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偶木 | 商业化重塑 中粮祥云小镇边界

嘟嘟仙 偶木景观 2022-12-08



问题导向


△建设前现状照片
街区建筑在2015年整体建成,原有设计更是在此之前,彼时的场地周边设计条件与2018年的差异成为场地变化更新的前置问题。直至本次设计启动,场地边界的高差仍无法准确确认,最终在施工过程中,逐步依据实施进度调整完成。如此特殊的条件,对设计提出了更为灵活、可变的要求。因此,设计核心尝试确认的并非精确的尺寸,而是空间变化模式。
用所谓“弹性”的模式兼顾双向界面的功能需求,解决首当其冲的使用需求划分。


需求分析


空间虽小,使用人群却可以细分为沿街的11家店面经营者、城市空间的通过性人流以及商业街区的消费群体。而面向不同人群的综合功能实现与平均宽度7米的局促场地条件,是设计的第二重挑战。
 

氛围营造


城市交通空间的氛围是便捷的通行,需保障人行道的可通过性以及局部的等候港湾。但更重要的是商业空间氛围,商业界面预留不充足,以细节凸显环境空间感受是对设计成果呈现与传达的创新要求。


如何停下来?

高对比度的铺装纹样变化,带来了视觉反馈和步速的改变,停留、环顾,从设计到行为影响源于细节的思考和改变。有限、局部,是改造项目中更高效的方式。


如何坐下来?


外向的便捷停靠满足行人临时性的休憩使用,内向的港湾式设计则有利于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场景,一个可以坐下来喝咖啡的户外轻休闲之处。设计一正一反,呈现出一墙之隔的情绪对比。


如何活起来?



促成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让空间更有活力。设计着眼日景与夜景的契合,黄昏一盏暖色的灯,边缘空间的隔阂不复存在,而充满了安全感,似乎一种暖心的等待。


设计反馈


用数据验证设计成果的成败是在功能、美学之后更具深度的标准,也是运营者更底层的实质需求,偶木商业空间更新的设计仍在持续提升。




“如果边缘不复存在,那么空间就绝对不会富有生气。
——克里斯托夫·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偶木景观!



您或许还想看⬇️


偶木 | 你不知道的运营助攻秘籍偶木巴黎 | 十一怡黎园小坐漫谈偶木 | 为祖国70华诞献礼偶木 | 朝阳门Talk :在城市里探索孩子的自然教育2019北京国际设计周东城分会场朝阳门站 | 生态可持续板块偶木 | 北京设计周:“微生界”主题展览天通苑期待变好看,改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