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定了!福州这样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

  重磅!“十大工程”助推!

福州明确工作目标

  迈向现代化教育强市!


福州城区。林双伟/摄


将推动主城区学校提质增效
推动海新城、大学城、三江口
3个区域学校总体提升
推进教师轮岗交流
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
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
争创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
扩大大学生规模
……

福州滨海新城。邹家骅/摄


2025年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持续提升
福州教育综合发展水平
在全省保持领先
位居东南沿海城市前列

加大学校建设力度
新增20万个基础教育学位


福州大学城。张人峰/摄


实现“五个双百”
全市年教育财政投入200亿元以上
建设约200所学校
创建240所以上
各级各类优质学校
培养200名以上优秀校(园)长
200名以上省级名优教师
……

福州三江口。林明朗/摄


2035年



福州教育综合发展水平
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着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培养大批“三创”人才
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提供充足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学习型社会日臻完善
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面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市

……


资料图。池远/摄







9日,福州召开庆祝第37个教师节暨教育强市推进大会,围绕建设教育强市目标,对贯彻落实我市《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作了部署。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我市建设教育强市的工作目标。


围绕立德树人、学有所教、学有优教,《实施意见》将重点推进落实教育强市“十大工程”!


未来
福州将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一起来了解一下


资料图。郑帅/摄



立德树人工程


构建全面育人培养体系,聚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完善落实“五育”课程,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实施思政课建设队伍、课程、教法、机制、环境等五大创优行动。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坚决克服短视行为、功利化倾向,落实各级各类学校评价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资料图。/


到2025年——




全市建成100所青少年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基地校示范校、100所书香校园、100所美育基地校示范校,培育100所体育传统特色校,创设100个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


评选100堂思政课示范课,每年开展100场思政课示范课巡讲活动




资料图。福州市教育局供图


学校布局优化扩容工程


实施城区“1+3”引领(“1”指推动主城区学校提质增效,“3”指推动滨海新城、大学城、三江口3个区域学校总体提升)、县(市)多点辐射战略布局,让教育适应福州城市总体发展需要。全力推进基础教育学校建设、新改扩建一批基础教育学校。


到2025年——




建设公办幼儿园60所,扩容学位2万个


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00所,扩容义务教育学位14.2万个




资料图。叶诚/摄



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全力保持学前教育“两率”高位发展,到2025年——




各级示范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扩大到55%,新增省级示范园18所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到2025年——




打造130所以上省级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




资料图。林志源/摄


实现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加快推进普高达标创建升级,到2025年——




全部普高完成达标建设,省一级达标高中达到28所




强化提升教育研训水平,重点解决教育研究院缺编、缺员等问题,到2022年——




全市12所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全部实现省级标准化建设达标




资料图。邹家骅/摄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工程


推进职业教育内涵提升,稳步推进“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探索组建“1+1+X”(1所应用型本科高校、1所高职院校、若干所中职学校)办学联盟,到2025年——




省级规范化及以上优质中职学校比例达80%




推动产教融合深入发展,加快推动福建省职教城规划建设,争创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到2030年——




培育50家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产教融合型企业




资料图。叶诚/摄



优质学校、优秀校长、优秀教师

带动工程


实施优质校集团化办学,推动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把工业(产业)园区配套学校纳入教育集团覆盖范围,持续做大做优教育资源。到2025年——




全市要形成50个教育集团,培育25个优质教育集团




实施校长卓越计划,启动实施本级优秀校长培养方案,探索优秀校长在全市范围内合理流动。到2025年——




全市遴选200名以上优秀校(园)长,并形成常态化的动态补充机制。




实施名师领航工程,加强教师考核管理,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到2025年——




建成35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培养20名省级教学名师、200名省学科带头人




资料图。郭凌静/摄



教师队伍提升优化工程


优化编制职称管理,强化编制与岗位保障,理顺教师编制与职称岗位的管理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完善阶梯培养体系,针对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特点,实施教育人才靶向定向培养。


推进教师轮岗交流,加大城区优质校与乡村校、薄弱校之间的师资双向交流,探索大学区教师交流机制,灵活认定教师支教资格,进一步激发教师轮岗交流的积极性、主动性。



奖励激励工程


全面提高教师待遇,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落实班主任奖励金、特殊教育岗位补助等各类奖补,保障编外合同教师、乡村教师利益,不断提高教师的获得感、满意度,增强优秀人才来榕任教吸引力。


资料图。叶诚/摄



智慧教育引领工程


打造智慧教育福州样本,推进“1+4+N”智慧教育生态系统建设(1个重点平台:福州市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4个重点系统:智慧校园综合管理系统、教师职业能力建设管理系统、教育装备应用运维管理系统、“榕教之窗”系统,N个子系统),依托数字福州建设打造“互联网+”智慧教育新生态,争创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


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推动物联网、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建设,全面推广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到2025年——




建成50所智慧校园示范校




资料图。石美祥/摄



教育治理创新工程


切实为中小学教师减负,深化完善校内外多元融合协同办学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园。倡导参与主体多元、服务形式创新、活动内容丰富的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不断推进课后服务向课后家校协同教育方向深化。构建全民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鼓励个人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支持用人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教育培训,创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环境。



城市发展融合服务工程


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城,同步谋划建设科学城。实施“名校+”带动战略,支持在榕高校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研究院所、实验室等合作,引进优质资源,加快创新发展。


实施校地全面合作战略,扩大大学生规模,力争2030年达到45万人。增强城市软实力,提升城市教育吸引力,以优质的公共教育服务,满足各层次人才子女入学需求。用好教育强市带来的政策红利,增加城市人口,增添城市发展后劲。


福州大学城文化艺术中心。林双伟/摄


牢记总书记嘱托

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福州,未来可期!

精彩视频推荐


福州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 赵昕玥 张旭

编辑 肖远强

监制 林敏勇 刘宝英

监制 王新 刘必泳往期推荐

警报!风王“灿都”逼近!开始影响福州!
今晚8时起!福州所有医保及生育保险业务暂停!
定了!规模最大!福州正式宣布……
觉得好看,你就点↓↓↓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