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那65张证书,不如一份985毕业学历

职问编辑室 职问 2021-03-16


就像每一个体重正常的女生都有一颗减肥的心,每一个财经或法学的学生,也都有一个考证的执念。

 

来自知乎网友@注会小丸子


当然,在这批热衷给自己添砖加瓦的泥水匠里,水平可能也有高有低,不过这个队伍是越来越壮大,也是不争的事实。


且不说司考的人数已经达到65万,比许多省高考的人数还多,CPA的报考人数,可能在2018年正式突破150万:



你是这个大军中的一员吗?你的故事,是苦逼还是轻松?而你现在,又处于怎样的状态呢?


01


我的高中同学慧玲大概处于一个比较轻松的位置了——两年之内过了司考和CPA。

 

她在上海的一个高校里念会计。我问她,你一个学会计的为啥要考司考啊?她的回答我至今记忆犹新:“因为别人没有啊!” 然后她自己笑出了猪叫。


“其实当时是大三暑假,我本来说考个驾照,就突然风传是最后一届非法本可以参加的司考了。我就在想,我要是考了这个,再过了CPA,岂不是很厉害了吗?因为以后别人就不再有这个机会了啊哈哈哈。”


我一口老血喷出来。

 

然后慧玲推了所有事情,开始复习司考。打听考试流程,准备复习资料,制定复习计划,颇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的劲头。到全身心投入复习,差不多已经到7月份了。从早上5点到晚上12点,早出晚归是所有司考人的状态。她个子不高,头发本来就不好,一个女孩子白头发特别多。中间我去上海出差,她忙着复习,都没一起吃个饭。倒是在微信上说,让我帮她找认识的医生,买点生发的中药。她和寝室一起复习的同学,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好在最后,384分过线。


我问她有啥印象深的故事没有,她认真地想了想,笃定地说没有,然后兴奋地告诉我:其实考证再常见不过了!你知道我们学校别名叫什么吗?就叫上海考证大学哈哈哈哈。

 

然后她就兴高采烈地向我复述了她们学校的“考程表”——


各种从业证什么证券、基金、银行方面的一般是大一大二的主要任务,然后大三暑假是司考,毕业的暑假是CPA,CFA贯穿于中间和毕业之后。而且是部分专业的,她学的是会计要去考司考,那些学法律的也过来考CPA。

 

她说,“大家都在做这种事,就是一个大的氛围和环境。我甚至觉得复习地时候我的脑子是锈的,尤其是司考,理解的部分并不是特别多,就是在拼命地背。到写的时候也是,脑子和手是分开的,似乎成了条件反射!



 就她们班最优秀的那个人,一年之内考过CPA,也是日夜如此。根本没啥惊心动魄的故事,她笑着说,就是平平淡淡的日常,习惯了就好。


考试复习需要的不是斗志昂扬,而是心如止水,你如果一直情绪上兴奋,也就无法平稳地保持在吸收的状态。


一个人,稳稳当当的。

 

倒是中间有一次,慧玲感冒发烧,去了华山医院看病,开药,打点滴。她发现别人都是要么爸妈陪着,要么情侣一起,就她孤零零的,室友们都在忙自己的事。那一刻觉得,自己一个女生,真的是太辛苦了。

 

我突然想给她牵线我的室友陈锋,但想了想,没敢说出口。因为陈锋的生活也几乎贡献给了CPA,我想谈恋爱并不适合他。

 

02

 

陈锋真的是特别努力那种。


他的作息和慧玲差不多,早上大家都在睡觉时能听到他起床,出门。晚上关了灯大家躺床上刷手机,亮亮的一片,他那儿是暗的。


去年忙着敲论文的我和他一起去过自习室,呆了一个月。他最放荡的一次,也就是那天看着前桌刻苦复习的漂亮妹子和那个邋里邋遢的男友,痛心疾首地跟我说了句:彼可取而代之!


 

但很讽刺的是,他的进展要慢得多,两年刚考了四门。尤其是去年的一门,时间太紧张了,他来不及全背完,就疯狂地记住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是他觉得不会考的。结果考试的时候偏偏就是这三分之一占了很多,他没办法,硬着头皮往上答,套之前学过的知识。


成绩出来了,这居然是他四门里最高的,85分。我们也都惊呆了。

 

所以考试对于他几乎成了门玄学。那天我看不下去,跟他说,哎要是还包分配就好了,这么费力。他居然很认真地跟我讲,你想错了,包分配是大锅饭,表面上大家被拉平了,但对其中的强者公平吗?更不用说,有的人可以通过其他的资源,轻松流动到自己想要的位置。还有比这种表面的公平更不公平的事吗?


证,其实是个给人定位的便捷标签啊!

 


一开始拥挤的赛道,会在赛道中途,慢慢稀疏。你会被人甩开,你会看到有人去了其他的道路,你会远远地看见领头人变成一个黑点,然后模糊,然后看不见。你能做的,只是拼命奔跑。

 

我突然觉得,他比我想的明白。

 

03


这让我想到一个我印象很深的新闻报道。大意是说一个二本学校的学生,四年毕业下来考了65个证书,结果还是找不到自己心仪的工作,然后发出了疑问,“能力”真的不如文凭重要吗?



尽管那家媒体隐晦地说,



但细心的网友在看了这些证书的名目之后,却用了这样一张图来回应:


毕竟这个所谓的“证霸”连英语六级证书都没有。奇奇怪怪名目的证书,重倒是挺重,但怎么可能成为他求职的敲门砖?

 

实际上你要真问我,那些跨专业考证的人,到底学到了多少东西,我觉得可能也不多,甚至用处也不大。


慧玲现在上海的一个会计事务所工作,她逐渐确定了自己对法务不感兴趣,司考证目前也没有什么用。但她雄心勃勃,想考那个什么二级注册建筑师,“因为可以挂靠出去赚钱啊哈哈哈”。

 

我问过她为什么要考证,她的回答大概和知乎上一段答案很相似,

 

慧玲不愿意回家乡,即使在省会可能谋得不错的财务工作。她拼了命想留在上海生活,所以她知道目前你的自己还不够。要从哪儿着手努力呢?她本能的直觉指向了,考证。


在这个大家都在狂奔的环境里,你没法按捺内心对更好更强的渴望。而且实际上我并不觉得考证,或者是考试,应试性教育就一无是处。

 

虽然,考证获得的知识类型,是方法性的。也就是说,这样的知识并没有彻底规定行动者可能遇到的所有具体情境,实际上任何知识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正相反,知识所提供的,是面对不确定的社会情境时,如何反应和应付的一般化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证明。

 

更不用提,作为企业主来说,凭什么相信你比别人强?凭什么要花时间去深入地了解你的能力和价值?证书本就是一种判断的捷径,或者是一把尺子,像陈锋,他不在顶端,甚至不在特别高的一端,所以他急需要找到一个相对公平的抓手,来证明他比另一部分人强。这对需要他的职业来说,就足够了。


 

而“证霸”之流,连考证的意义和理由都没有考虑清楚,只是庸庸碌碌地去考没有价值的证,丧失了对于能力的重视,还不如节省时间做些别的——就像我的福建同学,非常机智地避开了普通发考试。而一张985的毕业证书,却可以证明这个人至少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能力,是要优于一部分人的。

 

在这个意义上说,是的,你那65个证书叠在一起,不如一张名校的毕业证书。


-End-


推荐阅读(点击即可阅读全文)


法务实习生:比起出人头地,我更想好好活着

撑起业务半边天的名企实习生

券商:招聘至少清华北大,发薪不如中介链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