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外人员往来加速恢复,助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重庆外事 2023-12-30

自1月8日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以来,中外人员往来加快恢复。有关部门统计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入出境人员共计1.68亿人次,同比增长170%,是2019年同期的48.8%,其中内地居民8028万人次,外国人844万人次。

便利中外人员往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笔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外交部等部门先后出台系列措施,不断优化签证、航班、远端检测等政策,积极构建后疫情时代中外往来新秩序。

优化外国人来华签证政策。经过有序调整,目前来华签证及口岸签证、过境免签、区域性免签等入境政策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因应外国人来华签证申请激增,中国驻外使领馆纷纷采取延长办公时间、增加预约量、增派人手等措施,为外国申请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绝大多数中国驻外使领馆已实现两周内可预约,相当一部分馆一周内甚至第二天即可预约。递交签证申请材料后,通常可在4个工作日内获发签证。中国驻外使领馆还为因紧急商务、人道等事由需来华人员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免预约等特殊便利。

日前,中国驻外使领馆还公布了一项临时措施,截至2023年12月31日,对一次或两次入境的商务、旅游、探亲、过境、乘务类签证申请人免采指纹,这对来华人员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可以有效缓解签证申请量大幅增长带来的排队预约问题。

提高中国护照“含金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外人员往来便利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已同155个国家缔结涵盖不同护照类型的互免签证协定,其中达成全面互免签证协定的国家20个,覆盖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五大洲。中国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巴西、以色列、阿根廷等国还达成了互发多年多次签证等便利化的制度安排。此外,还有50余个国家和地区给予中国公民落地签证或单方面免签便利。也就是说,持有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前往70余个国家可在行前免办签证。

2023年以来,中国同哈萨克斯坦签署了全面互免签证协定,先后同巴勒斯坦、马达加斯加、洪都拉斯签署涵盖不同护照类型的互免签证协定。相信随着互免签证和简化签证手续的协定不断达成,中国护照的“含金量”成色将越来越足。

疫情前,中国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2023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先后两次发布出境团队游和“机票+酒店”业务名单,出境游政策不断优化。据悉,相关部门正积极研究扩大出境团队游名单,相信届时中国公民可以通过团队游前往更多的理想目的地,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大信心。

发挥APEC商务旅行卡效能。APEC商务旅行卡计划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多边签证互惠安排。APEC商务旅行卡一次申请,五年有效,中国持卡人可多次入境亚太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智利、墨西哥、俄罗斯等16个经济体,还可享受机场专门通道快捷通关,为中国商务人员前往亚太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据了解,主管部门不断优化中方申请人申办条件,创新申办方式,为中国持卡人“走出去”搭桥铺路,中方持卡量始终稳居各经济体前列。自2023年5月1日起允许外方人员持APEC商务旅行卡虚拟卡入境,虚拟卡持卡人享有和实体卡相同的便利安排。这些都为促进亚太地区经贸领域合作、维护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此外,为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今年以来,外交部等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多种形式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和诉求。针对中国公民和企业普遍关心的赴个别国家签证难办,签证预约名额少、门槛高、审批慢等问题,多次做外方工作,取得积极效果,更好服务了中国公民“走出去”。

便捷跨境人员往来。“乙类乙管”后,国际航班持续稳步增长,为中外人员往来创造有利条件。截至今年6月底,国际客运航班每周达3368班,与中国通航国家已达62个,分别恢复至疫情前的44%和86%。其中,中国与部分国家的航班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国际客运航班恢复过程符合民航行业特点,预计2023年底前还将大幅增加。

在远端检测方面,“乙类乙管”后,来华人员不用再向驻外使领馆申请健康码。4月底,全面实施以抗原检测替代核酸检测的做法,来华人员只需在登机前使用抗原检测盒进行自测,并通过海关微信小程序进行申报。相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会有更多利好消息出台。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对外开放,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便利的中外人员往来必将促进民心相通、民意相知,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合作机遇,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作者为国际问题观察员)







来源:领事直通车推荐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