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的老师这么优秀?原来是我们石嘴山的!
“你们在采访王老师?那是名师!”
“我姐就是王老师的学生,听说特别厉害!”
“我也想去听她的课。”
近日,看到记者扛着摄像机走进石嘴山市惠农区惠农中学,一群学生好奇地围上来,抢着介绍他们心中的王老师。
“名师”“厉害”……带着学生赋予的这些标签,记者见到了王丽琴:一位个头不高、气质温婉、在农村教书30年的初中语文老师。
“我们农村孩子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求学这条路一定要坚定地走完。作为老师,我们就要更好地带着他们真正走出去,去探索更大的世界。”王丽琴说。
在乡村,大地就是我的课堂
“这是胸鳍,这是腹鳍,这是尾鳍,鱼鳍的部位不一样,功能也有所不同……”课堂上,学生们紧盯着老师的手,惊叹第一次知道天天见到的鲫鱼,构造如此奇妙。“那节课,让我更加爱上了我们农村的孩子,又可爱又好学!”王丽琴回忆起多年前的那节课,记忆犹新:
“那节课也让我明白,教育应该是从生活中来,再回归到生活中去,教师和学生也应当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当学生被调动起来,‘教’与‘学’就会相互作用。”
王丽琴的有效教学“密码”,来自长期的扎根乡村。
1994年,21岁的王丽琴从宁夏农学院畜牧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被分配到了尾闸镇燕子墩中学当生物老师,每天骑两个小时自行车从镇上去往燕子墩上课。
“在没上班之前,知道我们这里有这样一个地方。到了才知道,位置偏、路也还没有硬化,一下雨根本走不过去。”比起身处的环境,王丽琴更在意的是:“第一次当老师,我得好好干才行!”于是,听老教师讲课、自己钻研教材、参加优质课比赛,成为她的日常。慢慢地,王丽琴评价自己“悟出了点想法”,将生物课堂与这片再熟悉不过的乡村大地逐渐结合了起来。
在书中,追寻“诗和远方”
在当了五六年的生物老师后,王丽琴的人生也迎来了一次“转行”的机遇。
因为工作需要,一向热爱语文的王丽琴以一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试讲开启了自己的语文教师生涯。在探索的过程中,她敏锐地发现了“农村学生的问题就是读书少”,于是在之后的日子里,播撒阅读的种子成为她最常做的事。
“不看书就没有积淀,没有积淀就写不出作文”。2000年,王丽琴被调任到尾闸中学做七年级的语文教师。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她自费建起了“图书角”,买来课标和语文教材中推荐的名著供学生借阅观看,一起寻找书中的“诗与远方”。“一直到现在,这个传统还在持续,我每天组织他们利用中午来校的半个小时进行午读,每天布置一篇日记或者练笔,写人、记事、写景、记读书心得等,每天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也会组织学生到学校阅览室看书,每月在班里组织一次课外阅读交流。”这种读书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让王丽琴在尾闸中学所带班级学生语文成绩名列前茅,也对他们持续地产生着影响。
已经毕业的孩子发来微信,感谢王丽琴对自己语文能力的培养,让他们不仅在高中阶段有所应用,甚至在大学参加社团、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持续受益。曾在河南鹅坡武术学院当教练员的杜浩楠,如今回到家乡惠农区开设了自己的武术学校,办简报、做总结,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更深刻认识到学习语文的意义,常常和王丽琴通电话:“老师,谢谢您的培养,如果不是那三年您的提醒,如今我吃饭的本事又少了一样。”
不仅如此,读书的影响范围持续扩大,甚至让农村的家长们也将爱好转移到了读书上。家长会上,一位孩子告诉她:“老师,现在每天回家后,只要我写字,我妈妈也会在旁边读书,很少打麻将了。”
托举学生,去探索更大的世界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宁夏共青团视频号快来关注~
关注团团的抖音
分享有趣好玩的故事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宁夏共青团视频号快来关注~
关注团团的抖音
分享有趣好玩的故事
往期回顾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