地主问题是土地问题的中心问题”,所以“根本取消地主制,对小地主应有一定的办法,现在应解决小地主问题,如此方可安民”。

 

(二)“土客”与“公田”: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张力

 

实际上,“耕者有其田”的理念在同具体社会经济条件相遭遇时,也产生了更为复杂的情况。这首先体现在土客关系这一问题上:


从前以乡为单位分了一次,后来因为第四区农民不满意,因四区都是山地,为客籍农民的丛聚所,客籍领袖袁文才等出面反对,所以又分了一次,以区为单位。但农民中(土籍最甚)有瞒田不报的,无法查出,所以又没有分得好,重新又分配了一次,终以土客籍的纷争很难解决,可以见党之力量之弱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博物馆编)

 

土客分化是湘赣边地区的重要地域社会特征,在此一时期的分田实践中,“平分一切土地”遭遇到了土客分化为主的地域社会:相较于土籍人,作为聚居山区而成为“棚民”的客籍人在土地占有上处于劣势,所以在平田的过程中土籍受到的损失更大。复杂的土客关系也就构成了这一地区土地革命分田实践中的阻碍因素。

 

聚族而居构成了整个赣西南地区的另一特征。周雪香指出,公田与族田是宗族的族产,也是一个宗族实力和地位的具体体现。因此,当《兴国县土地法》明确提出要“没收一切公共土地与地主阶级土地”的时候,实际上面对的乃是以某一宗族为核心的社会集团。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兴国县土地法》真正在地方上贯彻执行时遇到的困难了。

 

(三)初入闽西与“抽多补少”:理念之下的策略调整

 

1929年6月,朱毛红军开始进入闽西地区。在1929年6月22日龙岩举行的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之后,毛泽东到闽西休养并且指导地方工作,并于1929年7月20-29日出席并指导了在上杭蛟洋文昌阁召开的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主持制定了根据闽西六县调查情况而得出的《土地问题决议案》。这份决议案在原则上依然强调“没收一切地主土豪及福会公堂田地(不论典当卖绝一概没收),归农民代表会或农民协会分配”,并提出了“抽多补少”这一重要实践原则。


分田手续先要很快的调查人口田地统计后,即定分田额数,分田时以抽多补少为原则,不可重新瓜分妄想平均以烦手续。分田后由政府插木牌标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编)

 

在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的形成过程中,抽多补少原则的提出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这一原则是毛泽东将地方干部的实践经验加以提炼总结并进行推广的结果——抽多补少这一实践方式,来源于当时闽西地方干部邓子恢在永定溪南暴动中的地方经验。


那么当时我们的分田办法从哪里决定呢?唯一的办法是靠农民代表大会来商量,由大家提出问题,再由大家讨论想办法,以后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作最后决定。当时所提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有以下几点……(五)是按各人原耕土地抽多补少,还是全乡打乱平分?结论是按各人原耕土地,抽多补少,抽肥补瘦,不要打乱平分。(邓子恢)

 

从井冈山割据到赣南分兵游击,再到初入闽西,是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的重要发展时期,他先后主持制定了两部土地法,并参与制定了一部地方土地决议。从所形成的文本上看,这三份文本都秉持着“没收地主土地”以及“耕者有其田”这一符合当时意识形态原则的基本理念,但在实践策略层面,毛泽东在八七会议的讨论中曾明确提出“大中地主”之别,并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从闽西地方干部的地方经验中吸纳了抽多补少这一解决实践问题的具体策略并加以推广,以弥合宏观原则理念与具体实践之间的张力。


泽东农村调查之初成:1930年末的赣西南农村调查及其文本生产

 

从1930年5月到1931年1月,毛泽东在半年多的时间内一直在赣西南、闽西地区游击,并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工作,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文本。他为何选择在这一战争形势极为紧张、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时间段内高密度地展开调查?在本部分中,笔者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厘清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初成的历史脉络。

 

(一)调查焦点的凸显

 

1930年6月,毛泽东与红四军二次入闽,并主持召开中共红四军前委和闽西特委联席会议,通过了《富农问题》决议案,对中国乡村社会中的“富农”概念加以详细界定,并将其分为“半地主性富农”、“资本主义性的富农”和“初期的富农”三种类型。

 

这次会议之后,中央苏区很多地方开始依照《富农问题》决议案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二次分田。原本属于理论讨论的“富农”等阶级概念开始进入革命实践。

 

仔细考察毛泽东自1930年下半年写下的一系列调查文本就会发现,这些调查正是以“富农问题”为核心的。其中,《分田后的富农问题》揭示了“富农的剥削方式”,《东塘等处调查》指出“以村为单位进行平分是一种利于富农不利贫农的分配法”,《江西土地斗争中的错误》则明确指出江西整个地区都出现了在富农问题上的严重错误。简言之,1930年下半年毛泽东农村调查的焦点在于革命实践中的“富农问题”。这一调查焦点的转向,首先和当时意识形态领域内有关革命形势的宏观判断转变密切相关。

 

1929年2月,共产国际执委给中共中央发出指示,改变了不久之前召开的中共六大关于革命性质与革命策略的判断,指出当时的“党内存在着合法主义、消极、妥协、动摇的倾向”。进而,共产国际执委于1929年6月7日再次专门就农民问题指示中国共产党,强调“‘不顾虑富农’,不要畏惧‘他离开革命’”,在具体策略上改变了中共六大决议中“不允许故意加紧反对富农”这一温和政策。

 

共产国际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反右倾倾向直接影响了中国革命的实践。当时的中共中央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指示,检讨了党在富农问题上的错误。这一系列决议在1929年12月底的古田会议前后经由陈毅传达给了毛泽东以及当时的红四军前委。

 

由此,进入1930年下半年,毛泽东先是通过《富农问题》决议初次界定了富农的具体意涵,进而又将整个调查研究的焦点聚集在了富农之上。在这个意义上,共产国际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变化影响着毛泽东革命与调查实践的主导方向,他试图通过切实的乡村社会调查来考察“富农”在乡村革命中的具体形态。

 

(二)斗争策略的衍生

 

1930年下半年既是整个赣南闽西苏区的战争紧张时期,也是当时的中央受李立三左倾路线影响的时期。毛泽东为何在复杂的形势下集中进行农村调查?为什么又在1931年初将之前半年开展的寻乌调查和兴国调查整理成调查文本呢?

 

从1930年2月陂头会议召开直到1931年初,当时在赣南闽西地区带兵游击并进行土地革命的毛泽东同当时的赣西南地方干部之间在具体问题上产生了分歧,集中体现在具体的分田政策中——在陂头会议上,毛泽东与赣西南地方党的主要领导人李文林等在土地政策等方面产生了分歧,这又集中体现在具体的土地分配方式上。


这次会议(指二七会议)主要是决定土地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建立政权问题。当时对土地分配问题争论不休,以赣西特委书记刘士奇和我(指曾山。——引者注)为代表主张平分土地,以省委委员江汉波、特委委员李文林为代表,主张按耕作能力分配土地。争论很激烈,结论不下,拖延了分配土地。毛泽东同志批评了江汉波、李文林的富农路线,指出平均分配土地的办法是正确的;谁种得多,谁就多分土地的办法是富农路线。(陈毅、肖华等编)

 

在陂头会议上,毛泽东指出了此前赣西南党组织的错误:“联席会议”指出赣西赣南党内有一次严重的危机,即地主富农充塞党的各级地方指导机关,党的政策完全是机会主义的政策。1930年5月,刚参加了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的李文林从上海回到地方,在当时的“立三路线”之下,在毛泽东缺席的情况下召开了赣西南特委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即“二全会议”),对刘士奇以及毛泽东原先的土地政策提出了批评并称其为“农民意识浓厚”与“政治路线的错误”。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在1930年10月14日给中央的信中批评赣西南党组织“全党完全是富农路线领导”。这一分歧后来彻底爆发,毛泽东也陷入了复杂的政治情势中。

 

从1930年5月开始直到1931年初,毛泽东在复杂的斗争情势下高密度地进行社会调查,并且大都以“富农问题”作为核心问题,实质上是在以农村社会调查的方式,在考察农村社会中具体情形的同时,应对其在革命实践中与赣西南地方党组织之间张力的一种努力。因而,毛泽东在1931年初开始着手写作《寻乌调查》与《兴国调查》两个文本,这是他对整个赣西南党组织出现的“富农问题”的具体阐释,也是对自身革命策略正当性的阐述。

 

(三)地域社会的张力

 

毛泽东农村调查以及他所主张的具体政策,与地方社会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毛泽东与李文林之间关于土地政策的分歧实质到底是什么?这就要回到陂头会议上围绕土地问题所产生的具体争论中才能得以理解。


赣西对于土地问题,曾有二个意见:一为没收一切,平均分配,一为没收豪绅地主反动派及富农剩余土地和祠庙土地依照劳动力分配。这两个意见坚持未得解决。主前一意见者,他们认为在赣西没收一切已成问题,分配方式如不平分则没有办法而困难;主后说者则以没收一切恐引起贫农的怀疑(因为有些贫农有一二亩土地而负债的),同时会影响白色区域的农民,分配方法如果不依照生产力——即劳动力,则平分观念为私有制度根本观念,而且此有力者无田耕,有田者无力耕,必然引起农村中的由怠工而生产减少,经济恐慌……又过去苏维埃有提出一部分土地作公产,建设模范农场,以及主张山林不分,联席会议都指出这是错误,决定政权机关不留公田,山林只限于大的、而不能分的,如矿山或极大森林之山由政权机关管理,小山一概分给农民。(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编)

 

上述引文呈现了毛泽东与李文林在土地分配问题上的分歧:其一,按照人口还是劳动力进行土地分配;其二,是否分公田。这两点争论凸显了宏观革命理念与具体地方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先,在当时的战争形势下,毛泽东认为在一定区域内按照人口平分土地是最为简便的办法,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群众动员起来开展革命;而李文林等则认为,平分一切土地会造成有充足劳动力资源的家庭无田可耕,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上述争执的核心在于李文林与毛泽东在面对同样的乡村社会状况时在理解上的差异:在前者看来,赣西自耕农和半自耕农的比例高达70%,如果按照人口进行绝对平均分配,势必影响到自耕农和半自耕农的利益;但毛泽东此时已经不再使用自耕农等概念,而是以地主、富农这样的概念来分析赣西地域社会:


旧的土地分配,经过了多次的调查,及最近毛泽东同志在寻乌县调查[尚未印出,毛同志同我(即刘士奇。——引者注)谈了一个大概]的结果(调查了二十天)地主阶级(包括祠堂庙宇公田)占百分之七十,农民占百分之三十,农民成分,贫农占百分之七十,中农占百分之二十,富农百分之十,因此证明没收一切土地平分是正确的。(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

 

身处紧张复杂形势下的毛泽东,深切明了在短时间内通过平分一切土地彻底颠覆旧有乡村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基于对总体革命形势的判断,按照劳动力平分的原则需要详细考察复杂的劳动力状况,并不具备现实的客观条件,由此,他以平分一切土地这一快捷的方式来适应当时激进的革命情势:平分比较快,暴动开始即可分田,主张以劳动力的标准的理由是可以增加生产,平分怕不能发展生产,甚至减少些生产……分田要快,打倒了地主,即要分田,不应太慢。

 

其二,赣南闽西地区长久以来形成了聚族而居的基本特征,如果以村为单位按照人口进行平分,实际上就会演变成同宗族内部的分田;而如果以乡或者几乡为单位进行平分,一方面容易引起宗族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地方社会中有些宗族本就人口众多,无论如何按人口进行分配,如果以宗族为单位进行计算,其分田前后每个宗族所占有的土地总量依然会存在差异。

 

其三,两者在族田、庙宇等公共土地上的分歧,也和地方社会中的宗族因素密切关联。公田既是宗族声望与威望的象征,也在资助族人求学、救济族内弱势人群等现实方面起着作用。平分一切土地对地方社会中的大宗族利益构成了冲击,其实质是对地域社会内具体的社会集团的冲击。

 

从1930年2月到1931年2月,是毛泽东早期革命生涯中形成农村调查文本最为集中的时期:《反对本本主义》、《寻乌调查》以及《兴国调查》等一系列调查,在详细分析地域社会的社会结构与阶级关系的同时,也产生了与原有地方社会结构不相一致的地方。因而,这段时间内的毛泽东农村调查,是在同时应对来自意识形态诉求、现实政治情势以及具体土地政策这三个层面的情境下产生的,既具备了阐述自身斗争策略正当性的历史意涵,也是在推进社会革命这一方针下做出的策略选择,并在客观上加剧了地方社会的革命进程。在实践层面,它又以新的阶级分析概念深刻地影响着地方社会的基本形态——毛泽东尝试结合中国地方社会的具体情况,完成源自苏联革命的诸如“富农”等的阶级概念的“本土化”过程。


总结与讨论

 

(一)革命理念的重构:调查文本的历史过程

 

毛泽东在1941年完成的文章《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将《寻乌调查》界定为“弄清楚了解决富农与地主问题”的关键,又给予《兴国调查》“弄清贫农与雇农的问题”的定位。由此,毛泽东农村调查文本的形成过程,以及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系统整理其农村调查思想的过程,实质上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具体革命实践中,为了因应各种不同层面的问题而不断提炼、修正以及再定义的过程。

 

从大革命时期开始,毛泽东就开始了农村调查的实践,并不断对这些实践进行提炼和总结。其早期有关农村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沿袭了租佃关系的基本概念,并加入了“生活水平”这一维度,同时也奠定了“阶级—革命性”这一基础逻辑。


在苏区时期,他先后颁布两部土地法令,以“平分一切土地”的方式来贯彻“耕者有其田”的基本理念,进而试图在短时间内完成革命的社会动员,同时也与地域社会中复杂的宗族、土客关系产生了张力;他前后两次入闽,从闽西地方实践中汲取了“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具体经验,尝试将源自苏联经验中的“富农”概念加以具体界定。


在1930-1931年这一年时间内,毛泽东在赣西南的广大区域内,在极为紧张的战争形势下进行了大量农村社会调查的实践。其中既有发动土地革命以动员群众的现实诉求,同样也是应对现实政治局势的具体考量,更是将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尝试。在这个意义上,这一时期乃是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成型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将意识形态的理念与理论原则、现实斗争策略的正当性以及具体社会动员层面的实践诉求均容纳在其农村调查的体系中,并在延安时期加以系统整理,从而使其具有了复杂的理论意涵。

 

(二)行动策略的衍生:农村调查的实践特征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毛泽东)

 

如上文所述,调查研究乃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从本文梳理的情况来看,这一策略至少蕴含着下述实践特征:

 

其一,“阶级—革命性”作为调查研究的基础逻辑。前文已经指出,辨析同盟者与反对派乃是毛泽东农村调查的重要意涵。由此,毛泽东的农村调查尤其注意将一个群体的阶级属性同其对待革命的态度密切结合起来,并将对革命的态度作为判断阶级属性的重要维度之一。

 

其二,动员与正名作为调查研究的内在属性。陈毅曾经明确指出,红四军早期农村调查的重要工作就是“必需先调查当地某几个人是群众最恨的”。因此,调查研究产生的动员效果构成了其重要的内在属性。除此之外,毛泽东的农村调查研究还兼具“正名”的意涵,其在1930年下半年集中进行的以“富农问题”为核心的农村调查,实质上构成了对当时他与赣西南地方干部的分歧的间接回应。

 

其三,变通与“格义”作为调查研究的实践特征。在整个调查研究发展演化的过程中,毛泽东不断尝试将阶级概念落实到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去。同时,这一过程并非教条的执行过程。毛泽东作为革命的具体实践者,需要面对理论概念与地域社会具体经验之间的张力。为此,他对这些理论概念进行了一系列本土化的改造与“格义”:


在开创整个赣南闽西根据地时期,毛泽东将“地主—自耕农—佃户”这一传统以租佃关系核心的序列转化为了“地主—农民”的序列,以可操作化的“阶级成分”的概念来对包括土客、宗族、复杂的租佃关系在内的传统乡村社会分化机制进行重新界定,从而实现其革命的动员目的。在服务具体革命动员目的、符合意识形态原则的双重诉求下,这样发生在具体乡村社会场景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努力,极大地打破了旧制度下的乡村社会结构与秩序。

 

(三)社会危机的应对:农村调查的独特路径

 

20世纪初,社会调查开始被当时的国内知识与政治精英作为国家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工具而引入国内。整个中国社会中兴起了一场社会调查运动。田耕指出,这些社会调查具有在清末民初重新发现“社会”的历史意涵——它被作为认识种种社会改良和革命的前提,与重新发现20世纪前期的“社会团结”紧密联系在一起,李景汉也认为早期的社会调查是中国20世纪革命与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产生了一场有关当时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重要论战,这场论战涉及有关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两种代表性观点,其背后又是卜凯、陈翰笙等人分别开展的农村调查。那么,毛泽东的农村调查,与知识界的调查有何内在关系?

 

卜凯(John L.Buck)在1921-1925年和1929-1933年两次大规模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中国当时农村的贫困更多是由资源短缺、经营方式与生产工具落后所造成的问题,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和大农场生产方式才是具体的解决策略。陈翰笙则通过对华南农村的研究,强调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社会中不合理的生产关系,进而认为只有依靠土地革命,打破旧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结构才是唯一出路。

 

从调查所得结论上看,毛泽东与陈翰笙更为接近。同时,两者的接近,还不仅在于调查结论上:

 

其一,在具体进行阶级分析时,毛泽东与陈翰笙都在尝试将源自苏联的概念应用到具体的中国社会中,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同时在阶级分析中加入了“生活水平”这一维度来对阶级状况加以估量。

 

其二,毛泽东与陈翰笙的农村调查都有各自所面对的理论诉求。陈翰笙的乡村调查意在推翻马季亚尔关于中国社会“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教条判断,而毛泽东的农村调查同样也有着在马列主义普遍原则下具体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历史意涵。

 

其三,面对着复杂的地域社会状况,毛泽东与陈翰笙对公田、宗族在内一系列问题有着相近的认知,即都认为这些是革命的阻碍因素,陈翰笙使用了“集团地主”的概念来对宗族问题加以概括(参见陈翰笙,1984)。实际上,这背后隐含的乃是对于当时地域社会中宗族组织以及士绅群体的一种偏于消极的判断:士绅作为传统社会中的地方精英,在基层社会的行政与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陈翰笙抑或毛泽东,在当时的情势下都认为这一群体总体上对革命呈现出摇摆与抵触的态度。

 

尽管毛泽东农村调查由于受战争形势和调查时间的影响而具有多重形式与内涵,但其调查的总体问题导向、分析思路乃至解释机制都和陈翰笙的社会经济分析有着相通的地方:在调查过程中,两者都尝试对阶级理论与概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本土化”修正,以应对具体而复杂的中国乡村社会。更需要指出的是,社会调查作为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重要产物,其“源”在于现代社会科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引入,而其“流”则在于不同的社会精英对其的具体应用。作为诸多流脉中最重要的一支,毛泽东农村调查具有更为复杂的历史意涵:它在以阶级进路解析中国乡村社会症结之时,还承担着应对社会动员、政治形势等多重功能,因而呈现出了更为复杂的历史面貌,这也恰恰使其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调查类型,以应对总体性社会危机并实现其革命理念。

 

(四)时代思潮的回音:农村调查的理论意涵

 

相较于当时的社会调查运动与乡村社会性质论战,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问题与主义论争构成了更为基础性的社会思潮,在整个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究竟是应该一个一个解决问题,还是找到一个可以系统解决近代社会危机的主义,一时间成为争论的焦点。

 

当时尚处于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曾组织过一个名为“问题研究会”的机构,并拟定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同时,他还明确指出“问题之研究,须有实地调查者”。表面上看,这似乎意味着当时的青年毛泽东更偏向“问题”一端。但实质上,毛泽东与胡适并不相同,因为他在《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明确作了如下说明:问题之研究,须以学理为根据。因此在各种问题研究之先,须为各种主义之研究。

 

因而,笔者将在这一社会思潮背景下去理解毛泽东农村调查的思想与实践:

 

其一,1930年5月,毛泽东完成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并在文中明确提出了以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本本主义”是指僵化执行马列主义的理念与信条;实际上,在整个革命实践中,来自共产国际的对中国革命的判断以及意识形态阐述一直影响着国内革命实践。因而,我们会看到,尽管在具体的做法上毛泽东所率领的红四军与共产国际的指示有时并不一致,但是在总的革命理念层面,毛泽东始终在当时的意识形态阐述内进行着自己的实践,并不断结合革命的实践状态进行着“主义”的“本土化”过程。

 

其二,具体的革命实践不可能只靠抽象原则和理念就得以完成,特别是当共产国际的意识形态范畴内的原则性方针遭遇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时,就会产生革命的具体“策略”问题,而获取这些具体斗争策略的重要途径,就是“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社会调查”。由此,在“本本”与“策略”之间,调查成为一个重要的中介机制。因而,当革命实践过程中出现了有关斗争策略的重大分歧的时候,毛泽东都会集中进行社会调查:湖南五县调查以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所应对的乃是国共合作行将破灭之时国民党右派对农民运动“过火”的指责;而毛泽东1930年在赣南闽西的集中社会调查则是对当时与李文林分歧的间接回应。因而,毛泽东的农村调查具有“生产斗争策略的正当性”这一内涵。

 

其三,共产党社会调查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阶级估量制定正确的策略。因此,毛泽东的农村调查含有阶级调查的内在属性。一方面,他需要以阶级理论来阐释革命策略的正当性,而另一方面,他更需要通过农村调查的方式使抽象的阶级概念完成其“操作化”过程,并以此来同时完成革命的社会动员以及对中国社会的改造。

 

20世纪初,面对着陷入总体性危机的中国社会,不同的政治精英与知识精英开始了各自救亡图存的努力。伴随着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德先生”与“赛先生”成为时代的主题,在社会思潮层面,以“社会革命”为主题的激进主义思潮开始兴起。

 

在这样的社会思潮背景下,毛泽东早期农村调查就不只是具有治理与社会动员意义的权力技术,而是成为马列主义从诸多社会思潮与政治实践中脱颖而出的重要环节:它要完成阶级术语与地方社会原有社会分化机制之间的转化,要面对复杂的政治情势,同时还要以超越纯粹地方社会利益格局的总体眼光来实现推进革命进程、颠覆旧有社会秩序的总体目标。因而,毛泽东农村调查的早期思想与实践,实质上构成了作为革命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有别于无政府主义等其他同时期社会思潮的独特发明:它一方面没有局限于单纯现代国家构建工具的上层逻辑,另一方面,也没有落入到单纯的“社会建构”路径中而陷于民粹主义的桎梏。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毛泽东农村调查在将阶级术语转化为具体社会政策时所具有的理论意涵,而农村调查正是在弥合阶级话语与地方社会旧有秩序之间张力的实践中动态生成的历史结果。

 

作为革命者的毛泽东,并没有仅仅将“调查研究”作为一项了解中国的工具,他并不满足于将自己的农村调查定位在纯粹实用的方法层面,而是尝试对这些“眼光向下”的农村调查进行提炼、归纳与总结,从中“提取”出对中国农村乃至中国革命的总体性理解。在1941年的延安,毛泽东开始着手整理自己开展过的农村调查,并编纂《农村调查》文集,以此反对当时的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由此,农村调查被提炼、抽象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工作理念与基本原则,从而具有了理论意义。在具体革命实践中不断衍生、发展的毛泽东农村调查,也经过重新“配置”构成了全新的政治传统,不断生产着有关中国社会与革命的科学知识。农村调查的思想与实践,实质上构成了应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产生的总体性危机的一种独特回应。

【导读】1961年,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强调,要恢复实事求是传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毫无疑问,这个时间点非常特殊,正是在我们三年自然灾害进入到最困难的关头。毛泽东主席在此时发出这种号召,自然颇有深意。会后,当时的中央领导人带头深入基层调研。这一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调查组,听到比较多的意见是关于公共食堂和供给制的问题。




1961:

上一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毛主席这次号召中指出:
过去这几年我们犯错误,首先是因为情况不明。发那么多表格,报上来说粮食增加了,猪也增加了,经济作物也增加了,而实际上没有增加。我看不要看那些表格,报表我是不看的,实在没有味道。河南要求下边报六类干部情况,今天通知明天就要,这只能是假报告。毛主席这次号召中指出:



就在这篇《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有一段非常非常重要的内容:


有了好的方针、政策,你情况不明,决心不大,方法不对,还是等于没有。郑州会议的方针政策是对的,只有一条不对,就是不要算账。郑州会议是三月初开完的。有浙江的经验,有麻城的经验,到了四月上海会议就搞了十八条,决定旧账坚决要算。我写的那个批语还早嘛。那两个月我动笔批的文字有两万字以上。打笔墨官司没有多少用,两万字也好,再加一倍也好,不起作用。底下县、社、队封锁,你有什么办法。
这些会议是什么会议?是反对浮夸风、放卫星、虚报占产量、强征粮的会议,主席自己说了,他写的相关内容就有两万多字,想打笔墨官司我都能给你翻出来。但是呢——不起作用。底下县、社、队封锁,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出来,老人家已经非常生气了。半年之后还有一段吐槽,他用“等于放屁”来形容自己当时的重要批示,还说出了“不懂社会主义”这种重话:
我在北京召集一些同志谈了一下,就给六级干部写了那六条。那六条等于放屁,因为我们各级干部中许多人不懂得社会主义是什么东西,什么叫按劳付酬,什么叫等价交换。——1961年6月20日

为了解决先锋队出现的问题,除了大规模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领袖还做出了两项重要呼吁,一是不要压制群众反映意见:
要真正把问题敞开,让群众讲话,哪怕是骂自己的话,也要让人家讲。骂的结果,无非是自己倒台,不能做这项工作了,降到下级机关去做工作,或者调到别的地方去做工作,那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一个人为什么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呢?为什么只能做这个地方的工作而不能调到别个地方去呢?我认为这种下降和调动,不论正确与否,都是有益处的,可以锻炼革命意志,可以调查和研究许多新鲜情况,增加有益的知识。
第二,是鼓励干部去工农业生产第一线参加劳动:

我们希望争取在三年内能使全国全体农村支部书记认真参加生产劳动,而在第一年,能争取有三分之一的支部书记参加劳动,那就是一个大胜利。城市工厂支部书记也应当是生产能手。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是使共产党人免除官僚主义,避免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确实保证,是使无产阶级能够和广人劳动群众联合起来,实行民主专政的可靠保证。
毫无疑问,这一系列组合拳,是与引发三年困难时期的原因有着直接关系。这一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调查组听到比较多的意见是关于公共食堂供给制的问题
我们要和大家分享的七篇调查报告均涉及这两点↓

两点↓

01

《广东农村人民公社

几个生产队的分配、食堂问题》

△毛泽东在农村调研

写作背景: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召开后,毛泽东指派田家英担任组长,带调查组赴广东进行农村调查。此文便是本次调查的报告《广东农村人民公社几个生产队调查纪要》中的一部分。

内容概要:本文聚焦的问题是,在解决“共产风”问题以后,公社各级关系中队与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在分配问题上的“平均主义”。解决两个“平均主义”的问题成为随后召开的广州中央工作会议的重要内容。


02

《魏塘人民公社和

合生产队调查(摘要)》

△田家英(左一)在浙江调查

写作背景:1961年1月至5月,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田家英带领中央调查组到浙江省嘉兴县魏塘人民公社进行调研,本文为此次调查的报告摘要。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魏塘公社和合生产队从1952年到1959年粮食生产情况,深入分析了“五风”一直得不到纠正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促进和合生产队生产恢复和发展的五点建议。


03

《关于食堂和评工记分

等问题的调查》

△周恩来在河北邯郸农村调查

写作背景:1961年3月,中央在广州召开工作会议,会议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会后,各级领导干部纷纷下乡调查。此文是1961年5月周恩来在河北省农村调查期间的汇报记录。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分析了所调研的公社社员对于食堂、供给制和评工记分等问题的看法,并通过实地调查总结出“取消公共食堂”“恢复高级社时评工计分办法”等行之有效的建议。



04

《关于食堂、手工业合作社

和自由市场等问题的调查》

△朱德在群众中调研

写作背景:同一时期,朱德带队到河南、四川、陕西、河北调查,感到调整农村政策效果明显。正因为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开展的调研,中央对如何调整农村政策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内容概要:朱德在文中详细分析整风整社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的宣传与贯彻对提高群众生产积极性的作用,阐述了调研地区经济恢复的态势,并针对食堂问题做出客观的总结。


05

《北京郊区农村调查》

△邓小平京郊访民情

写作背景:1961年4月至5月,邓小平在京郊(主要是顺义县)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于5月10日和彭真联名致信毛泽东,汇报顺义、怀柔农村调查的情况。

内容摘要:邓小平就调整社队规模、公共食堂、家庭副业等7个方面的问题作出报告。邓小平在座谈会上明确表态:“吃食堂是社会主义,不吃食堂也是社会主义”,要根据群众的意愿,决定食堂的去留。


06

《湖南长沙、宁乡调查》

△刘少奇在湖南农村做调研

写作背景1961年4月至5月,刘少奇来到湖南,先后赴宁乡和长沙县的东湖塘公社王家湾大队、广福公社天华大队、花明楼炭子冲大队,开展为期44天的调

内容概要:经过调查研究,刘少奇在报告中指出,应有序解散公共食堂,同时对解决社员住房问题、退赔问题,巩固国家、集体和社员个人的所有制问题等提出了见解与建议。



07

《江西山区农村调查》


△朱德在大茅山视察

写作背景1950—1960年代,江西在国营综合垦殖场的创建与发展中,建立了“哪里有垦殖场,哪里就有江西共大分校”的基本格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朱德一行对大茅山垦殖地和共产主义大茅山分校进行了视察。

内容概要:本文在肯定江西国营综合垦殖场发展经验的同时,也指出了当时存在的城镇手工业缺乏原料、药材销售紧张、缺少燃料影响瓷器生产等问题,并为国营综合垦殖场的改革发展提出建议。



编辑丨万无香

审校丨丁宁

监制丨于今

 -- END --


       智库产品        


《国家智库》NATIONAL THINK TANK、《中国智库》CHINA THINK TANK是国内第一部以智库为名的政策研究系列读物,自2009年创办、2010年发行以来,始终突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这一核心理念,公开出版发行。

智库之道,在于顶天立地

实干 谏言 不辱使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