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穷人”?以及如何摆脱“新穷人”的烦恼?——刘擎解读《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以下内容来源于靠谱讲书APP,作者刘擎。
好,下面我们就来讲讲新穷人这个问题。
新穷人是鲍曼这本书的关键词,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你看,在早先的生产者社会以及普遍就业的情况下,贫穷主要是指失业造成的艰难处境。但在当下的这个消费者社会中,贫穷的意思就相当不同了。鲍曼认为,消费者社会出现了一种新穷人,他们没有能力为满足层出不穷的新欲望而去消费,他们是有缺陷的消费者。这就是鲍曼所说的新穷人。由此,贫穷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指,由于消费不足而造成的精神困境。
贫穷的英文是 poor,也有可怜的意思不只是物质性的,更重要的是精神意义上的可怜。在这里我要引用一段鲍曼的原文,说得很好,他说:“贫穷不仅限于物资匮乏和身体上的痛苦,也是一种社会和心理的状态。每个社会都有体面生活的衡量标准,如果无法达到这些标准,人们就会感到烦恼、痛苦、自我折磨。贫穷意味着被排除在正常生活之外,意味着达不到标准,从而导致自尊心受到打击,产生愧疚感和负罪感。贫穷也意味着与既定社会的幸福生活无缘,无法享受生活的馈赠。随之而来的是怨恨加剧,并以暴力行为、自惭形秽或兼而有之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你想,如果消费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如果消费者成为人的首要身份,那么人的快乐、价值感、社会阶层和自尊,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消费能力和消费体验。
那么购买力不足、消费不足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处境和心态呢?
首先,新穷人没有尊严。鲍曼指出,消费者社会的逻辑,就是把穷人塑造成没有成就感的消费者。他们往往属于低收入阶层,这样的收入大概可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维持一个温饱的生活,但不足以过上体面的生活。为什么呢? 因为体面的标准改变了。在消费者社会,体面的生活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体面的消费,就是你能够积极地遵从消费的欲望,能够持续地满足被诱惑出来的消费欲望。因此,低收入、甚至中低收入的阶层作为消费者是不合格的、有缺陷的。那么对于新穷人来说,消费者社会倡导的那种正常或者体面的生活模式,令人羡慕但遥不可及。
第二,和旧穷人相比,新穷人获得的社会待遇也相当不同。你想,在过去的这个生产者社会中,穷人在两种不同的意义上是受到重视的,体现为两种相反的对待方式:一种是消极的严厉管制或镇压的方式,因为穷人是什么?穷人是社会秩序的破坏者,是潜在的犯罪嫌疑人,因此必须严肃地对待,予以管制。而与此相反,另外一种是积极地同情和救济。因为他们看到穷人的命运是疾苦的,值得社会同情和帮助并予以救济。无论如何,你看穷人,他的存在是醒目。而现在,在消费者社会,对待新穷人的态度基本上就是漠视,因为新穷人没有沦落到饥寒交迫的境地,所以我们不必去关注他。同时,因为对于消费主导的经济发展而言,新穷人的贡献微不足道,所以无需予以重视。
鲍曼的原话是说:“新穷人是不被需要的、没人想要的、被遗弃的。那么他们的位置在哪里?最简单的答案就是消失,或者被翻译成视而不见,out of sight。那么新穷人受到的社会待遇既不是压制,也不是怜悯,而是漠视。他们几乎是透明的存在,是多余的边缘人。”
最后还有一点是更令人忧虑的,就是消费者社会的大多数人都在某种程度上是新穷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绝大部分人,无论在这个所谓阶层迁跃的奋斗中如何成功,几乎总是会感到比上不足的那种局限、那种不满,总是无法成为“完美的消费者”,就是想要买什么就能买什么,那才是真正成功的标志。但是我们知道,只有极少数的所谓顶级精英才能这样做,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消费者。
你看这里有一点奇怪,就是照理来说所有人的消费几乎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对吧?为什么我们不能有一种更加平衡从容的心态呢?但消费者社会它有一个魔法,就是通过媒体,特别是广告的各种宣传,不断地展示别人那种更加美好的生活,甚至是奢侈的消费生活,从而不断地刺激和鼓励一种上进心,让你过度关注自己比上不足的局限,同时片面地压制你比下有余的那种自满。
因此,面对层出不穷的消费诱惑,大多数人总是会在某个时刻,有力不从心的焦虑感和挫败感。另外,就算你能够从比下有余的视角,来安抚自己,相信自己是完成合格的消费者。但你也需要非常努力来保持这个消费水平,因为你会担心一旦自己松懈了,工作不努力了,就会导致什么消费降级。你就会有强烈的失落感,无法用自我安慰来化解。
你看,担心自己会沦为新穷人的危险,特别是都市白领等中产阶级的焦虑,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变成新穷人。这就解释了一个现象,就是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人会有一种强烈的倾向,把生活中的一切不快乐都归因于自己的穷、没钱。于是离开了钱谈别的都是过于理想化,你想想,理想主义的门槛似乎从来没有现在这么低。其实,那么多人并不是在生存的意义上活不下去的穷人,他们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新穷人,是不合格的消费者,为自己达不到心中期待的那种消费层次而沮丧。
那么新穷人的希望到底在哪呢?
鲍曼引述了一位德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奥菲的一个主张,他核心的要义是说什么,让个人收入的权利和实际收入能力脱钩。这句话的中文译文翻上去非常令人费解,但是它的寓意非常深。
让我展开讲解一下,它的原文是说什么?
是说individual income entitlement can be decoved from actual income earning capacity。
你看这里边有两个关键词要解释,一个是entitlement,他说个人收入的这个entitlement,entitlement 是指什么呢?entitlement 这个词是指一种天然的资格。如果把它翻成权利,翻成 right 的话,它和一般的那个权利不一样,它是天然的资格。而这里边earning 是指真挣来的、这个能够挣工资的能力。
鲍曼这里的思路是什么呢? 你将工作的价值,仅仅等同于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挣得工资能力的价值,这是一个未经反思的假定。他说有一些重要的工作,它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格是非常低的,或者是没有价格的。比如家庭主妇,主持家务、养育孩子,这是一种巨大的付出,而且意义重要的劳动工作。而且其实在现在养育孩子,要求的技能和知识是非常高的。但是这样一种劳动或者工作在劳动力市场上是完全没有价值表达的,是免费的。这些劳动者就不具有所谓 actual income earning capacity,她没有这种得工资的实际能力但是她们不该有收入的资格吗? 当然不是。
所以依照这个论述的逻辑,鲍曼主张应当让生活伦理代替工作伦理。
生活伦理或者说生命伦理的原则,它的重心是让每个人能够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要从这个价值支点出发,来重新塑造我们的社会秩序,以这个需求原则来代替劳动力市场上的那种等价原则。
实际上,这也不算是一个非常激进的革命性建议,它并没有主张消灭资本主义或者废除市场经济,而是一种改良方案。它就是试图把平等、自由、公正的原则,注入到目前运行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中,从而能够起到一种约束作用,就是约束当前的经济模式当中,盲目追求增长的效率,而忽视效率所服务的对象,以及对人类处境造成的连带伤害
无论如何,鲍曼的主张是什么呢? 我们要放弃将既有的现代生活模式,看作是近乎神圣的理念。其实正是因为这种模式是未经反思的,所以它才会变得像神圣一样。而在一种反思质疑的视野当中,我们能够重新打开,我们对另外一种生活可能性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