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卫视,真实地记录下上海人的伤痛吧
在我的家乡,当高龄老人无疾而终时,所办后事被称为“喜丧”。这时候,老人的子孙虽然不会满面春风,但总不至于哭哭啼啼、捶胸顿足。
“死”是自然规律,和“生”并列为人生两件最要的事,故曰“死生之外无大事”也。
在安宁而无痛苦地情况完成人生的闭环,未尝不是一件值得欣慰的喜事,所以“不得好死”成为国人最恶毒的诅咒之一。
这样自然就有充足的理由把这件丧事当做喜事来办,在锣鼓响器的喧闹声中送老人最后一程。
但是,即便是风俗最怪异的地方,我们还没有看到病人在手术室中做手术时就开始敲锣打鼓的先例,哪怕是最简单的阑尾炎手术。
时下的上海,把它比作正在手术室中做阑尾切除手术也许比较恰当。虽然一台普通的阑尾手术不会通常情况下不会危及生命,但需要执刀医生严谨细致,至少免于发生将剪刀、纱布等物品遗忘在腹腔内的事故,才能保证手术安全有效。
上海的抗疫也是如此,疫情过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疗养,上海当然可以康复——即便有的人没能等到那一天——但同样需要组织者严谨细致,让感染者得到良好的护理,让禁足者能够维持常态化的饮食,让病患者及时得到救治,让焦虑者能够得到安慰,最大程度地降低次生灾害的发生可能。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现状却远非如此。
饮食得不到保障的声音网络上比比皆是,病患没有及时救治而不幸离世的消息时有所闻,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似乎每天都在发生。
即便大多数没有碰到这些突发性变故,被困在数十平米的家中数周也足令人疯狂,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人更是疲惫到极限。
绝大多数人的忍耐都临近不堪,各有各的烦恼,各有各的苦闷。似乎整个上海都已经陷入焦虑之中。
这时候,传媒机构可以做些什么?
上海东方卫视选择筹办一场主题鲜明、正能量满满的大型晚会,邀请当红明星登台献艺,给情绪接近临界点的市民鼓劲打气。节目定于4月13日晚播出。
然而,消息一出,没有掌声,更没有期待,收获的却是无数片骂声。
处于悲苦之中的人们,需要的不是安慰,不是鼓劲,他们需要的是共情。
昨天中午,一个熟人即将于今年大学毕业的儿子投水身亡,我晚间得到消息后去他家探望他。他夫妻二人像木头一样坐着,如失了魂一般。我们唯有默默地站在旁边,陪他们一起悲伤。
在巨痛面前,任何安慰的话语都是苍白无力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看着他们,陪着他们,偶尔擦一擦潮湿的眼睛。
对于当下上海人的境遇,作为代表性的上海传媒机构——东方卫视,它最该做的,或许就是陪着上海人一起,静静地等候。
如果真的要为一点有意义的事,那就记录他们的困难吧。
2020年,当病毒初次在武汉肆虐时,作家方方记录了点点滴滴,如实地保留了一些武汉人的伤痛。虽然很多人莫名其妙地给方方强加了若干罪名,但历史总将证明,方方的记录虽然并不优美,却必定伟大。
因为对一个作家来说,他的历史使命就是记录当下,尤其是当下的不幸与伤痛。
如果作家不去记录时代之痛,那还要作家这个职业干什么!
遗憾的是,当同样的伤痛发生在上海时,上海无数靠流量或工资吃饭的作家,并未有人公开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永不认为记录伤痛是一件错误。
正视伤痛,才是勇者的态度。这不仅无损于尊严,反而是获得尊重的最好方式。
东方卫视,它原本有能力获得这样的尊重。他们可以制作一个特别节目,主题不需要华丽的字眼,更不需要用“护”“沪”谐音这样拙劣的技法,只要用“上海日记”这四个最朴素、最简单的字就行了。
不需要明星,不需要慷慨豪迈的音乐,更不需要精心营造的激情与感动。只需将普通上海人作为主角,真实记录个体的境况,他们在饮食、出行、买药、治病等生活琐事中困难与不堪。
不需要煽情,只需要共情。
陪每一个悲伤者悲伤,陪每一个苦痛者苦痛。
你无需喊“共克时艰”的口号。当普通观众看到别人的伤痛时,我想,生活在东方明珠旁边的上海人一定会共情于故事的主角,唤醒内心最善良、最温暖的情感。
这样的节目,才真正是和逆境中的上海人坐在一起,而不是高高在上,远离上海人现实的苦痛,隔着屏幕空洞地“加油”鼓劲。
我想,这样的“上海日记”才是普通上海人所需要的。观看这样的“日记”,他们会感到,无论是防疫管理者,还是上海之外的中国人,大家都知道他们经历着什么,坚持什么。
他们才会强烈地感觉到:我不孤单。
他们不需要强颜欢笑,他们更不想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他们尤其不愿意,用欢乐的颜色和强作的欢笑作为自己苦痛的伴奏。
忘记伤痛是对灵魂的背叛,直面伤痛才是对人性最大的尊重。
东方卫视,你明白么?
关注本号:
官场小说: 商战小说: |
推荐阅读本号原创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