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鉴赏 | 1985年的地下水环评报告

河南地调 地下水环境网 2022-07-30

近日,一位退休的前辈收拾屋子,给我们送来了一堆宝物,历史感十足。顷刻间,仿佛听到了老狼的歌声,虽然不是自己的老同桌,但无比亲切。
三十来页的报告,该有的差不多都有了,不该有的也有了,可以放的放上去了,用不着放的也没往上堆。总的来说,三十四十年环评下来,那些人那些事都成了故事,但故事里的事和故事里面的故事仍耐人寻味。
于是乎,环评这个技术性很强的活,非要让她雅俗共赏,甚至更倾向于通俗易懂,真的就合理么?当“厚”字成了原罪之时,可曾想过“根”到底是什么原因,真的是因为技术性强么,还是因为不想担责任的过度要求?或是.....?没有硬性要求的那些年,把解决问题当作根本目的,好像还留下了些有用的东西。看似条条框框管理要求日臻完善,束起了手脚,为何反而感觉不那么踏实了呢。
1983年,有人撰文提出环评文件抄袭现象严重,环评队伍能力参差不齐;1985年,与这本报告编制同年,有人撰文指出单一项目评价无法根本解决环境问题,应当加强区域评价。2020年,再去检索环评相关文献,还是这些问题,仿佛时间被按了暂停键,又好像记忆被影片剪辑了,如同照了镜子。
历史,看来,他不仅仅是面镜子,有时候,他还是一轮明月,不待何时照我还啊。1978年第一个环评项目启动,1980年环保管理队伍建立,1989年立法明确要求,1993年从此走上规范化,1998年加速走向分类管理,2003年专门法律颁布,2005年-2007年风暴席卷全国并成功命中圆明园...
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感谢前辈们留下的宝贵财产,若原作者看到此文,请与我们联系,真想与您聊聊当年的故事。

另外,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