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看老俞的“五劫”
“我们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才会知道自己会走到何处;需要每一天都努力,才知道这辈子能走多远。黑暗总有裂缝,那就是光透进来的地方。”
“决定你命运的不是你遇到的事情,而是你面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利他者方为自利,达人者终会自达。”
当你经历被打劫200万差点丢命、家底一半(5500万)白送合伙人、被迫清理家族人员、让出管理权、面临上市的诱惑和顾虑、财富缩水95%等等,你会怎么选?
当这些都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这些苦不堪言的经历,恰恰成就了一个人---俞敏洪。
从《我曾走在奔溃的边缘》,让我们一起看看老俞经历的“五劫”。
01 第一劫:被打劫200万元,差点送命,你后怕吗?
创业维艰,当时周末到新东方报名的学生往往是最多的,一个周末能收100万人民币学费。由于当时银行周末不对公,钱又不能放办公室,因为办公室是一间漏雨的破房,所以俞敏洪就只能把这笔钱拎回家。
就这样,他就被犯罪分子盯上了。这天,当俞敏洪走到楼道拐弯处时,这帮人就冲过来给他打了一针麻醉药。俞敏洪倒在地上,其中一个劫匪还准备把昏迷的俞敏洪勒死。好在他们的老大放话说:“算了,这人是老师,人还不错,留他一命。”这帮人就这样抢走了他两百万元。
一个小时之后,俞敏洪居然自己醒了过来。后来他被送到医院,抢救到第二天才抢救过来。警察都说太奇怪了,按照劫匪打进去的麻药剂量来算的话,普通人是醒不过来的。等到2005年,北京市公安局终于破案,才知道这帮罪犯一共抢劫了七个人,其他六个人都没有活下来,只有老俞命大。
俞敏洪说可能是他喝酒喝得太多,练出来了。后来他自己去医院做全麻胃镜,医生说麻药两分钟见效,结果过了十分钟,他还在那儿跟医生聊天。
所以他经常说,现实比电影更精彩。
02 第二劫:家底一半(5500万)白送合伙人,你舍得吗?
随着新东方高速发展,冒出来一个大问题:公司组织架构远远滞后于业务发展。这也是很多创业企业都会遇到的一道坎。
因为当时还没有关于民办教育的法律,民办学校只能让个人当法人代表,所以新东方的学校都在个人名下,但分配又是靠当初约定的“包产到户”的合伙制度。这种组织架构不是现代企业。当时和君咨询的王明夫在起草“华为基本法”,所以新东方就请他来做组织架构的改制。
王明夫说:“新东方现在能赚一个亿了,如果上市的话,估值在国内是可以给五十倍,这样估值就到五十亿了。”大家一听这么多钱,发了呀!于是全部点头支持改革。
老俞发现:
推动变革最重要的因素,不是理想,也不是情感,甚至不是未来,而是利益。
当大部分人都意识到变革能给自己带来巨大利益的时候,变革就像老房子着火,挡都挡不住了。反过来,变革如果很难推进,是因为变革方案没有设计好,缺乏一个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
(注:商鞅变法为什么能成功,因为他的变法契合了秦孝公想要奋发图强的决心,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符合大部分人的根本利益。)
推动改革之后,他们很快就决定成立股份公司。商量下来,老俞拿55%的股权,剩下10个创业伙伴分45%,但老俞要把自己的股份再拿出10%,预留作为未来人才激励的股权。
股份公司成立了以后,问题并没有结束。
因为新东方学校的举办人还是个人,没有办法更换为股份公司,这样就变成了“两张皮”。
这时候大家就产生了利益猜忌的问题,有人说:“现在也不分红,因为要上市,利润要留存。但学校在你俞敏洪名下,又不在股份公司,会不会是老俞你在打小算盘,请人来做了个局,把我们变成这家空壳公司的股东?要不然我们还是回到原来的合伙制得了。”
大家为此吵了很多次架,最后俞敏洪还是下定决心,统一了思想,不能开倒车回到从前。要解决现在的分歧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举办人尽快地变成股份公司。
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规定学校可以变为营利性机构或者非营利性机构,只要合法纳税,资产可以明确划归举办人所有。俞敏洪就想着赶紧把学校划到股份公司的名下。
新问题又来了,新东方学校现在有一个亿的净资产,这都是老俞没有给自己发奖金留下来的,其他人的奖金早就领回家了。但如果把学校的净资产全部转到股份公司,而老俞只占股份公司45%的股权,按道理其他人应该补钱给他。
在利益面前,其他人的选择是非常坚定的:“老俞,根据定好的股权比例,让我们掏钱向你买股份,我们是没有这么多钱的。我们支持你为了未来的发展,把举办人变成股份公司,但是要钱,我们是没有的。”所以老俞在这时,为了推动改革前进,就这样让出了5500万的利益。
平白无故让出这么一大笔钱,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恐怕都会心痛到无法呼吸,更别说这是20年前的5500万了。
俗话说:“将军赶路,不追小兔”,但如果不是小兔,是你财富的一半呢?你追还是不追?
山本耀司曾经说过,“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这个东西要撞上一些别的东西,反弹回来才会让你更了解自己。所以去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碰撞之后,才会知道你自己是什么,这个才是“自我”。
03 第三劫,清理家族成员,让出管理权,你会这么做吗?
由于两次引入外部投资人都没有成功,股东内部的矛盾也没有消除。
大家都是同学,谁也不服谁。徐小平、王强、俞敏洪,他们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上一直存在严重的分歧。一个大的分歧就是关于家族成员进企业。
俞敏洪的妈妈一直很能干,她在农村的时候就是“万元户”。后来在俞敏洪创业时,她做了大量的后勤服务工作。家族齐心创业本来就是新东方的传统,老太太也把新东方看成自己的事业。
可是在美国回来的王强、徐小平看来,这绝对就是农村作坊的创业风格。老太太的自尊心也很强,俞敏洪他们当着阿婆议事时,说到敏感的地方就开始用英语了,阿婆大怒说:“你们欺负人!”
俞敏洪两边端水都端不平,他想劝母亲离开新东方,家里人就骂他是不孝之子。如果不把家族成员请出去,合伙人就骂他是家族统治、乡巴佬。总之,两边都把他骂得“狗血喷头”。
后来俞敏洪为了能够继续在一起合作,就把董事长和总裁的位置都让了出来,并且坚决地把自己的家族成员请出了公司。
老俞说:“大概在2002年开始,一直到2004年,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只能是新东方的一位股东。而且有的时候股东大会都不让我参加,因为他们说只要我一参加股东大会,就会影响大家表决,我会给大家压力。”
俞敏洪这么做不仅仅是因为他大度,是他也认识到了一个底线,就是他们三个人不管怎么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这家公司好。只要目的是好的,老俞就可以妥协。
俞敏洪面对争执妥协了,他说:“那好吧,你们来当家。”
从那之后,俞敏洪就变成了一名普通的新东方老师。他每天背着书包到教室里给学生们上课,还兴高采烈的。
在低落的时候,他其实也喜欢读书。他读德鲁克,读稻盛和夫,读了大量与上市公司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的书籍。所以实际上在那两年里,他等于自学了半个MBA(工商管理硕士)。
所以,当我们身处谷底时,其实每一个方向都是向上。
在低谷时,调整心态的办法,就是把自己抽离出来,可以看看书,可以看看别人的故事,看看他比我们更惨的时候在干什么。
俞敏洪的名言里有一句是这样说的: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学会不把自己当人看,如果有人说你是一坨屎的话,你告诉他:“你踩踩我试试看”。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在意,才能活得更加幸福,比如说有人批判你了、误解你,所有一切都不需要去争、去解释、去战斗,因为你就是你,不会因为别人侮辱你一下、你就会变得更加不幸,有时候一语不和拔刀相向就是一种悲剧。”
这段话的核心其实就是,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能屈能伸,还愿意学习。
只有理解了老俞的这种境界,才能够理解为什么他在后来还能做出一个“东方甄选”。
04 第四劫:面对上市的诱惑和顾虑,你怎么选?
2003年,老俞以前的一个学生找上门来。她叫陈小红,当时是老虎基金的中国总代理。老虎基金是一家大名鼎鼎的美国私募基金,她想看看能不能投资新东方。
她非常信任俞敏洪,对老俞说:“你开价多少就是多少。”最后,她用3亿美元的估值,认购了10%的股份,也就是给了3000万美元。
新东方一下子就变得很值钱了。所有的股东都觉得手里的股权值钱了,这样一来,内部斗争马上就停止了。一估算大家都是富豪了,那还吵什么吵。
所以,有时候怎么分蛋糕都不如做大蛋糕有用。这时候股东们看到有希望去美国上市了,内部就不要折腾了,还是让俞敏洪回来当董事长。
俞敏洪在赋闲期间,又学习了大量的财务和管理知识,也弄明白了应该怎么做董事长,公司的组织架构应该怎么搭建。他把每一次的低谷,都化为了积蓄的力量。
于是老俞重返职位之后,开始请普华永道做咨询,请德勤做审计,请中美最好的律师事务所来帮这个草台班子走向现代企业。
要去美国上市的话,老俞还是有顾虑的。
最大的一个顾虑就是,教育产业化到底有没有政策风险。因为办教育培训赚钱,其实就是收学生的钱,第一个上市的教育公司就很可能变成典型。其中还有一个潜在风险在于,如果企业上市了,有关部门又说教育企业不能上市,那么新东方只能退市,这就要给美国股民巨额赔偿。
为此他也专门去请示了北京市教委,教委的领导也诚恳地说:“我们也不知道你去美国上市是不是符合政策,我们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你们只能自己判断,我们不鼓励也不反对。”
在纠结中,老俞却发现开弓没有回头箭,除了他之外,其他的股东都是一门心思铁了心要上市的,因为上市之后他们可以卖股票变现。
欲望之轮一旦转动,它就不会停止。
最后老俞下定了决心,要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新东方要上市,就要优化组织,找到最优秀的人才,最主要的是要找到一个好的财务总监。
面试完前两个候选人之后,他都觉得这两位还行,但差点意思。第三个候选人来了,这个人叫谢东萤,初看面相不佳,一只眼有点斜视,但老俞在交流中发现,这个人极其聪慧。他非常了解中国,而且讲话一针见血,切中要害。这个人就是老俞想要的人,但是谢东萤的价码也最贵,他上来就要新东方1.5%的股份。
从谢东萤这里老俞再次领会了,用人要用最厉害的,哪怕是最贵的。
老俞回到董事会讨论人选,有董事提出反对意见,说谢东萤长得太难看了。老俞说用人看的是能力,不是颜值。
谢东萤出任新东方的董事一直到现在,后来又出任了蔚来汽车的财务总监,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才。
新东方的上市是一个里程碑,这是中国教育公司在美上市的第一股。在2006年它的收入就达到了7个亿。这是一个笨鸟慢飞的知识分子创业的故事。
纽约敲钟以后,宴会采访,觥筹交错,但到曲终人散、夜深人静时,俞敏洪一个人走到了哈德逊河畔,他心生感慨:一切过往,皆是序章。其他的元老在上市以后就财务自由,功成身退了。但是他退不了,他还要带着无数投资人的期盼,让新东方走向下一站,这让他有几分怅然和迷茫。
后来徐小平、王强退出了管理层,成立了真格基金。这是一家专门做天使投资的机构。徐小平这一辈子都是文艺青年,他把三个人创业的故事作为蓝本,写出了电影《中国合伙人》的剧本。
《中国合伙人》剧照
05 第五劫:撞上政策墙,资产缩水95%,你还能翻身吗?
2021年7月24日,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主要可以归纳为3点:
①明确义务教育阶段(K9)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再新增审批,存量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
②对10-12年级学生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管理及监督,参照《双减意见》有关规定执行;非学科类严格审批。
③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由于机构大部分的收入来源为K9学科培训服务收入,“双减”实施后,各机构营收大幅度下降,净利润呈现较大亏损。
新东方在最严重的时候,股价跌去了95%,收入下降了80%, 6万员工离开,退还了200亿的学费。
老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然而真实的生活是“大难不死必有补刀”。俞敏洪可能万万没想到,自己年近花甲的时候,还会摔得这么惨。
世界上有很多老板一遇到问题,就直接跑路了。读完老俞的自传之后,应该已经明白他骨子里是有一股精神气:百折不挠,生死之外都是擦伤。
新东方把不用的25万套课桌椅捐给了农村,开始探索新的业务转型,更重视社会责任和时代趋势。
老俞曾经说:“决定你命运的不是你遇到的事情,而是你面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人能否对得起自己的这一辈子,就看3点:
①你到底有没有勇气在困境时,继续走下去。
②有没有勇气在别人讽刺你、打击你时,继续走下去。
③在别人看不起你,周围人甚至整个社会都看不起你时,继续走下去。
之后,俞敏洪搞起了电商。没有人能想到,聊莎士比亚的人,也可以卖牛排。一开始东方甄选搞直播,只有几十个人在线观看。但以董宇辉为首的直播天团,有趣好玩,在直播中不仅给观众增进了知识、开拓了视野,顺便还卖了几十个亿的货,粉丝数增加了几千万。
2022年,新东方在线的股价在香港最大上涨了18倍。
会游泳的人换个泳池,他也会游泳。
新东方和俞敏洪的气质一直没变,非常包容,不断地激励新的人才,激励业务创新。
2023年,直播人气有所下降时,新东方文旅成立了。这一次,新东方要面向中老年人提供文化幸福感、知识获得感、个人追求感的高品质的文旅服务。欲知后事如何,让咱们拭目以待。
06 总结:利他者方为自利,达人者终会自达
在一次次逆袭的背后,是俞敏洪从没有变过的内核:
①和靠谱的人做对用户有用的事。
②回报一起分享。
利他者方为自利,达人者终会自达。
老俞已经立下了遗嘱,除了给家人的必要花费,将来的遗产一部分捐给北大,一部分捐给新东方慈善基金,用来支持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
在新东方2022年末讲话的时候,老俞袒露心迹:“各位新东方人,这片故土是我们唯一的家乡,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而这里的人们都是我们的亲人、朋友、家长、孩子和我们的粉丝,他们都是我们的恩人。所以我们有责任用自己的汗水,让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变得更好、更幸福,同时也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好、更幸福。”
这是一个曾数次走在崩溃边缘,但永不言败的故事。
俞敏洪说:“我们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才会知道自己会走到何处;需要每一天都努力,才知道这辈子能走多远。黑暗总有裂缝,那就是光透进来的地方。”
与一切在路上、在谷底、在阴晴圆缺中摸索的朋友们一起学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