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紧露”的BM,终于塌房了
new issue |One size
从BM进入中国以来就备受欢迎,不光专卖店门前排起长队,也引领了BM风,让尺码小成为了一种潮流。但与此同时,BM因品牌理念,产品质量等问题受到一些抵制。
前不久外网发布的BM纪录片,让备受争议的品牌彻底塌房。纪录片中的两性不平等,种族与社会,审美与霸凌等等问题被揭发,一个时尚品牌背后的故事让人细思极恐。
bully
girl
●
“小码至上”
什么是BM风?
BM全称Brandy Melville,是一个“美式甜酷少女风”服饰品牌,1970年代由Silvio Marsan和儿子Stephan Marsan在意大利创立,风格却是美国加州少女风,近年在欧美市场大行其道,但价格又亲民,是一家快时尚品牌。
以较少的布料,较低的价格,以及针对年轻市场的选址让BM迅速成为一种街区潮流。“one-size-fits-most”,只卖XS尺码是它主要的营销手段。
而所谓的“most”其实只是针对极少数人的身材,连165cm 45kg的“完美”身材女孩都穿不进BM的one size衣服。但被这一策略洗脑的女孩会认为,BM就是好身材的标准,能穿得上BM是件倍感骄傲的事儿。
它在中国市场格外成功,店铺开业当天单日营业额就可达200万人民币。品牌邀请了明星爱豆担任一日店长,也有不少明星为它免费带货。
店铺里,高颜值身材高挑的店员吸足了眼球,甚至连成为店员都被感荣耀,认为自己的美貌被认可了。就是这样的策略,让毫无设计,材质廉价的地摊货成为了潮流。
●
绝不只是卖xs码这么简单
审美热潮的背后...
来自HBO的一段纪录片揭开了这场快时尚背后令人作呕的冰山一角。
在这种“养眼”员工的背后却是 BM 高管对外表和种族的严重歧视。店员是美丽纤细的白人女孩,其他肤色的女孩只能成为仓库等不被看到的工种。
BM 规定女孩们每天都需要向高管们发送一张全身照片,并认证她们的“员工风格”。如果 CEO 认为一个女孩没有吸引力或体重太重,她就会被解雇。在创始人Marsan 的指示下,BM前高级副总裁Luca Rotondo曾因为身高、体重、肤色等原因解雇了上百名员工......
高管在聊天群中低俗的评价员工外貌。有不少员工都曾被暗示“只要裸着上身在男性高管面前试衣服,就会得到更多报酬”,而这当中不乏14岁少女。“听话”的员工就可以获得加薪、旅游、豪华公寓等“差别对待”。
公司高层还会和十几岁的员工调情,并直接把酒带到门店,为了让员工们保持兴奋鼓励她们摄入药物。老板可以不打招呼进入员工宿舍,甚至还有员工被侵犯…
容貌压迫、种族歧视、涉嫌性侵......BM 直接把公司变成了统治者和自己“挑选”佳丽的场所。
●
比比皆是的陷阱
警惕营销PUA
顾客也没逃出BM高管的“魔抓”,来店里购物的女孩们会被高管们用监控审视,有符合BM审美会被骗拍照,实际照片以供老板筛选,筛选后会被邀请成为店员。大部分被选中的顾客高兴地po在社交媒体上来证明自己的颜值被认可,同时也在潜意识地帮BM宣传。
除了外貌,肤色身材也是BM审美的筛选标准。2012年,第一家Brandy Melville在加拿大开业时,Marsan就明确表示他不希望黑人在店内购物,并且觉得黑人或者不够瘦的客户会破坏品牌的声誉。
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还处于父权社会中(不论中外),对消费市场而言,男性塑造了一些不健康的审美观,并将之加于女性身上。赚女性的钱,还反过来物化、PUA女性的品牌,居然还被女性追捧,这是何等的可笑。
消费主义的兴起加重了社会对女性的压迫程度。问题出在哪里?是明星网红盲目的喜欢?是消费者无脑的迎合?还是大众对父权思维的审美麻木?
中国消费者洞察系列报告指出,中国有着近4亿20岁至60岁的女性消费者,每年掌着高达10亿元的消费支出,女性毫无疑问的是消费主流。
其实女性消费力的崛起,也在促进女性意识的觉醒。她们的每一笔消费都是在选择一种态度,这些选择权也让那些爹味十足的品牌渐渐消失。
希望女孩儿们心之所向的耶路撒冷,能真正带领女性走向更自由的世界。
欢迎留言
你对于BM事件怎么看?
哪一刻你觉得内娱完了
戛纳电影节的七大“潜规则”
Esquire fine是全球领先的男士杂志
《时尚先生Esquire》于2019年推出的青年
文化相关的全媒体品牌
FOLLOW U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