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温暖的背后是凄凉

沧浪大侠 沧浪闲话 2022-10-16

昨天,澎湃新闻讲了一个“温暖”的故事:躲在虹桥卫生间的阿芬找到了工作。
故事的主人公阿芬今年3月份到上海讨生活,正赶上上海接下了暂停键,被送到求助站后成了阳性。等静止状态解除后,她已经失去了参加工作的资格,因为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时都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历史无阳。”

于是,她成了上海虹桥下众多的流浪者之一。这里之所以被流浪者所青睐,因为这儿不仅有厕所,厕所里还有纸!
平时她躲在厕所里,需要购买食物的时候,她就到有wifi的地方,花6块多钱团购2斤面包。

直到11日,她的故事被人写成文章传到了网上,虽然原文很快就被XX,但这个故事被无数人转发传播。
相信正在阅读本文的您也知道阿芬的故事。
我想,之所以这个故事打动那么多人,是因为很多人都已经将自己代入到阿芬的角色中。
是的,阿芬就是你,就是我,可能是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

我们之所以没有躲在虹桥那个卫生间里,只不过我们没有正好在那个时候到上海去,或者去了但没有进过方舱,更没有阳过,或者这些我们都碰到了,但我们的状况不似她那般窘迫。
阿芬成了“名人”,很快便有了一份在快递公司当分拣员的工作,工作时间是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阿芬对这份工作的评价是“学可以”,虽然辛苦,但至少有一份收入可以买面馆吃,不用再停留在火车站,也不用在住在厕所里。

她还有什么资格挑剔吗?
没有这份工作,在高楼林立、富丽堂皇的上海,在连公共厕所也灯火辉煌的上海,没有可以让她安身的三尺之地。
很显然,媒体是将阿芬找到工作这件事当作一个暖心的故事来宣传的,还有很多人将阿芬写成了克服困难的励志形象。
是的,他们总能将最悲凉的故事写得温暖如春。八、九十岁的老农在齐胸深的水里采藕,缺一条胳膊的汉子在工地搬砖,用稻草作假腿的老人骑三轮车卖菜……
他们都能讲成温暖的励志故事。
但我,看到的却只是凄凉。

阿芬是可敬的,可敬之处在于她不懈地坚持,能够承受生活中最繁重的工作,有活干,有饭吃,有地方安顿,她就满足了。
至少暂时是满足的。
但生活仅止于此么?
从早晨8点干到晚上8点,其余的时间可能只有一个需要:睡觉。
虽然阿芬还很年轻,但在未来可见的时间里,她只能以吃饭、睡觉、干活这三种状态生存着。
生活中一切生存之外的美好事物,都将与她无缘。
活着。
是的,活着。
她还能怎么样呢?
当我看到她的故事时,我曾经想过,如果是我处在那样的境地,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没有。我也只能这样,选择活着。
活着,才有希望。
但我真的不知道,这希望在哪里。
和许多人相比,其实阿芬还算是幸运的。
因为和她一样流落在虹桥的,还有很多;其他城市里虽然没有虹桥,但如他们一样流落在城市某一个角落的,还有更多。

他们没能成为故事的主角,便只能继续躲藏在那里,继续等待,或者继续活着。
也许过一段时间,他们都能像阿芬一样幸运地找到一份工作,从早晨8点劳作到晚上8点,给自己求得一个立锥之地。
也许他们并没有那么幸运,过一段时间之后,卷起自己的行李,回到那片业已荒芜的家乡。
从此,他们便成了或有或无的数字。
但虹桥下面,永远是不会空的,因为他们走了,还会有其他的他们再来,带着希望,带着梦想。
无论他们最后怎样,是找到了立锥之地,还是卷上铺盖回到家乡,我都无法从中感受到一丝温暖。
总有人以为,他们之所以过得如此艰难,是因为他们不够优秀,没能在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中胜出。
但如果他们胜出了,还会有那么多人流浪在上海虹桥。不同的是,她不再叫“阿芬”或者“阿龙”,而是叫“小芳”或者“小江”。
一个社会,生活不应当是竞争的内容。一个人胜出,就必将有另一个人落败。
无论将阿芬当作温暖的故事还是励志的形象,其实都是在为社会的公共职能推脱责任。
一个社会,可以有优胜者,但不该让落败者流落在厕所里。
——正文完——


自古以文会友,专卖古井贡酒,产地一手货源,要啥系列都有。质价双优。垂询请加文章上方微信。

关注本号,更多精彩

主号更出色

本号近期好文荐读

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上海医院有人持刀砍人:后疫情时期会有哪些问题?

“社会调剂”超生儿:除了悲哀,还是悲哀

林采宜这样的“专家”,骂她越狠,她越开心

一个真实而残忍的故事告诉你这个社会的真相

柳倩月们,其实是在自敲丧钟

我们为什么不再勇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