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哪里的老师这么优秀?原来是我们石嘴山的!

青春宁夏
2024-12-28



“你们在采访王老师?那是名师!”

“我姐就是王老师的学生,听说特别厉害!”

“我也想去听她的课。”

近日,看到记者扛着摄像机走进石嘴山市惠农区惠农中学,一群学生好奇地围上来,抢着介绍他们心中的王老师。

“名师”“厉害”……带着学生赋予的这些标签,记者见到了王丽琴:一位个头不高、气质温婉、在农村教书30年的初中语文老师。

“我们农村孩子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求学这条路一定要坚定地走完。作为老师,我们就要更好地带着他们真正走出去,去探索更大的世界。”王丽琴说。





在乡村,大地就是我的课堂


怎样告诉学生,鲫鱼的各个部位?王丽琴打算买一条鲫鱼,让大家现场观看。“那还用买,我们去捉去!”学生们得知老师的打算,拍起了胸脯。从小在河里游泳长大的农村孩子,捉了好几条拿到了王丽琴眼前。
“这是胸鳍,这是腹鳍,这是尾鳍,鱼鳍的部位不一样,功能也有所不同……”课堂上,学生们紧盯着老师的手,惊叹第一次知道天天见到的鲫鱼,构造如此奇妙。“那节课,让我更加爱上了我们农村的孩子,又可爱又好学!”王丽琴回忆起多年前的那节课,记忆犹新:
“那节课也让我明白,教育应该是从生活中来,再回归到生活中去,教师和学生也应当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当学生被调动起来,‘教’与‘学’就会相互作用。”
王丽琴的有效教学“密码”,来自长期的扎根乡村。
1994年,21岁的王丽琴从宁夏农学院畜牧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被分配到了尾闸镇燕子墩中学当生物老师,每天骑两个小时自行车从镇上去往燕子墩上课。
“在没上班之前,知道我们这里有这样一个地方。到了才知道,位置偏、路也还没有硬化,一下雨根本走不过去。”比起身处的环境,王丽琴更在意的是:“第一次当老师,我得好好干才行!”于是,听老教师讲课、自己钻研教材、参加优质课比赛,成为她的日常。慢慢地,王丽琴评价自己“悟出了点想法”,将生物课堂与这片再熟悉不过的乡村大地逐渐结合了起来。

在书中,追寻“诗和远方”

 

在当了五六年的生物老师后,王丽琴的人生也迎来了一次“转行”的机遇。

因为工作需要,一向热爱语文的王丽琴以一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试讲开启了自己的语文教师生涯。在探索的过程中,她敏锐地发现了“农村学生的问题就是读书少”,于是在之后的日子里,播撒阅读的种子成为她最常做的事。

“不看书就没有积淀,没有积淀就写不出作文”。2000年,王丽琴被调任到尾闸中学做七年级的语文教师。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她自费建起了“图书角”,买来课标和语文教材中推荐的名著供学生借阅观看,一起寻找书中的“诗与远方”。“一直到现在,这个传统还在持续,我每天组织他们利用中午来校的半个小时进行午读,每天布置一篇日记或者练笔,写人、记事、写景、记读书心得等,每天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也会组织学生到学校阅览室看书,每月在班里组织一次课外阅读交流。”这种读书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让王丽琴在尾闸中学所带班级学生语文成绩名列前茅,也对他们持续地产生着影响。

已经毕业的孩子发来微信,感谢王丽琴对自己语文能力的培养,让他们不仅在高中阶段有所应用,甚至在大学参加社团、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持续受益。曾在河南鹅坡武术学院当教练员的杜浩楠,如今回到家乡惠农区开设了自己的武术学校,办简报、做总结,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更深刻认识到学习语文的意义,常常和王丽琴通电话:“老师,谢谢您的培养,如果不是那三年您的提醒,如今我吃饭的本事又少了一样。”

不仅如此,读书的影响范围持续扩大,甚至让农村的家长们也将爱好转移到了读书上。家长会上,一位孩子告诉她:“老师,现在每天回家后,只要我写字,我妈妈也会在旁边读书,很少打麻将了。”

托举学生,去探索更大的世界


季羡林的《永久的悔》,是王丽琴印象最为深刻的一节课。“语文教学应该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的心灵。”王丽琴请学生们讲述自己生活中感到难以释怀的事情,没想到学生讲述的故事里,家庭离异、父母在外打工、自己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的事,引起了多名学生的情感共鸣,泪水“淹没”了整个课堂。这让王丽琴感到心疼的同时,也想起自己初参加工作的那几年,一些学生,头一天还认认真真上学,第二天就捎来口信:不上了。“有读书的工夫不如多种地帮家里分担……”,王丽琴骑着自行车一次次往返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去找,贫穷让家长无奈地摇头,孩子躲在门后眼泪汪汪地望着年轻的老师。“困难都是暂时的。你看看我,家里也穷,但是我念出来了,有了工作,家里就好了……”王丽琴一次次拿着自己举例子,苦口婆心一遍遍劝说,最终十余名学生被劝回,在多年后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王丽琴暗下决心:托举更多孩子站在自己肩膀上,走出去探索更大的世界。教与学永远是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一方面,王丽琴立足三尺讲台,尽心尽力带好学生;另一方面,积极总结新的教学方法、好的做法,把它们化为课题,与其他老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2010年,王丽琴主持的市级课题《农村初中生写作习惯的培养策略》荣获宁夏多个奖项,2017年课题《农村中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有效性策略研究》获自治区科研成果一等奖。王丽琴还领衔成立了“王丽琴名师工作室”,吸纳8名核心成员,带领多名教师上公开课、做课题、写论文,大力扶持年轻人成长为教师中的佼佼者。




“我从不把自己定位为农村学校的老师,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师的视野决定了学生的视野。”王丽琴说,她先后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自治区“塞上名师”和石嘴山市首批名教师等荣誉。30年的时光,从普通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从燕子墩中学到尾闸中学再到惠农中学,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教于农村的王丽琴带着探索出的有效教学“密码”,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地陪伴着一届届学生成长。2018年,尾闸中学撤校,城市学校邀请王丽琴,但她坚持到惠农中学继续担任语文教师:“总要有人在农村,把农村的孩子教好。”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宁夏共青团视频号快来关注~

关注团团的抖音

分享有趣好玩的故事


往期回顾


室友关系好像“包办婚姻”?

硫磺别想熏“黑”宁夏“红”!

淘宝将全面支持微信支付!

来源丨宁夏日报客户端编辑丨王一曳(宁夏大学 实习生)校审丨杨   赟审核丨陈荣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青春宁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