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ugle-X / 数智猿
编辑:余小鱼 / 数智猿在阿里云资深总裁、首席商务官蔡英华离职之后一个月,阿里云又传出人事变动。8日,有媒体披露,主管数字政府业务的阿里云副总裁陈雪松已是离职状态,选择AI创业。
一个月内损失两名高管,这表明,经过为时一年跌宕起伏的大调整,阿里云的动荡尚未告一段落。阿里云的动荡始于2022年12月的香港服务器宕机事件。这一次宕机持续15小时,被称为阿里云史上最严重事故,引发阿里管理层震怒。半个月后,时任阿里集团CEO张勇介入,直接免去张建锋阿里云CEO一职,由张勇亲自兼任。
张建锋为马云爱将,这次变动被一些人解读为马云淡出阿里、张勇上位精神领袖一哥的起始。去年3月,阿里接连发生两件大事,一是马云归国,一是张勇宣布启动成立24年来最大变革,“1+6+N”拆分计划浮出水面。5月,阿里对外公告,作为六大业务集团之一的阿里云将在未来12个月内实现完全拆分、独立上市。9月,一次戏剧性大反转突然发生,张勇裸辞出局,马云系旧将全面回归,蔡崇信出任阿里董事长,吴泳铭出任阿里集团CEO兼阿里云CEO。11月,阿里对外公告,不再谋划阿里云完全分拆。至此,张勇谋划的一盘大棋,失败告终。一年时间,阿里云三换CEO,三次调整发展思路,面临的经营压力却有增无减。阿里三季报显示,阿里云当季收入276.5亿元,同比仅增长2%。吴泳铭上位后,经过两个月的蛰伏,在11月密集推出“新政”,启动大刀阔斧的改革,力度之大,实属罕见。战略上,吴泳铭放弃了张建锋、张勇时代回归云计算本体(Back to Basic)的构想,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正式提出“AI驱动,公共云优先”的发展战略。同月,阿里云又公布新组织架构,商业线分为公共云、混合云、海外三个事业部,直接向吴泳铭汇报;产研线分为基础设施、产品架构与稳定性两个事业部,向阿里云CTO周靖人汇报。新设定的KPI规定,公共云追求市占率,混合云追求利润。战略、架构确立之后,杀伐果断的吴泳铭主动做减法,挥刀砍向偏爱混合云的政企业务市场。有报道称,混合云事业部部分团队裁员比例高达30%,其中,IoT硬件集成业务裁员比例超过50%,剩余人员被打散并入其他业务。成为阿里云CEO后,吴泳铭曾公开表示,只有“放弃杂念,坚决地取舍”,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阿里三季报显示,由于主动砍掉利润率较低的项目式合约类收入,阿里云收入质量得以提升,同时,公有云业务增长,带来盈利能力优化。阿里云为国内第一大云计算厂商,却也面对收入增长放缓的业务瓶颈。张建锋、张勇时代,培育政企市场、打造泛互联网之外第二增长曲线,一直是阿里云业务突围的重要方向之一。2023年3月,大咖级的蔡英华入职阿里,被视为阿里云发力政企业务的一大突破。蔡英华曾担任华为EBG中国区总裁,长期深耕于政企业务,助力华为建立起前期咨询规划、中期交付实施、后期运营运维的合作伙伴生态,将相关业务下沉至地市市场。入职阿里云之后,蔡英华对销售组织、区域销售生态、行业解决方案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向政企业务发起猛攻。陈雪松同时在2022年加入阿里云,也是对政企业务的一次充实。加入阿里云之前,陈雪松在AI四小龙之一的旷视科技担任高级副总裁、城市业务事业部总经理。在陈雪松的带领下,旷视在智能安防等业务取得突破。加入阿里云后,陈雪松向阿里集团副总裁、数字政府总裁许诗军汇报,主要负责拉通集团内部2G资源,主攻智慧城市、数字政务等业务。
尽管投入巨大,也有蔡英华、陈雪松这样的业务大咖加盟,阿里云的政企业务却未能取得突破。造成的结果是,阿里云市占率下降,业务增速放缓,面对冻着翻倍增长的运营商云、华为云,日益处于不利的竞争态势。2022财年,阿里云的营收同比增长7.2%,到2023财年,同比增速已下降至4%。政企业务,此路不通,阿里云唯有另辟蹊径,搭建“可持续增长的模型”。另一方面,“公有云优先”也意味着,混合云为主的政企市场已不再是阿里云主动寻求突破的战略方向。蔡、陈二位政企业务大咖先后离职,也正是阿里云战略、架构调整的必然结果。对于未来的增长,阿里云寄望于AI+公有云。这意味着,阿里云必须巨资投入研发,取得革命性的产品突破,才能跟得上AI领域一日千里的发展步伐,获得一张通向未来的入场券。在去年10月的云栖大会上,蔡崇信宣布,国内80%的科技企业、一半的大模型公司跑在阿里云上,阿里云要做AI时代最开放的一朵云。唯有长期主义的技术投入,才能让阿里云继续扩大技术代差,扩大规模效应,在未来的竞争中一路领跑。对一身兼着三个CEO的吴泳铭来说,无疑压力山大。——END——
数智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服务媒体。关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半导体、5G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对IPO及上市成熟企业在新技术产业应用、产品市场认可度以及企业综合服务能力方面进行研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